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

2015-09-10 07:22张颖
考试周刊 2015年48期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

张颖

摘 要: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作之一,其在世界上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是莎士比亚戏剧被拍成电影最多的一部。一个世纪以来,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他们的一见钟情和以死殉情让每一位渴望爱情的人艳羡不已。本文从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角度剖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见钟情 悲剧

引言

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的是蒙太古之子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举办的舞会上与朱丽叶一见钟情,而两家却为世仇。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忠于自己的誓言,不顾家族仇恨,敢于违抗父命,最后以死殉情的故事。一个世纪以来,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传唱,他们的一见钟情让每一位读者羡慕无比,他们的悲剧也令每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人感到无比惋惜。本文将从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角度剖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一、一见钟情的本质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旋律。爱情有多种模式,其中“一见钟情”则是无数追求浪漫爱情的人梦寐以求的模式。研究表明,一见钟情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们进入青春期后,不管男女,都会逐渐在内心形成理想爱人的模糊概念,尤其是外貌和气质。一见钟情是一种激情,某天,当一个与这一模糊概念非常接近的人出现之后,这种激情会一下子激活潜藏在内心的理想爱人形象,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一直期待的理想爱人,爱慕的火焰会在心里迅速燃起,然后坠入情网,同时,会不自觉地把对方完全理想化、完美化,整个人像进入真空状态一般,除了对方,再无他人,可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就属于经典的一见钟情式。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举办的假面舞会上邂逅了美丽的朱丽叶,立刻被她的芳容俘获,一见钟情,剧中是这样描述朱丽叶的:“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像黑奴耳边璀璨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瞧,她随着女伴进退旋转,像鸭群中一头白鸽蹁跹。我要等舞后追随左右,握一握她那纤纤的素手。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佳人!”显然,朱丽叶的容貌正符合潜藏在罗密欧内心的理想爱人的形象。而朱丽叶的反应更让人咂舌:“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显然,罗密欧正是朱丽叶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这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爱你,恰巧你也爱我。爱情就像燎原之火,在罗密欧和朱丽叶心中迅速燃烧起来,让这对貌似幸运的人儿忘却了时空,忘记了双方家族的仇恨。

然而,一见钟情本来就是一种激情的瞬间释放、一种理想的爱情状态。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一见钟情的典型。例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和许仙,《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仔细解读,其实故事中的主人公主要是被对方英俊潇洒或绝世美艳的外表或其他某一方面表面化的优点吸引而已。本质上讲,这样的观察是片面的,一见钟情其实不算是真正的爱情,只能算是一种美丽的邂逅,一见钟情的真实背后是迷人外表的诱惑,这样的爱情基础是非常不稳定的。

二、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

罗密欧的初恋情人其实并不是朱丽叶,而是一位名为罗瑟琳的女子。剧中对罗瑟琳着墨并不多,而从罗密欧对班伏里奥的描述中可知她的美艳不可方物,以及他对罗瑟琳的爱慕之情。在朱丽叶出现之前,罗瑟琳占据罗密欧整个心,在他心中,只有罗瑟琳才是最圣洁、最美丽、最完美的,她才是真正符合潜藏在罗密欧心中的理想爱人的形象。罗密欧甚至为了她而郁郁寡欢,“她已经立誓割舍爱情,我活着也等于死去一般”。

然而,当罗密欧遇见朱丽叶的一刹那,他竟然发现这世上竟有更贴合他理想爱人形象、如此完美的人。瞬间的好感犹如火山喷发,一发而不可收。这就是一见钟情的魔力,让陷入其中的人忘却一切。其实,仔细一想便知,一见钟情其实钟的不是心,而是脸。我们没有特异功能,不可能一眼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和所有。对方越贴合自己内心理想爱人的形象,越容易爆发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因此,一见钟情的爱情基础是非常不稳定的。罗密欧爱上朱丽叶,瞬间忘却罗瑟琳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增强了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尽管一见钟情的爱情基础非常不稳定,却不能因此断定这样的爱情就一定没有理想的结果,如果我们不把一见钟情当成一种追求爱情的结束,只怀着“不为彼岸只为海”的想法,只把一见钟情当成爱情追求的开始,那么这样的开始无疑是非常美好的、理想的、甜蜜的、浪漫的。若想让一见钟情直通幸福婚姻,依然离不开对对方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毕竟,一见钟情源自于视觉感受和冲击。路遥才能知马力,日久才能见人心。

一见钟情的爱情若操之过急,则基本都会以悲剧收场。正如孔子在《论语》中告诫的那样:“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就急于私订终身,未免太操之过急。如若只谈爱情,一见钟情自然是最浪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模式,爱情毕竟只是两个人的事儿。但若谈婚论嫁,古今中外,从平民到达官贵人,都是两个家庭的事儿,鲜少有人能完全逃离双方家庭羁绊。正如童话王国里,故事一讲到善良美丽的灰姑娘和英俊潇洒的王子终于走到一起就戛然而止,让人无限幻想这浪漫的爱情故事,再没有后续婚姻生活的讲述。结婚不是谈恋爱。

显然,完全以一见钟情的爱情为基础,而不对彼此进一步了解,必将导致爱情悲剧发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就是这样,一见钟情,却完全脱离现实,固然浪漫,却困难重重。即便如果故事不以他俩殉情而结尾,而是他俩能最终结婚,若一日罗密欧又遇到另外一个比朱丽叶更符合他理想爱人形象的人,按照罗密欧这种“健忘”的性格,朱丽叶必将像罗瑟琳一样,快速被他忘记。爱情悲剧的原因或许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

结语

一见钟情的爱情常有,而只凭一见钟情就过上安稳婚姻生活的故事却鲜少见到。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仅源自于视觉感受,以一见钟情为基础的爱情是不稳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致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但是,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必定是促成他们爱情悲剧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他们没有仅凭一见钟情的激情而急于定情,而是等内心平静下来后认真了解对方,或许他们的故事将变成一个爱情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也给那些一心追求浪漫爱情的人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方平.欧美文学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7.

[2]郭爱丽.挣脱人与社会之枷锁——《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新视角[J].文学评论,2009(10):12.

[3]李伟民.在社会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3):21.

[4]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6.

[5]莎士比亚.朱生豪,译.罗密欧与朱丽叶[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37.

[6]张薇.莎士比亚精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56.

[7]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5.

猜你喜欢
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从爱情角度分析中西戏剧的差异
《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音乐剧的新浪潮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何长盛不衰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登羊城劲刮浪漫“台风”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人品的矛盾探究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