于丹:别拿别人的权利和自己的时光较劲

2015-09-10 07:22王皎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于丹论语女儿

王皎

寻味、品茶、吟诗、听曲、登临、赏月,在行走,有闲情,在成长,有幸福。于丹说“人间有味,最是清欢。”膜拜过经典之后,于丹说自己越发感到文而化之的重要,于是,她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这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作为了自己新书的名字,分享自我生活的点滴。

于丹是一位很好的交谈者,我们在她的新书分享会之后采访,她已经说了很多,可依然会耐心看着你的眼睛,继续交流,她化着淡妆,却笑言“每天写日记,比卸妆还重要。”

于丹说到自己在佛光山见星云大师,大师每次盛很多饭给她,她说“我撑着了,我住在山上,明天还能吃。”星云大师说:“明天又是明天的因缘了。”“我会咯噔一下,有点感伤,又有软软的触动,佛家讲因缘果报,生活结的是当下缘。”

在这本书里,看见于丹,这里记录的是那些触动过她的当下缘。

Q:時隔三年,出版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从孔子、庄子到分享人生清欢,这种转变来自哪里?

A:从前,膜拜在经典前,让圣贤的光芒照耀我们成长,后来,更像老子所说,在生活中强调文化之化,我的作品其实就是这个轨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是我对中国文化的阅读笔记,是我在这个文化中如何被成全、如何完成自己的成长,自我的色彩很淡。后来常有人问我,道理很好,可是如何做,如何面对生活的压力还能从容不迫?于是,我开始想说说中国文化如何化作生活方式。《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自己生活中点点滴滴生活感受的随笔,是非常自我的小散文,我越来越多的觉得文化的意义在于文而化之,如何化在生活的细节里。生命在成长,在化的层面,我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东西。

Q:在您看来,什么是清欢?写作中有哪些感怀的时刻?

A:我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写得多了,就有了分享的源泉。清欢就是生命中隽永的时刻。我爸爸妈妈比我大40多岁,我又是独生女,妈妈说,“人家20多岁生孩子,可能能陪孩子走60年,我们40多岁生你,可能只能陪你走40多年,你又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恨不得把每一个当下都过得饱满,不留遗憾。”我的孩子从出生就是和姥姥住在一起的,这么多年,我们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女儿6点多就出发去学校,我妈都快90 了,每天也是一大早就起来,其实没什么可张罗的,女儿也不在家吃早饭,可她就是要听我女儿说一声姥姥好,然后,送进电梯,说声再见。我常说“她晚上就回来了,你别起这么早”,我妈却说“我想她啊,我要是早上没有送这个小家伙,我这一整天都是空落落的”。什么是亲人,就是住在一个屋檐下,还会想念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Q:只是现在深入浅出地讲出这些并不太容易,或许会有读者说这些内容很“鸡汤”,毕竟,“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困惑依然在,您怎么看?

A:这本书给有缘分的人,生活靠缘分,人喜欢什么口味都是缘分,人能接受的道理无穷无尽,但是你不一定有缘分悟得懂,很多事情我们经历了,不一定真正懂得。我常说我对敦煌相逢恨早,20岁时去那里,我泪流满面,甚至狂呼。40岁再去,我不敢高呼,眼泪也不敢流,但是心里看见佛陀的慈悲。阅读经典也是,经典从小念和背,融在血液中,长大还是会有新的理解,比如,40岁时,最感动我的句子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不管有多少坎坷,多少辉煌,回家有孩子绵软的小手,有家人烫的温酒,这样的日子多好啊。每次回家,我喊妈,我女儿喊我妈,我叫妈和叫我妈的人都出来了,老公说,“你今天不出去了,咱喝点儿,”家人一人喝一口,多幸福。

世界没有救世主,也没有能够解脱你的圣人,谁告诉你道理,如果你没有悟性去感受,那么也没有人能救你。即使再爱你的父母、爱人,或者金钱、荣誉,都没有完成你生命的救赎,道理是从外灌输,还是从心里激活化进人生?成长是悟性和缘分的成长。

Q:您的“头衔”很多,您介意被标签化解读吗?喜欢用什么词语介绍自己,或者说希望大家了解怎样的您?

A:不介意。有人说我是心灵鸡汤,那鸡汤就鸡汤,它毕竟不是砒霜,至少口感好,还有营养。有人说我是学术超女,那超女就超女,我毕竟是女的,和很多老教授相比,也确实特立独行。有人说我就是个讲《论语》的,虽然我更喜欢庄子和老子,但《论语》是圣贤书,如果你觉得我讲的《论语》你能接受,你就看我是讲《论语》的好了。如何解读,是别人的权利,为什么非让别人接受什么呢?只要心里知道自己是谁,那我干嘛要改变别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解释世界的权利,标签是别人和世界的权利,别拿别人的权利和自己的时光较劲。修炼自己的内心,走自己清楚的路,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情。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Q:有没有觉得“于丹”的名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您的负累?

