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强
摘 要: 《家》女主人公之一鸣凤和《约婚夫妇》女主人公露琪亚处境相似但命运不同,为分析造成二者不同命运的原因,本文从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三方面对鸣凤和露琪亚的异同点作对比,说明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鸣凤 露琪亚 《家》 《约婚夫妇》 命运
1.引言
巴金的小说《家》讲述了一个传统中国家庭中,一群青年为反抗封建主义、父权至上等社会禁锢而抗争的故事。其中,最扣人心弦的要数鸣凤的悲剧命运。作为高公馆的女仆,鸣凤与公馆最小的儿子觉慧相互爱慕。但高老太爷却强迫她给冯乐山做妾。走投无路的鸣凤,只好用投湖自尽的方式反抗命运、保住自己的贞洁。
亚历山德罗·曼佐尼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约婚夫妇》讲述了伦佐和露琪亚曲折的爱情故事。伦佐和露琪亚是一对私订终身的意大利农村青年。但暴戾乡绅东·罗德里格因垂涎露琪亚的美色,用尽各种手段阻止这两个年轻人举办婚礼。伦佐和露琪亚被逼无奈,只得背井离乡,分道扬镳。但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经历了一段磨难与援手共存的时光,二人再次团聚,有情人终成眷属。
从上述小说内容概述可以看出,鸣凤和露琪亚都是天生丽质但身份低微的女子。在寻求爱的过程中,两个人都遇到了很大的人为障碍。但鸣凤的结局是自杀,而露琪亚却最终获得了幸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二人完全不同的命运?本文将试图通过分析对比鸣凤和露琪亚所处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外部因素等方面的异同点解答这一问题。
2.鸣凤与露琪亚的相同点
2.1社会因素
《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这个时期的中国不仅面临着外族侵略,还残存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中国人民生活在双重压迫之下。外族侵略摧毁了中国的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封建残余禁锢着当时人们的思想,他们没有恋爱和婚姻自由。鸣凤是周氏的丫鬟,只因为迟了几分钟回应周氏的召唤,鸣凤便遭到了淑华的责骂。得知鸣凤的死讯后,觉民愤恨地说,在高老太爷的眼里,丫鬟就不是人,而是他可以随意送人的礼物。这些描写都说明,在高公馆里,鸣凤的生存环境极其悲惨。
《约婚夫妇》以1628到1630年的伦巴第为背景。当时,在外族侵略者的庇护下,封建势力残酷地压迫着无辜的人民。乡绅们的暴力压迫、法律公平缺失、社会制度混乱、通货膨胀,所有的一切都使得平民的日常生活更加困苦。人民的权利总是被贵族和乡绅肆意践踏。露琪亚是一个农村姑娘。她和母亲生活在农村,靠织布为生。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万贯家财,社会地位十分低微。可以说,鸣凤和露琪亚都生活在社会底层。
由上述可见,尽管鸣凤和露琪亚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所处时代也不同,但她们却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即外族侵略与封建势力并存。作为统治阶级代表的东·罗德里格和冯乐山可以肆意侵犯露琪亚和鸣凤的自由,却不受制裁。
2.2个人因素
鸣凤和露琪亚都是脸蛋姣好、身材曼妙的年轻少女。正因为她们的美色,冯乐山才强迫鸣凤给他做妾,而东·罗德里格则想要强行霸占露琪亚。
在高公馆里,作为一名丫鬟,鸣凤的生活很艰辛。她勤勤恳恳伺候主子们,但这些人却时不时地责骂她,根本不把她当人看,可她却一直默默忍受。鸣凤全心全意地爱着觉慧,觉慧是她的偶像和精神寄托。因此,当得知高老太爷要把她送给冯乐山做小妾时,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和贞洁,隐忍的鸣凤选择了自杀。
面对东·罗德里格的迫害和堂·安迪宝的阻挠,尽管露琪亚内心恐惧,但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她没有屈服。在“意外婚礼”失败后,她和母亲及伦佐一起逃到了蒙扎的修道院。修道院的“太太”格特鲁德性情乖戾,总是无缘无故地责骂露琪亚,但露琪亚从未抱怨。
可见,二人都是忍耐精神和反抗精神的共存体。而且对于爱情,她们都十分忠贞勇敢。
2.3外部因素
在《家》中,当鸣凤沉浸在对觉慧的爱中,并幻想能永远陪伴他时,冯乐山三天后要纳她为妾的消息彻底摧毁了她的幻想。冯乐山作为一个乡绅,是旧社会阶级秩序的基础——封建主义的忠实捍卫者。在旧社会秩序中,冯乐山属于压迫阶级,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庇护下,他毫无收敛地压迫着被压迫阶级。对他来说,平民的死都无足轻重,更不用说他们的心酸遭遇。可以说,他是当时社会中千万个恶棍的典型和缩影。
