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 中农优牵手俄罗斯

2015-09-10 00:38刘稚亚
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拉夫国门中农

刘稚亚

12月的北京,寒风萧瑟,枝头的树叶早已被席卷一空。然而在一间温暖湿润的蔬菜大棚里,一条条青翠欲滴的小黄瓜仍悬挂在藤蔓枝头。时任俄罗斯国家基金会主席、俄罗斯杜马投资委员会主席的普京弗拉迪瑟拉夫弯下腰,掰下了一根小黄瓜,径直放入口中,随着清脆的“咔嚓”声,普京弗拉迪瑟拉夫一边吃一边不住地点头。吃完之后,他意犹未尽,在征得主人侯德成同意之后又摘下了两根放入了随身的手提袋中。不是广告片拍摄,也没有长枪短炮的见证,这一幕真实地发生在通州区张家湾镇后坨村位于中农优高科技园区的温室大棚中。

北京中农优生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安全农产品为主营范围,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企业。公司的创办者叫侯德成,自诩为面朝黄土为大地母亲看病的“赤脚医生”。

为土地治病的豪情从何而来?侯德成有两项法宝:“中农优生态有机肥”和“中农优综合种植技术”。“有机肥”是将主要农业废弃物——秸秆转化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实现“变废为宝”,且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侯德成介绍说:“这一技术可有效改善由于大量施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同时将节约灌溉用水量30%以上。”试验证明,可百分之百驱除地表下害虫,完全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种植技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环境。经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检测,并结合两项技术所生产的农产品,213项农药残留指标全部未检出或合格。

2014年12月13日,以俄罗斯国家基金会主席普京弗拉迪瑟拉夫、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秘书长张忠军、商务部外资司巡视员刘作章、硒空间专业委员会罗进为代表的考察团,更是让这位“医生”治病的范围走出了国门。

作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和俄罗斯互为对方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2008年,双方农产品贸易额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2.3%。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2008年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占俄农产品总出口的14.1%。俄罗斯是中国农产品最主要的进口市场,仅次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为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第四大来源地。俄罗斯进口食品在零售贸易额中占40%。在大城市和一些工业中心,进口食品比重高达70%—80%。乌克兰危机之后,进口食品的来源几乎中断,这也为中国开拓俄罗斯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进口市场提供了契机。

契机的第一个落脚点落到了中农优产业园区。

参观完蔬菜大棚,品尝到香甜可口的生态安全蔬菜后,普京弗拉迪瑟拉夫在凛冽的寒风中也难掩其激动的心情,迫切而又细致地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大棚占地多少亩?亩产量多少?这些作物为什么可以长得这么好看?种植技术可以向全世界推广吗?”对于这些问题,侯德成对答如流:“拿西红柿大棚举例来说,它占地1.8亩,年产能达4万斤。”他更是将植物的根系比作人体的胃,“通过技术把土壤养好了、把虫子赶跑了,植物的根都能吃得饱,植物当然长得好,味道也自然新鲜。”

“我们大棚里的蔬菜完全不喷洒任何化学作物,所以不用冲洗就可以直接吃。”侯德成边说着,边顺手摘下了一颗小西红柿,放入口中。

2008年,中农优在北京、山东、云南等地设立试验田,试种公司研制的生态肥及综合种植技术。经过5年的时间,试验结果证明中农优系列肥料在改善土壤耕作条件、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增产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效用。目前,中农优的综合种植技术已推广到全国10个省份,签署了40万亩玉米、10万亩水稻、5万亩大豆、5万亩马铃薯、6000亩生姜等安全农产品期货贸易合同。

下一步,则是走出国门。这一步,将从普京弗拉迪瑟拉夫的订购单开始。

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崛起中大国,既有义务也应该有魄力和担当倡导、制定并推广一整套各国遵循一致的价值规范和政策目标,并通过亲力亲为,带领和敦促各国将其付诸实践。中农优将带头承担起社会责任。”侯德成告诉《经济》记者,对未来,他充满了自信。“5年内中农优系列肥料生产能力每年将达到1400万吨左右。下一步,中农优的目标是突破绿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让中农优的技术和产品走出国门。希望我们能带个好头,也希望更多立志于中国食品安全的有志之士加入到中农优。”

猜你喜欢
拉夫国门中农
出国留学,走出国门之初应注意三件事
北京中农金海纳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中农金海纳
千顷月季喜“出嫁”飘洋过海出国门
山河颂
英跳水名将到手的金牌“送”中国
何国门
月嫂变“金”嫂 走出国门也吃香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