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山
几个月前,编辑部迎来一位即将毕业的呆萌美女实习生,她太(mei)随(zhu)和(jian),以至于不适合做一枚杂志编辑。
她以一天20次的频率戳着手指满脸无辜地问我:“这个该怎么做呢?”每当此时我都很想带她去楼下跑圈,累昏她,让她趴在桌子上好好睡觉。
有一次我忍无可忍对她说:“为什么总是问我,你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吗?”说完之后,我被自己的态度吓坏了。那时我想,两年前初来乍到的自己,是不是也这么遭人嫌弃?
那天晚上刷牙的时候,我认真地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大学毕业只不过一年的时间,在这里工作也不过两年的光景,我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轮廓尽失、黑眼圈挂满脸的爆裂男呢?
于是我打算用我最习惯的方式,写一本故事集,用“豌豆仔”这个身份,重新经历毕业这一年里,我亲身体验的或是亲眼所见的事。
一年前的今天,班上的同学们纷纷找自己喜欢的老师约饭。我没有想到,除了我以外竟然还有十几个同学组团约了老王。
此老王不是隔壁家老王,他是成天在讲台上骂我们不成器的那个老王。
那天是老王难得露出微笑的日子,平日里看惯了讲台上他紧绷着的脸,大家都有点不习惯。
胆子大的同学上前向老王敬酒,老王放下了往日的严肃,通通饮下,还自行叫好。
后来他非得送我们回宿舍,不答应就再也不见面了。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傲娇的老王,他耍小孩子脾气的样子让我们三观尽毁,但终究是可爱的。
路上他像春风一样沉醉,一醉就话痨,说起这些年他在学院里各种不受待见的体验。
那时他有一个男学生,父母都是学校的老师,在学校很有门路,为了帮不成器的儿子争取保研名额,拜托他把分数修改得高一些。对于他来说,资质不高学不会不要紧,可一学期只来上三次课却是不可原谅的。
学院里有老师前来游说,让他不要过多为难,他不仅油盐不进,更是好一顿发飙,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后来,又因为多次的不肯妥协,老王渐渐被学院给疏远了。
40多岁的老王谈起这些的时候,脸上却是二十岁愤青的神色。
身边的学生们多是有些敬畏他的。他们在大学四年里,在学生会,在各种各样早熟的学生组织里,已经随波逐流了,—个个成为了识时务的人。他们曾经以为这是—件大大的好事,以为自己终于能i置应这个社会的节奏了,以为这是—种高尚的、有必要的“修行”。
可直到听完老王的故事,他们才发现,那些都只是自己对社会生活的顺从罢了,根本谈不上半点高尚,但他们的内心又是向往着高尚的。
或许,这就是大家伙虽然畏惧老王,却又在最后的一刻,选择向他敬酒的原因吧。
老王让我忽然发现,每个人,原本都有权利,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只是,他们过早地被告知,这样做是愚蠢的,不明智的。
那天晚上的经历按下了某个开关,开启了我的毁三观之旅。
毕业之后我才渐渐发现,原来成长往往是一瞬间的事,而毕业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原来这个世界不是特别的完美,但也并没有多么糟;原来世界那么大看久了也就没那么精彩,现实的生活满是笑点倒也少不了些许无奈。
毕业所带来的离别,是一款高端的美颜App,透过它看生活,处处都美得让人落泪。离别之后,摘掉各种滤镜,即刻启程的毁三观之旅在你大喊救命的同时,又让你惊喜地感谢,正是那些让我们大惊失色的真相帝们,完善了我们残缺的三观。
那些温暖的、残酷的、荒诞的、幽默的、疯狂的真相帝们,如今都成了这本书的房客。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奇妙之旅。
璃人泪@2011:
通过小说《第八日的蝉》、《纸之月》认识的角田光代,小说家叙述食物的故事当然不是单纯地记菜谱,难免要借题发挥。村上春树是吟咏生活细微的幸福体验,鲜少提及的烹饪像是加过特效般的挑剔讲究,而角田的厨房更接近日常,每篇写种食材,大多是亲手掌勺或是勉力复制惊艳过她的美味,食材易得手法易学。她不是个挑剔的食客,自言既不挑嘴也不是馋鬼,能买菜下厨也爱垃圾食品和化学调料。读她的随笔集《今天也谢谢招待了》就像和闰蜜起下厨, 边商量怎么发挥食材最佳口味, 边感慨人生百态,真实而闲适。
小呆猫:
没看过北极熊cafe的动画,却一直知道这动画萌到cryl北极熊店长,高高大大白白壮壮,就是自由洒脱可靠的样子;熊猫,萌蠢萌蠢,滚圆滚圆,吃吃吃睡睡睡,偶尔卖萌,偶尔娇羞,受不了啊;帝企鹅,尖尖嘴,修长的身姿,有点儿急性子,却很爱照顾人;灰熊,狂野魁梧,英气逼人。他们之间发生的每一个小故事,总是那么无厘头,来得冷,去得也冷。夏天看这本书,相当愉快!
