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5-09-10 07:22李鹏程
考试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观点思路记忆

李鹏程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被教师提问点名站起来的学生,常常无法用语言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如何说,或者说得很模糊。结果是教师代替他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的学生有多大发展空间呢?大多数学生一见写作文就头痛,总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勉强完成了,也是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平淡无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当“导演”,为学生铺设舞台,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努力营造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使他们的思维在其间自由徜徉,纵横千里,尽情发挥想象。这样,学生不但会敢说,而且会爱说,达到想说和会说的最佳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些辩论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如此,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能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会明确地表达意思,不至于因为不会说话而搞不好人际关系。

2.有效布置作业

伴随新课改的要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動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语文课堂以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为主,作业内容自然偏向于讲课内容的单纯记忆。这种唯知识记忆的作业以字词、语法、解答课后题等方式为主,重在同一知识的积累,再积累;记忆,再记忆。渐渐地,语文缺乏与时代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缺少激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业忽视甚至不自觉地扼杀了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知欲望、探索品质,学生就此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有效的语文作业一定要体现有序性、渐进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上,都应该有差异性。

对于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应该布置趣味盎然、反馈及时的阶段性作业,这样能有效提高刚入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以每日作业和每周作业相结合为主,日作业要灵活多样,周作业要明确具体。八年级的语文作业应重在拓展阅读、表情达意的阶段性作业,构建梯次性、趣味性、多元化的每周作业。初中九年级学生则渐渐侧重于知识梳理积累运用与分析整合探究的作业模式。

3.文言文教学应多朗读文言文语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则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要想掌握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同时,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因学生不会的知识太多,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或死记硬背,或勉强记忆,学习效果自然差。

4.采用“小组讨论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组织指导上,让学生真正对话而非独白,避免一枝独秀,万马齐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会看到学生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似乎都在陈述观点。也不管是否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等到每人讲完了,小组讨论也结束了。或者只有几位“好生”发言,众人只是“看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目的上指导。小组讨论的目的不是各自观点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比原来更丰富和深入的认识和观点。我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甚至相互问难的过程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引向深入,每位参与讨论者认真倾听,并与自己的认识或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不同之处探究原因,从而修正、发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认识。其次,做好发言指导。让小组成员互相尊重,认识到每位成员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也有倾听别人观点的义务,要给予没有发言的同学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认识或观点。如四人小组,讨论时间为四分钟,那么,每人必须在一分钟内发言完毕。再次,分工指导,小组长一位,负责组织讨论交流;记录员一位,负责记录整理并交流发言;时间监督员一位,负责把握时间。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分工明确,才能提高效率。

5.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抒发,如实描写个性,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6.以读为本,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读好,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根据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读书状态。以读为主的课堂教育结构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读书上。例如《黄河颂》这篇课文,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通过赞美黄河赞美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应采用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黄河的气势。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1)让学生听,初读知大意,理思路。(2)齐读、分角色读感受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3)听录音进行比较,找出差距。(4)再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着力构建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其间纵横千里,任意驰骋。

猜你喜欢
观点思路记忆
不同思路解答
观点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记忆翻新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