A:不会,感谢我爸爸给我取了这个简单的名字,这个简单名字的背后也该有一个简单的人生,我从来没有更改过名字,连手机号也没有换过,我喜欢简单而恒久。我是我女儿的妈妈,我是我妈妈的女儿,我是我学生的老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一届一届走了,但我还在这里。

前一段时间,还和我最早带过的研究生一起聚会,上学时他们20多岁,我30多岁,我带着他们各种疯玩,有一次我带着他们在郊区的一个景点爬树,园所的管理员出来说,“这帮学生,老师呢”那时我还在树上!现在再聚,我的学生都已经为人父母,我女儿带着一溜孩子走在前面,给这些弟弟妹妹照相。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学生都为人父母了,我也已经不再爬树了,但我还是于丹啊,当年爬树的老师,和现在的我,还是一样。一个简单的名字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人生。我时刻告诉自己,该让心更朴素更宁静一点。

Q:在女儿的教育上,是否早早给她列出书单,打造她的国学底蕴和培养阅读兴趣?

A:没有给她列过书单,我爸当时也没有给我列过。驱动阅读的是兴趣,什么也不要伤了。有一次女儿看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像见到老朋友似的点点头,说“哦,这是王维的。”我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她说:“王维的诗也不是都好。不押韵。”后来又感慨“李白这个人,写诗还是可以的。起码比王维押韵。”我愿意呵护她想象和评价的自由,那么她爱背谁的就背谁的吧。比如我喜欢海明威,她却觉得《老人与海》索然无味,那我就呵护她的兴趣,让她去读她喜欢的《悲惨世界》。

我们的阅读特别庞杂,跟她读什么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一起读最重要。我们最近在看《一本书读懂西方艺术史》我们俩坐在地上,手边还放着地球仪,和好些材料, 边看边聊这是亲子的共同成长。我希望孩子能自然、正常地生长,过去有一些贫穷的父母会说:“孩子,爹妈拖累你了。”但如果过于有名望,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拖累,我女儿到现在也没有背过《论语》,我不想拖累她,尊重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我认为家庭的关系有三種,夫妻间的亲密关系,长幼间的亲子关系,还有人和自己的亲己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不断完成自我的确认,回到家就不会“找不着北”,在外面也就不介意各种评价了。

Q:如果拥有时光机,可以和任何想见的人见面,您最希望他是谁?和他聊点什么?

A:我的父亲,因为我的父亲没有见过我的孩子,也没有见过我讲中国文化,他去世时,我在大学里面讲的是传媒,他从小教给我的中国文化,我还没有融入生命,足以讲出。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我讲的《论语》、《庄子》、昆曲、古诗词,都是他真正喜爱并给我讲过的。现在他有外孙女了,她也那么喜欢中国文化,如果能见到父亲,他该多么欣慰。我会梦见父亲,他的灵魂活在我的精神血脉中。

《人间有味是清欢》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与读者阔别三年,对于人生、对于文化、对于社会、对于生活,她持续思考,有话要说!城市把人们聚在一起,却又用钢筋水泥把人们无情地隔开。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我们要练就一颗波澜不惊、不偏不倚的强大心灵,才足以抵御一切外来的侵扰。于丹始终相信,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就像她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学回忆录》

“我很喜欢木心的这本书,他把文学的历史,真正融入自己的生命,用诗一样的语言,带着自己强烈的个人好恶,把文学的历史娓娓道来,历史在他生命里成了另一种眼光和判断。

《中国哲学史大纲》

“我很喜欢胡适的哲学史,胡适与蔡元培说‘我胡适之如果写了哲学史,就让后人写不出这样的哲学史’他的分类与众不同,从宗教、宇宙、人的认知等等来讨论,非常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是从中国的家邦社会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的对比来写的,带有自己的观点看哲学,这样的哲学有生命。”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由叶嘉莹先生整理的国学大师顾随先生的这部古典诗词鉴赏,也是带着自己视角的,我常想自己能否留下学生和读者喜欢的作品,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讲学,作品需要带有自己的体温。”

《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

“我也很喜欢林语堂,他有批判的眼光,但是又有血液深处的慈悲,批评是在慈悲基础上流露出的理性光芒。”

猜你喜欢
于丹论语女儿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从语体角度看于丹的个性化语言一以《百家讲坛》为例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