彤嘭嘭:
作者读书时去了很多地方,比如这本《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之后》里讲的美国暑假打工计划。很多人可能会说,假如你想做你也可以,但是现实可能很残酷,不是每个想要出去看看的孩子都有那个条件。
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如果你有梦想,全世界都会帮你”,我觉得,一个人的梦想未必能有全世界的帮助,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马克·英格里斯曾说过 “当你觉得沮丧时,不妨回头看看你已经走了多远的路,这会让你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知止:
读这样的书,我们要学习哈斯凯尔那种欣然贴近大自然甚至融入大自然进行观察的方式。作者经常是“肚皮贴地趴下”,“屈膝跪下”,甚至为了“像林中动物们样体验下这种冷冽的气候”,他“卸下了全副的御寒装备毛衣、t恤,还有裤子”。他就是以这种方式把目光从整片森林缩小到方寸之地的“坛城”,又从“坛城”聚焦到诸如苔藓、獐耳细辛以及蝾螈、蜗牛,这样的细小而又具体的物种上。这种内敛的观察方式为我们开启了个丰富多样而又而可人寻味的生物世界。
刘圈点绕:
家里有几盆养了好几年的植物,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植物,有一次在QQ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向书友请教,才偶然知道了“多肉植物”这一说法。因为好奇,所以选了这本《和二木一起玩多肉》。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和图片讲了多肉的繁殖技巧,让我看过之后深深觉得对不起家里那几盆被我折腾得半死不活的多肉。正好家里有两棵长寿花和一盆珍珠吊兰都貌似烂根了,没精打采的,我准备试一下书中第161页介绍的“扦插”神技,让它们重新焕发青春。
Q&A:我们好像常常习惯急着去生活却忘了去爱?
H是我实习公司的顶头上司,我初进公司的时候她刚刚结束—部电视剧的后期工作,从北京飞回厦门。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问我有没有谈恋爱,我说没有,她摇摇头,说年轻人就应该抓住大学时光好好享受一把去爱一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早早的实习上。
我有点吃惊,她这个大boss能跟我说出这样的话。
她的生活很忙碌,或者说,很着急:大学时她也急着赶快毕业,所以大三那年就申请提前毕业,去美国芝加哥读研究生,很顺利。在美国的时间里她成立了一个服装品牌,小赚了一笔。她告诉我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待在工作室,或在工厂加班,连芝加哥都没有好好地走一圈。但不久工作室倒闭,她拿赚来的钱填补窟窿。研究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在美国继续待下去,重新回到国内。
她说,大学时期的她每天要完成比别人多两倍的课业,这种生活状态已经成了她熟悉的日常。后来的她在国内从事过很多职业,老板、经理人、编剧、会计……就像增长的年龄一样,不断增长的职业经历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繁琐急促。
然而在某一天,当她在电影院里看了那部《中国合伙人》后,她决定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她似乎恍然大悟了,她觉得自己前几年的生活都像是在尽早排队,通向人生终点,却忽略了自己真正所爱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于是,她抱着最后的那点家当,成立了我现在所实习的这家影视公司。
我仍然记得有一次聊天时她说,或许生活的本质就是忙碌与急促,但有些人的生活在这种节奏里只是变成了劳作的机器,而她觉得只要热爱,懂得寻觅和追寻自己真正所爱,那么再紧张的生活状态,似乎都能找到开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