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虎
摘 要: 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关于现代化动力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化的动力不是单一因素论,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宏观系统的技术、中观系统的制度、微观系统的观念和意识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现代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现代化动力 宏观系统 中观系统 微观系统
现代化理论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学界着重研究的问题之一。其理论先后经历了经典现代化,后现代化理论的阶段,有学者提出了第三次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研究领域很广,涉及现代化的含义、内容、途径、动力等。作为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分支——现代化动力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动力的研究的观点也颇多。如新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开创者——罗荣渠先生的“一元多线动力论”,认为“现代化作为世界性的发展进程,这是现代生产方式的特性所决定的,而历史上的其他生产方式却没有这种特性。现代生产方式则不同,它的特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制。第一,现代生产力在广度上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贸易交往,这种新交往把最遥远的地区和完全不同的地区的民族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第一个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社会民族中心主义和民族闭塞状态,开放和对比使一个民族形成新的发展的世界观。第二,现代生产力的物质生产交换方式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三,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殖民扩张,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造成了农业社会从属于工业社会的巨大发展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不同于一般民族压迫的现代民族压迫,这种压迫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觉的新意识,这是动员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民族)奋起寻求发展新道路的强大内压力。第四,现代生产力所需求的科学知识系统形成,大规模的公共教育和工厂式的学校,提供了新的学习手段,文化信息的内容、结构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体来说,上述伴随现代生产方式而来的发展的新的环境、机制、手段等,会成为现代化运动的强大动力”①。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前言中,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②。诺斯强调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之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突出,没有财产权的分离的制度保障,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就不会发展起来。这一思想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寻找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而发展成为“制度变迁动力论”。董小燕在《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中写道:“西方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出过无数的硕果,精神和制度方面的成就是其中最丰硕的果实之一。它们是西方率先走向现代化的前提。精神是文化的提炼,制度是文明的结晶,精神和制度的革新与健全是任何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关键。”西方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大作《历史研究》中,认为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来于“挑战和应战”,“文明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的。……几乎每一次最终激起成功应战的挑战,如果深究的话,都会使一个又一个应战者困惑不已或粉身碎骨,直到经过成千上百次的召唤,那位胜利者才最后被列入成功者的名单”③。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④。韦伯是从精神层面思考的:“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⑤强调了基督教的价值和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影响。陈澍斌也从精神的层面分析了现代化的动力,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分层次的,可分为直接动力(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表层动力(生产力)、深层的动力(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是社会发展恒久不变的动力。”⑥也有学者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解释现代化的动力,如,陈贞川认为:“社会的发展,从人类的产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及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实践的力量,承认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马克思主义‘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又具一致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⑦他还否认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动力要有能动性,这种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型的,而人类的实践具有这一特性。总之,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决定论”,其强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是主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如生产力,人类实践,对外部的环境的适应等。一类是“精神决定论”,其重视非物质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制度,人的欲望,宗教伦理和价值等。“物质决定论”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欲望的作用。精神决定论夸大了精神在现代化中的意义。精神也需要物质的支撑。精神是隐性的,它需要现实的物质构筑,如制度,社会的实践等。通过现实的社会实践,解决社会的矛盾,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实现精神的需要。
一、现代化的动力系统
现代化的动力不是单一的力量,而是一种系统。它分为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微观系统三个子系统,三个系统不是各自发挥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所谓宏观系统,是指科学技术层面,有工具性的特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方发达国家,在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首要的动因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新技术的采用,从而带来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实现,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早期现代化积极吸收了发达国家的经验,他们的现代化是从工业化开始的。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通过“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子系统在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从现代化的含义已可以解释技术子系统的作用。现代化的动力是现代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因子。要考察现代化的动力,需要对现代化的定义进行分析,国内外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很多,本文列举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罗荣渠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变化;狭义而讲,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⑧20世界90年代,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将现代化的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认为:
“现代化是指18世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⑨
“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它就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经典现代化,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基本特征。”⑩
“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它是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基本特征。”{11}
国外学者C·E·布莱克(C·E·Black)将现代化定义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12}
