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婵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语言文字应用,也就是语用教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与此同时,根据语言学习年段特征,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将注重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本文将以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选取语用教学点,实现语用教学。
关键词: 语言文字 低年级语文教学 “语用”视野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语文课围绕这一目标组织教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将语用点加以落实,更好地实现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呢?结合教学实践,我的思考如下。
一、找准语言训练点进行迁移、运用
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均文质兼美,蕴藏有丰富的“文本秘妙”,在言语和表达方式上都有独到之处。低年级语文课,语文味是建构在对字词句的理解、积累、品味、运用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字、词、句,找准语言训练元素,让学生体会言语的精妙,智慧地进行语言实践训练。例如:一年级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很受孩子喜欢。文中“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老黄牛在树下甩着尾巴”这几句话中的“摆着”、“摇着”、“甩着”三个动词运用得十分贴切、准确,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学中可以在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的基础上,仿照“摇来摇去”、“甩来甩去”交流、积累含有“来去”的词语,再模仿课文表达方法,想象写话“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它们会怎么说?”这样的语言训练,在感受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语言,同时积累语言表达方式。《找春天》这篇课文里的第四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段话很有特点,整齐又有童趣的话语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桃花朵朵、春雨沙沙、小鸟啾啾”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样子说一说:“?摇 ?摇,那是春天的吧?”典型的句式有了创新运用,并在迁移运用中进一步得到积累。这样春天的娇容真正化在学生心里。
不同文本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在课程目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抓住这些语言训练点,让学生细细品读、迁移运用,才能最大化促进文本言语“增值”,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
二、落实词句教学,有效积累语汇
“语用”更需要的是胸中有“内容”。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只有丰富学生的语汇,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材料积累,无疑应该成为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词句,如在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中出现了几种构词独特的词语:“绿绿的”、“小小的”、“光秃秃”、“弯弯曲曲”、“又细又长、又大又红”……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这些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同时有针对性地积累这类词语,这样,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会越来越丰富。二年级的课文《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文中出现了“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飞来飞去”、“扑棱棱”等几种不同形式的叠词,这就是让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语言的一个很好训练点。类似值得积累的词汇还有很多,如《看雪》中的“堆雪人”、“打雪仗”这些动宾关系的词组,《画家和牧童》中“轻笔细描”、“浓墨涂抹”描写绘画技巧的词……应让学生从这些精妙传神的字眼中体会语言内涵,领悟语言的精妙隽永,并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
三、依托文本,提高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说话训练应体现在阅读教学之中,教材中的课文为学生表达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范例,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说话训练的机源,带着学生充分研读、模仿表达,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有意识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完成对文本语言和行文思路内化的有效途径。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设计:看图仿照课文的形式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把荷叶当做什么呢?看谁的想象力最棒!并出示:“(谁)把荷叶当做(什么)会怎么做?”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并出示?摇 ?摇
说?摇 ?摇:的句式帮助学生练习说话。《画家和牧童》中有几处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如文中第3、4自然段写围观的人们纷纷夸赞戴嵩画得好,此处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进行说话训练:围观的人还有哪些?他们又会怎样夸赞?还有一处独特的表达:“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这是语言的重复表达,很有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习用重复表达的方法夸一夸画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词语,如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等,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有了这些词语的铺垫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语言更丰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文本价值得以实现,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语言文字是根基”,我们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扎实落实识字写字教学,更要关注本源,精心选取语用材料,发掘出适切的表达能力训练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只要夯实了基础,落实了训练,言语能力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2]苗露娜.读中积累练中学写写中生趣[J].小学教学参考.
[3]王元华.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J].教育学报.
[4]王萍.句式导练:低段言语训练的重要内容[J].教学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