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上海拦不住”的边上

2015-09-10 07:22王诤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精武李连杰外滩

王诤

作为近现代以降便引领中国城市化发展之先的城市,用“跑步前进”来形容上海,也许最恰当不过。儿时看盛年时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片中功夫皇帝矫健的身姿穿行在晨曦虹口黄包车的车流之中,头顶散逸的蒸汽与弄堂口摊贩掀开笼屉冒出的锅气倒也相映成趣……李连杰饰演的陈真,彼时正在上海操持着“中华精武体育会”,协会一面承袭中华武学习武强身,一面也海纳百川吸收西洋健身术,如此说来,晨起长跑当算一项。故事的演义是一面,信史有载:上海市马拉松赛事最先由西人体育协会倡导,1929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马拉松比赛——这大抵也是近现代中国最早有稽可查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不过颇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42.195KM的标准“全马”却迟迟未在上海市区上演过……

时光荏苒,外滩十三号上大本钟的奏鸣周而复始,不舍昼夜;黄浦江水浪奔浪流,则淘尽了世间事。外滩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老上海人抚今追昔,新上海人踌躇满志,即便你只是匆匆而来的过客,背倚万国建筑群,远眺浦东陆家嘴的摩天大厦,江风吹来,怕也会遐思迩想得出神。11月8日清晨七点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迎来了20周年赛的鸣枪发令,这次赛事的主口号颇为霸气,叫“上海拦不住”。是日比赛的起点便是外滩的中山东一路,早晨不到五点就开始陆续有跑者在此集聚,六点半我们来到现场,很快就被摩肩接踵的如织人流冲散在各处。来自全球各地的三万五千名跑者老少咸集,但很明显,城市中青年白领还是居多。作为赛事的“至尊赞助商”,耐克的“钩钩”是跑者穿戴装备中最显眼醒目的标识,无需像当年美国世界杯在场外搞伏击式营销,本就是做跑鞋起家的传奇,从电影中阿甘穿着那抹校园红从东海岸一路向西狂奔的时代便一直在跑步风潮中挺立潮头。

近来有个说法,跑步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新宗教”,朋友圈中早晚两个时段截屏晒跑单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有了参与的热情,更要有科学的方法,对于参与正式马拉松比赛的人而言尤为重要:敢于跑全马的人对自己的状态往往有清晰的认知,而心血来潮的人则往往容易大意。在参加此次上马前,北京不少媒体人都参加了Nike+Run Club的培训,通过微信即可报名,Nike则会安排专业教练为大家在天坛和奥森公园一周双训,尽管笔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常“翘课”,不过最后一节倒是听得真切,那便是跑完后一定要拉筋!这不仅有助于训练后的身体恢复,更关乎塑型,不少姑娘发现坚持跑步一两年,小腿却越来越粗,多半就是忘了这道流程!

有肯尼亚职业选手参加的比赛,最终的成绩似乎从来不是意外。由于被安排在媒体组,离昔日的飞人刘翔、以及筷子兄弟等跑半马的明星们倒是不远。刘翔此次就跑了十公里,50分钟的成绩看似差强人意,但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离自己完成半程马拉松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筷子兄弟也都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了十公里,王太利比肖央成绩好,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有意思的是三人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惊人相似:首先,自己之前从来没跑过这么远,此次顺利完成坚定他们日后长跑的信心;其次,尽管刘翔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老男孩们也多次来过上海,他们同时提到“跑过的那几条路,以前一直是坐在车里经过,今天是跑步经过,感觉很奇妙。”可见跑步也是一种相对论,它可以加速消除你的惰性与脂肪,却让我们忙碌的身心舒缓下来,于城市中见到风景。“我就忍不住感慨,跑步到底是多神奇的一项运动,三万名跑友的热情上海拦不住。”刘翔说。

猜你喜欢
精武李连杰外滩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新荣记上海BFC外滩店
李连杰笑纳刁难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精武精诚 惟扬惟武:传统武式太极拳传人钟振山访谈录
上海外滩夜色
摆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