无论哪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在社会变迁中的巨大作用。现代化的动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现代化的不同时期,其动力也是有差异的,如在现代化的早期,科学技术的作用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带来的是财富的增长,与之而来的还有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提供了社会进步的实例,人们通过科学技术的实践,对社会的认识在提高。
中观系统是制度层面。它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力量,它有可操作性,是技术的延伸,又是观念和意识具体化的实例。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一个合理的制度会对现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道格拉斯·诺斯所强调的产权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属于这个范畴,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产权制度提供保障,并实施它。产权制度的实施,使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法律制度中受益。汤玛斯·埃特森在泰格和利维所著的《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在现行法律思想体系中得到的维护的各种权利,不论是财产契约权利,还是个人权利,都是用普通通用词语表达的,它们可以被社会一切分子要求享有。这个体系里面必然存在许多缺陷和模糊之处,是可以灵活应用的。法律制度的事实依据改变之后,法律常会产生脱节和矛盾,这就需要由变革来解决。”{13}泰格和利维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探讨资本主义的兴起,虽然在书中作者带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作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是从制度角度解释资本主义兴起的一个很好的范例。现代化首先发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制度是微缩的技术。其将技术进一步理性化,把它上升到更高的国家意志层面。制度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层建筑理论不同,它更侧重于具体的制度,它不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或者说生产力,而是与科学技术、思想和文化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制度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现代化的活动,并且随着现代化的深入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现代化的微观动力子系统是指观念和意识的力量,在这个子系统中,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单单是通过经济的增长和制度的建立而取得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用新的观念和意识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纵然,现代化不是一个单线发展上升的过程,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却是进步的、积极向上的。个人现代化意识的增强,现代的价值观念的树立,有利于改造传统的思想。麦克科里兰(David G·McCleland)声称:“只有价值观念、行为动机或精神力量才最终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14}鲍埃尔(Peter T·Bauer)和雅迈坚持认为:“经济能否取得成绩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态度,取决于根据人的能力和态度而建立的政治制度,取决于历史经验,而外部联系、市场机会和自然资源的作用则是次要的。”{15}
虽然上述学者的观点有片面强调文化和意识对现代化的发生的重要作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改变,对于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思想“包袱”很重,这是这些国家发展缓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文化的子系统是推动其国家的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思想和观念为现代化提供了一个理论的指南。观念的进步,可以进一步销蚀传统观念,为现代化的发展扫清道路。现代化的一个内容就是人的现代化,要想成为一个现代人,就要有现代的公民意识。在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下,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公民掌握一定的技术,成为现代化前进的动力。
二、现代化动力系统的特征
现代化的动力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各个动力子系统反映它所处时代的特点。在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其动力的子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早期,科学技术的作用更突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制度的地位逐步提升。对于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来说,早期的工业化和中期的政治民主化构成了其现代化的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思想和意识的现代化要明显慢于工业化和民主化。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新的思想和思潮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化,反思社会发展。制度在不断完善,进而趋于合理。
三、现代化动力系统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的“合力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的发展动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道:“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称谓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结构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6}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的“合力论”,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其虽然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核心是经济的决定论,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决定论。其他因素从属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生产力强调过多,对于其他因素对其的影响较少,是它的一个不足。它更加强调实际的力量,并将思想和精神的因素提高到技术和制度一个水平面上,凸显了现代化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发生变化的过程。
总之,现代化的动力不是单一的因素,它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无论是宏观的科学技术,中观的制度,还是微观的思想意识,它们都处在一个有机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现代化进程。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9-110.
②[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前言.
③[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6.
④[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小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4.
⑤同上,第10页.
⑥陈澍斌.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层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1,vol17,4,11:6.
⑦陈贞川.浅谈人来社会发展的动力[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3:49.
⑧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
⑨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第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3.
⑩同上,第90页.
{11}同上,第91页.
{12}[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13}[美]泰格,利维著:纪琨,刘锋校.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2.
{14}麦克科里兰.成就社会.纽约:凡·诺思特兰德出版公司,1961:17.转引自梁荣迅.社会发展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08.
{15}鲍埃尔和雅迈.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转引自同上,1975:108.
{1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479.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美]鲍埃尔和雅迈.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5.
[3][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陈澍斌.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层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1,Vol17,4.
[5]陈贞川.浅谈人来社会发展的动力[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3.
[6][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第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小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美]麦克科里兰.成就社会.纽约:凡·诺思特兰德出版公司,1961.
[12][美]泰格,利维著.纪琨,刘锋校.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