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玲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就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创新写作必须研究的内容。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 培养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之技能,非教师加于学生之作业。”事实上“我爱作文”的学生很少,厌作文、怕作文的大有人在,写作文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教师而作”、“奉命而作”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可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组织课外活动,寓写作指导于快乐的活动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小学生具有天性好动、喜欢新鲜的心理特点,如果写作空间长期避限于课堂,学生就有“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将作文教学渗透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之中,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旅行》时,正赶上学校组织学生“泉州一日游“。于是,在春游活动之前,我给学生作了一番动员讲话:“同学们,泉州是个文明、美丽的城市,那里不仅有让我们缅怀先烈的‘烈士陵园’,还有情系两岸的‘闽台缘博物馆’,更有让同学们乐翻天的‘儿童游乐园’……”同学们只要用心体验,就会有如获至宝的感受。趁着同学们兴趣高涨,我布置了春游的观察作业:旅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认真听取导游讲解员讲解并做好记录,等等。然后用精彩的文笔把它们写下来,这样旅行活动将会回味无穷。学生先有了活动的浓厚兴趣,后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便能轻松完成习作任务,而不必苦于“无米之炊”。
这次习作学生能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得栩栩如生,对环境的描写更是优美生动,让人看了如身临其境。尤其是一些平时厌烦作文的学生,由原来写的二、三百字的作文,提高至五、六百字的文章。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作文指导生活化,寓写作指导于多彩的生活中
引导学生抓住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做到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引进课堂,学会感受生活、感悟生活。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生活处处皆作文,校园、家庭、社会等都是学生生活写作的源泉。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世界是丰富多彩,生活是千姿百态的。有了这些生活资料,学生就能写出具有情趣的生活作文。
例如:写《尊严》的习作,同学们针对当前农村盛行的“六合彩”赌博现象进行写作,举出邻居或一些亲朋好友为了赌“六合彩”最终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告诫我们:“六合彩”赌博纯情属害人骗钱,庄家会编造有人中了大奖发了大财的例子到处散播,诱惑别人买码,但是真正买中发大财的人确实没有。很多人输了钱想赢回,于是下注越来越大,结果只会落得倾家荡产,当有人下大注买中的时候,往往庄家便会赖账逃跑。想靠买“六合彩”发大财是不可能实现的。呼吁人们:不要再买“六合彩”了,“六合彩”百害无一益,“六合彩”令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文章表达了他们拒绝“六合彩”,脚踏实地做新一代的好公民这个中心。在作文讲评课上,老师把学生中能表达真情实感、真人真事的文章念给全班同学听,并作了激励性点评,调动了全班同学写作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了他们的习作兴趣。
三、让合作学习走进作文教学,寓写作指导于精彩的合作学习中
许多人认为文学必须在孤独中成就,成大器者必受孤独。学生作文始终处于“各自为营,单打独斗”的状态。教师要求学生“冥思苦想,匠心独运”,以个人化行动完成一篇篇“佳作”,实个人的力量有限,难免有许多疏漏之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作文能弥补这些不足之处,由老师、小作者本人和同学协作完成,师生、同伴通力合作。
如:描写一个场面的文章,我采用作文合作中“各抒己见”型的合作方式,即合作小组内不求统一答案,大家畅所欲言,目的是通过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交流中,使各自的写作水平、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写作时,我组织学生举行表演魔术,学生兴趣浓厚,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魔术表演出来。通过现场表演后,学生个个说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我适时引导学生以《魔术》为题进行写作,只提示性地问:“刚才魔术是怎样进行的?有哪些动作和表情?心情怎样?别人的反应如何?教师的情形又怎样?”一篇篇绘声绘色的作文就跃然纸上了,既有整体的场面描写,又有局部的个性描述。而后,我让学生把写好的作文在小组交流互相借鉴,再从中挑选的学生可以帮助没有经验的学生写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利于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
四、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寓习作于多元的情智激活中
我们常看到部分学生面对作文题,抓耳挠腮,不停叹息。这时教师若不耐心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怕写、懒写、不愿意写”的心理障碍。剖析其原因,是学生对作文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的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结果获得和学习的完成过程,其中一个心理系列——非智力因素,他的主要心理成分有情感、意志、兴趣、信息等。”因此,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具有重大的辅助作用。
1.创造宽松的平等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协调好师生双边的关系。教师关键在于引导、鼓励、启发,提高习作的主观性,教师以身示范,有意栽花,用心插柳,将会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2.命题多样化,可让学生自主定题。《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自由表达。”一段话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教学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虽然学生活动范围窄,生活经验不足,可在学生的心里,有他们所爱,有他们所感,值得写的内容很多。自由命题能使学生感到有材、有味、有望,使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这样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感到不吐不快,写作不是一件难事更不是一件苦事,写作兴趣自然提高。
3.采用“温馨式”的批语。斯宾塞在《教学论》中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真理。”面对学生作非批评不可时,不要用教训、指责的语气,也要采用鼓励性的方式。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避用“语言不通顺,重写”、“用词不准确”、“中心不明,结构不完整”等冰冷、生硬伤感情的批语,而是采用“这句写得好”、“此段精彩”、“结尾有创新”、“这次比上次步多了”、“这句若改为这样否更妥当些”,等等,使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引导式、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容易接受,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4.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作文竞赛。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发表作品,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以此使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这一点对学生爱上作文是很重要的、很关键的。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报刊的写作竞赛活动,对优胜者适当奖励。竞赛范围可以适当扩大,班级学生采用同等作文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小学生喜爱表扬、鼓励的特点,每次比赛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多数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特别对学困生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不能放过,使这些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有效的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怕无法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