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素花
作为高中教师,我们会经常听到学生或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初中时数学学得很好,每次考试不下90分,到了高中怎么这么吃力呢?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但是优秀的高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的实际水平,并引导学生改变数学学习方法,以适应高中阶段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
1.上好第一节课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处理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有良好的开端。第一节课,对教师而言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上好第一节课,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对整个阶段的教学效果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新老师是值得崇拜的人,但同时他们在心里又用自己的标准衡量老师的一言一行,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方能使其“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内容上来看,第一节课可以是上教材上的某一节课,也可以是讲授高中数学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初步介绍一些学习方法。
2.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教学方法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所以,教师得不断研究、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教学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提升老师的个人魅力。现在的学生最希望自己的老师是时代型与知识型的完美结合,情感型与技巧型的和谐统一,创造型与传统型的相互渗透。所以我想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提高讲功”、“拼命读书”,以使自己的教学更专业,知识更渊博,语言更幽默、风趣等。
3.使用教辅用书需要关注数学自身的逻辑体系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教辅,基本上是高考题和模考题的简单堆砌,题目虽新但只关注了题目本身。而数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解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有些经典的题历久弥新,如苏大的《教学与测试》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题不在新而在于价值体现,数学解题不应该是解题技巧的简单罗列或应用,旧的典型题应当沉淀下来。
4.关于数学语言
高中数学学习,由于内容新颖,要求较高,抽象性强,使得许多学生感觉难度太大。特别在数学语言学习上,初中代数并没有较多的要求,训练较多的是平面几何,所以对于高一开始的代数语言系列: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数列语言等,学生难以接受。一般在初中数学中,一节课只教学一个知识点,剩下的时间是练习,再练习。但进入高中,为了强化高考基本要求,高一、高二学完全部教材上的内容,高三复习,等于三年的学习内容用两年完成,每节课的任务比初中增加了许多而且课时也少,对学习的进度要求很高。一方面,高中数学的内容本身就有较强的综合性,加之部分初高中内容的不衔接,很多高中老师认为学生应该会的知识,初中根本没有学,致使课堂学习强度加大。另一方面,有的老师随意加大综合程度,高一学习的内容、配备的练习都是高三复习题,理由是为高考早准备,让学生尽早进入实战,一切围绕高考,强度自然增大。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数学语言的训练对人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所涉及的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上课时,认真落实计划,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其次,为了在高中给学生建立较统一的数学语言体系,我们有必要在高中学生入学时进行衔接教学。补充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如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最值、直线与方程的关系等。我们还要重视数学语言之间的互译训练,寓抽象性于具体实例中等。
5.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反思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看数学,他不仅要“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他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像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联系。
6.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要多元化,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评价的主体也要多元化,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以评价学生的学习为主。
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又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开放性任务、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作业分析、建立成长记录袋等,逐步改变只用考试决定学生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学段学习的现象。因此,应尽快制定学生、教师的评价方案,避免教师为追求分数而走“题海战术”的老路。
7.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要做好充分准备
7.1教师心理定位: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是围绕一个个小问题开展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其中的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当然教师有时又是作为便于学生查阅的“资料库”和可咨询的“专家”出现,但绝不是往日只“授业解惑”的师道尊严的不可侵犯的权威。因此,教师心理上要能承受且自然地适应这种身份的变迁。
7.2实施框架的准备:学生参与学科知识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灵活多变且富于实践的开放性课堂实施结构框架,同时布置学生设计好研究的方案。
7.3材料的准备:由于自主合作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体验过程的活动,该活动的群体是几十位个性多样、思维多样的学生,每个学生又要培养多种思维形式。因此就要求其结构形式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可实践性,而结构形式的开放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头材料或过程材料的开放性和可实践性。所以,教师应准备供研究用的开放的材料和实践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