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三
高考化学试题是高考化学试卷的重要组成因素,它从微观上体现高考化学试卷对考生的鉴别与选拔的宏观功能。因此,高考化学试题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考试内容仍以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学科内综合,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了高考测试的主旨。然而化学是真实的、客观的,而高考化学试题毕竟是命题老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命题并完卷的,因此高考化学试题在真实性、客观性方面难免存在一些不严密的地方。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2卷),以及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海南等地区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发现有些高考化学试题在科学性、真实性、客观性方面引起了疑惑和争议,现举例分析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思考一:化学是客观真实的
化学是客观、真实的,因此高考化学试题(包括化学习题)的设计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以想当然的主观意识设计化学试题。
全国1卷理综28: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Z是?摇?摇 ?摇?摇;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摇?摇?摇?摇?摇 ?摇?摇;
评析:本题借助黄色粉末状的化合物MZ的热还原反应实验考查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1)仅要求回答Z是什么元素(没有要求回答M是什么元素),根据有关信息大部分考生都能得出答案,但问题是:大部分考生习惯于从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推断MZ是什么,而且都认为只有推出MZ的化学式才能书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但是,题目给出的信息却不能判断出M是什么,解题陷入困境,从而导致大面积失分。由此许多人质疑:既然不要求判断MZ是什么,为什么不明确告诉考生MZ就是什么物质呢?而且还要描述它的颜色、状态?是否可以在还不确定具体物质的情况下就可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呢?很显然,这道试题的出发点与化学是客观、真实的基本宗旨是不相符合的。类似的题目还出现在江苏卷第20题。
思考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是所有化学人的共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任何有关化学实验的题目都不能脱离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
全国1卷理综27: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中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摇 ?摇?摇?摇、W?摇?摇?摇 ?摇、X?摇?摇 ?摇?摇、Y?摇?摇 ?摇 ?摇、Z?摇?摇 ?摇?摇;(填化学式)(2)由上述5中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3)V的电子式是?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评析:题干中的信息:固体V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能与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的W和无色气体X。部分考生习惯于从已学过的元素化合物中搜寻与题设信息相匹配的化合物,由于现有的化学教材没有介绍CaC■与水的作用(即C■H■的制取在教材中不作要求,只是在习题中经常出现),而以往高考考题对该反应生成的Ca(OH)■状态的描述是“泥浆状”的物质。鉴于这些经验,考生难以从它与氧气的反应、能和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无色气体的信息跟CaC■联系起来(大部分考生都认为应该是Mg■N■而推不出结果)。此题将元素推断与化合物推断结合起来,综合程度较高,题设情景陌生,无形中题目难度加大。另外,第(3)小题写出CaC■的电子式要求也较高。由此,大部分中学化学教师认为试题提供的信息脱离中学化学实际,如此设计试题,将造成中学化学教学的困惑与迷茫。
思考三: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却不能决定物质的结构,但性质能够证明物质的结构(官能团)。
广东高考理综27: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A.氢化物的沸点为H■T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与R■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评析:结构决定性质,而本题的考查思路却变成了性质决定结构:R、T的主要负价均为-2价,说明T为O元素、R为S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出L、M、Q分别是什么元素,从而得出答案(这是命题者的意图);然而问题是:仅仅根据R、T的主要负价均为-2价推出T为O元素、R为S元素是不严密的,当然对于本题来说仅仅是巧合而已。 思考四:怎样看待高考化学试题所体现出来的考试范围、要求、题型、难度的稳定性? 几年来,高考化学考试范围、要求、题型、题量和分值基本保持稳定。由于考查内容范围很广,考试时间、试题数量有限,每年试题的内容选择和侧重点不可能一成不变。从考试命题本身看,需要有稳定的命题要求,也需要有一定的变化,才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公平性、客观性。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非选择题却突出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化学计算的考试,出乎不少人的预料,与备考预期不一致,使考试显得“难”(事实上本题的知识点完全合乎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都是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没有刻意考查配平技巧,因为试题提供了全部反应物与主要生成物(水除外)的化学式;只要能分析反应中的元素价态变化或电子得失,就可以解答。许多试卷的计算题都是考查考生能否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计量数关系或物质元素组成的定量关系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也没有涉及特殊的计算技巧和繁难的推理过程。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试题与实际生产情景结合紧密,综合了计算技能与化学原理知识的考查。 全国1卷理综26: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制备KMnO■,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MnO■)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MnO■转变为MnO■和KMnO■;滤去MnO■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试回答: (1)软锰矿制备K■MnO■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 ?摇?摇 ?摇?摇?摇?摇?摇; (2)K■MnO■制备KMnO■的离子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的理论产量: (4)KMnO■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C■O■反应,生成Mn■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5)上述制得的KMnO■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C■O■反应。计算该KMnO■的纯度。 评析:本题要求考生书写、配平3个不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求运用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技能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而且数据的设置太难(因为化学计算重视的是化学原理的应用,单纯数字的运算不是主要目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不多、要求不高,大多数情况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将本题设计成配平填空的形式,并将各小题的难度梯度拉开,可能对考生的心理冲击可能会小些。当然,让考生不适应的不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化学计算的难度,而是考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 毋庸置疑,高考化学试题有权威性和导向性,但它毕竟是由命题老师命出来的,因此,高考化学试题有时难免存在不够严密甚至是有科学性错误的地方;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过于强调跟着主观预测的命题走向,或者过于注重考试命题走向的猜测都是不明智的,因为高考考题的内容走向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只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按照新高考考试大纲复习备考,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