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歆煜
摘 要: 高中阶段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培养、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每位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了高中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困惑,并就高中学生听力训练、培养和提高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听力能力 培养策略
听力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难点,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测试占了相当大的分值,对成绩能否取得高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听力时存在许多困难。反映的焦点是在听短文时由于语速太快来不及理解,个别单词一时反应不过来,听完一遍后头脑还是一片空白。很多学生对听力几乎失去信心。因此,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重要。然而,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呢?笔者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和借鉴老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所教学生实际情况,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一、选好合适的听力练习素材
在像我们这样一个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学生学习英语首先通过视觉而不是听觉接受英语信息、理解进而掌握的。这个过程不同于幼儿时期的哇哇学语,也有别于英语国家里人们相互交流而直接获得英语的能力。因此,只有能读懂的,人们才有可能听懂,并且能读懂的未必能听懂。这里当然有语言习惯问题。听与读虽然都属于理解,但又有各自特点。听是通过听觉接受信息的过程,是与说同步的语言活动,听的人不可能回过头去重听,也不可能在听的中途停下来思考,而读则可以这样。从这一点看,听力自身难度、要求相对高了。所以,我们先要选用学生熟悉的题材,生词密度要小,以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听的兴趣和信心。而且,选用的听力材料篇幅不宜太长,在题材上则要求多样化以求生动有趣,扩大听的范围。当然,听力材料里还应提供一定数量的新词汇、语法知识,灌输多样文化、科普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最后,选择的听力材料应该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化,这样学生才乐于听。听力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
二、听和说相辅相成,提高听力先熟悉说的特点
说和听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只有对说话者一方的语言习惯特点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听起来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听力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这方面技巧。日常英语语速一般在每分钟150至170个单词。正常语流里有连读、弱读、音的同化,有轻重和升降调的不同,还有停顿和节奏快慢等特点。由于是口语,是说话人随想随讲的,因此语言结构比较松散,不时有破句现象,还有不少重复词、插入语等,这些跟平时由眼睛获得的书面信息大不相同。因此,进行听力训练时候,要培养学生习惯不同口音,具有一定的辨音、辩词的能力,理解语调的细微意味,还要适应快速言语,同步归纳内容要点,并即时强记内容,等等。
三、关注听力重点培养学生听的技巧
1.带着问题去听,做到有的放矢。
指导学生做听力练习之前,将问题及答案迅速浏览一遍,记住问题中一些相关词汇,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尽力注意相关词句。学生未必能将听力材料的所有内容都听明白,但是他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要回答的问题上,这样在听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2.抓住关键词,领会大意。
关键词指提供新信息的词,在语言上它是重读词。从语调上可以判断主、次信息,表示肯定、怀疑、询问等含义可以通过不同语调表现出来。一般来说,重要部分都在句子前面,而一些表示“who(谁)”,“what(什么)”,“how(怎样)”,“why(为什么)”,“when(何时)”等意思的词,是人们注意力较关注的词。由于英语重音、语调等方面的变化较大,因此教师应着重从内容上帮助学生分析主、次信息。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全文,获得一个概貌,然后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关键词。听完之后要求他们用英语说出大意,说大意的过程实际就是互相补充遗漏信息或纠正不确切信息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重新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讲述全文。最后,让学生用一定数量的语言概括叙述主要信息,然后把次要信息补充进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基本听懂、理解全文内容。
3.稳定听时情绪。
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由于录音中语音、语调一直变化着,因此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听,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必然造成听音疲劳。另外,由于听的内容转瞬即逝,而且边听边答题,因此,听者往往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以致影响听力理解顺利完成。所以进行听力训练时要培养学生果断、自信、速战速决的心理素质。还需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听力材料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这样学生才能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心。
四、教师应坚持用英文授课
高中阶段学生相对初中学生来说,词汇量要大得多,听说能力有较大提高。所以,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授课,遇到生词、难句、相关背景知识等尽量用英语跟学生解说。本身就是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使学生得到锻炼。
总之,学生听力水平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克服不利因素,采取多种多样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争取使学生听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刘道义,龚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