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昱丹
摘 要: 对于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的经验,在进行吸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其实行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对于美国的教育经验的吸收,既要看到其先进性,更要看到先进性背后的支撑,从而真正达到借鉴的效果。
关键词: 中国素质教育 中美教育差异 启示
1.素质教育的发展
1.1素质教育的背景。
相对而言素质教育的出现在西方国家比较早,而且实践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说比较成熟,而且通过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可以说有效地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比较稳定的人才资源[1]。并且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合适公民精神的促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
我国和大多属东亚的国家(受中国影响)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本身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再加上发展对于教育的综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中国开始试着引进素质教育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用素质教育的优点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3]。
1.2素质教育的优势。
素质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由于原先的应试教育偏向性过于明显,而且标准相对刻板,就必然地可能导致千篇一律的情况出现。对于人来说是必然的,不可能完全按照同样的标准要求和塑造,因而必然会对一部分人本身的素质水平造成扭曲的状况[4]。素质教育方面,由于本身对于个性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比较重视,再加上目标在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必然地会导致在公民本身的全面性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2.中美素质教育的差异性
2.1个性化发展的差异。
个性的发展本身应当是有一定特殊点的,因而必然不可能千篇一律,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可能维持过于标准化的评价方式,从而限制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
根据在附近进行随机调查的结果,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依然保留比较简单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方法,对学生自身特点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按照喜好随意地进行塑造和改变,以这样的方式发展特长,一定程度上有比较严重的集体化倾向和跟风的趋势,对于学生本身素质的把握和判断,并没有很好的研究。美国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比较有经验,在学习之余会注重学生在闲暇时间的表现,以及自身的倾向性,尽量地从客观方面对学生素质取长补短,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2.2综合运用能力的差异。
综合运用能力分为两方面,首先在教育者方面,从调查得到的结果反映,大约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其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死板,缺少针对性的变通,也没有很好地将教材联系实际,对于素质教育本身的效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对外国先进水平来说,其教育者本身的教授方式比较灵活,并不拘泥于教材,联系方面可以说有相当的扩张[5]。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的教育并不强求一定正确,而是认为思考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能够自主地思考,才是对于学生最大的尊重。
在学生方面,应当说有大约三成以上的学生在调查中承认自己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综合水平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而这样与发达国家个性化充分发展的百花齐放的状况有一定的差距。
2.3独立性的差异。
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实行,可以说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比正常的干涉尽可能减少,才能保证教育不被掺杂太多因素。但是就这方面来说,国内做得并不好,学校本身就难以完全地行使职权,再加上随意的干涉严重,经常把任务转嫁到学生身上,会进一步使得学生疏离。
3.对外国先进性教育的学习经验
3.1做好对于素质教育的基础环境营造。
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教育界本身的力量,更在于全社会为此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和氛围。实际上素质教育的建立等于自然而然顺理成章,非常顺利地发展。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非常明显,这是一个重视自由的国家,因而要求尽可能地将自由的权利贯彻在所有领域之内,而整个社会对于自由的支持及所谓美国梦的热衷,必然成为素质教育良好的发展土壤。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推广,不应当仅仅是嫁接,需要进行一定的环境营造,或者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改动,从而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地发挥作用。
3.2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将灵活和综合型教学进一步深入。
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可以说是直接的执行者,而发挥校方的作用,尽量按照情况灵活运用,才是保证素质教育落实的关键。从美国人的教育经验大致上可以看得出来,学校不应考虑过于一致性的标准,而要对教育按照本地和自身状况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出现偏差的时候进行及时的修正[6]。更重要的是独立地发挥作用,才能将综合型教学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3.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升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水平。
学生学习需要主动性,这是根据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得到的重要结论。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对自身的发展有更好的认识,并且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确保素质的提高。同样的,学会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对于自身的全面性公民精神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智玲,于晓月.中美教育差异对于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潍坊学院学报,2014(3).
[2]薛燕华.中美教育比较及我国教育发展之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06).
[3]绪红霞.中西道德教育差异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
[4]胡振东.中美两国教育差异初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3(02).
[5]王晓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6]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