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中
摘 要: 教学方式的求新求进,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体现。在工作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实践交流、思考探索。作者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介绍了转变教学模式的思考实践及具体实施办法,以期引起教育者的更多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 议论文教学法 高中历史 教学运用
文史不分家,除了高中历史教材和大量的史学资料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及大量史料和文学作品相映衬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亦可相互借鉴。笔者依据二十来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谈谈议论文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所谓议论文教学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内容的三要素,即论点、论证过程和论据。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以真实可靠、充分典型的论据,符合逻辑、思路严密的推理,引导出观点鲜明、提纲挈领的论点,这是议论文写作及分析的一般规律。将议论文分析法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将使教材显得更清晰明了,整个章节就能搭起知识网络的框架,也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江苏高考制度2008年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成绩不纳入高考计分,各校课时紧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认为,高中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的三本必修,绝大多数章节都可以用议论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而率先抢占这个制高点。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我就将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串起来教授,先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阐释清楚,让学生明白其两大含义,即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它们是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军国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沿着这两条主线,我就让学生找出各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又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即找论据)的,学生在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后,很轻易地得出本章节论点:即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受到制约和弱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这样的教学模式,简单直接,直奔主题,通过论点找史实,以史实为论据印证论点,教学环节不繁琐,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明确深刻。
教材中论点的体现或提炼,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直接体现和理解提炼。对于直接体现论点的章节,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了解。如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从而理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因素和过程。有些教材章节,对于观点的提炼,则要通过整体的学习后才能提炼,如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节,阐述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两条战线两个战场、相持阶段的百团大战及开辟海外战场的情况,而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要学生了解: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结果;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关注国民党在抗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要将整个抗战历史,纳入二战的背景下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史学论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章节的中心,以线带面,以论点为基,这样才能清楚地架构知识体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
为此,在编写教学案时,教师应布置一个自主学习环节,即以简答方式,让学生明白教材的内容、观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为识记史料、总结观点提供了思路,也为教师运用议论文教学法提供了切入口。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对于课题就揭示观点的章节,提问可以放在预习中,这样学生就容易将教材内容(论据)与史学观点(论点)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而论点不明,材料庞杂,学生很难提炼的章节,则可以将思考题放在课后,待学生整体学完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再作提炼,从而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不但对教材的理解加深,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兴趣。
议论文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自主解读教材,提炼观点,加强史论联系,自主创新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模式。缺乏以纲挈领而机械地死记硬背,只能造成学生的低效率和枯燥感,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摒弃被动学习的习惯,树立主动寻求史学知识与史学观点相互印证的意识。在总结、提炼观点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同时要适当予以指导和鼓励。议论文教学新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不断从工作中总结提升,只有不断通过实践完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