在《约婚夫妇》中,东·罗德里格也是当地的一个乡绅。在当地政府和西班牙统治者的庇护下,他恶行累累,就连当地的本堂神父堂·安迪宝都畏于他的淫威。尽管伦佐和露琪亚的婚礼一切就绪,但东·罗德里格还是毫无顾忌地派了两个打手去威胁堂·安迪宝,让他阻挠两个年轻人举办婚礼,从而彻底破坏了伦佐和露琪亚甜蜜的梦。
冯乐山和东·罗德里格都是所谓的统治阶级,他们肆意压迫着贫苦无辜的人民,毫不顾忌他们的疾苦。可以说,他们是两个彻头彻尾的恶霸。
鸣凤的恋人觉慧是高老太爷的孙子,但觉慧和他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爷爷不一样。在觉慧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贵族和平民没有差别。他倡导爱情自由、摒除落后封建的思想行为。而且,为了传播先进思想,觉慧还创办了自己的报刊。在小说的最后,觉慧最终宣布了他和整个家族的决裂,用行动和封建主义抗争到底。
露琪亚的未婚夫伦佐是一个织工,但面对东·罗德里格的压迫时,他没有屈服。首先,他策划了“意外婚礼”,未遂。之后,他又逃到了米兰,并在一场由面包涨价引起的骚动中,发表了一番抨击当权者的演讲,并因此被捕,但他又施计巧妙逃脱。之后,伦佐一直在努力寻求机会与露琪亚团聚,直到最终成功。
从上述分析可知,觉慧和伦佐都是聪明、机智又勇敢的年轻人。他们既有反抗精神,又有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勇气。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鸣凤和露琪亚有着众多相似点,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才是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关键。
3.鸣凤与露琪亚的不同点
3.1社会因素
《家》的社会背景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侵略的同时,也带了西方思想。从那时开始,民主、科学、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些思想所影响,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封建主义和旧社会的制度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推翻封建主义的革命层出不穷,直到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表面上,封建主义被废除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封建主义早已根深蒂固。像觉慧这样既受过教育又有勇气斗争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贫民和无知的百姓,包括鸣凤在内,依然是封建主义的奴隶。他们既没有力量又没有想法和封建主义做斗争。而以高老太爷和冯乐山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则是封建制度的受益者,因此他们拼尽全力捍卫封建主义。一妻多妾制、对妇女的歧视依旧存在。而且,鸣凤是一个丫鬟,在半封建的社会中,仆人几乎等同于地主的私有财产。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无法决定自身的命运。因此,高老太爷可以不问鸣凤的想法而把她送给别人。鸣凤在面对这个决定时,除了接受外别无他法。为了捍卫自己的贞洁,自杀是她唯一的选择。
和《家》的社会环境不同,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人民虽然也处在封建主义和外族侵略的双重压迫下,但在意大利却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即宗教势力。在一个绝大部分民众都是上帝信徒的社会中,宗教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约婚夫妇》所写,面对露琪亚的求助,克里斯多夫教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因为作为上帝的代表,教父是弱者的保护神。之后,在克里斯多夫教父的帮助下,露琪亚逃到了蒙扎修道院,因为当时修道院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地。之后,无名氏——一位极其有势力且冷血的乡绅,在接受东·罗德里格的请求后劫持了露琪亚。但很快他便后悔,并在费德里克主教的帮助下皈依天主教,放走露琪亚。因此,可以说“神性”在整部小说中贯穿始终,“上帝”在挽救露琪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露琪亚的社会地位很低,但她至少是个自由人。在面对东·罗德里格的迫害时,她可以逃跑。而且,她还有伦佐、母亲和神父的帮助。因此,对于露琪亚来说,没有必要选择自杀这么极端的方式。
3.2个人因素
面对高老太爷的逼迫,在鸣凤面前有两个选择:接受或自杀。如果鸣凤选择接受高老太爷的决定,她就可以苟活下去。但在活下去和贞洁两者之间,鸣凤选择了后者。因为在鸣凤的世界观中,贞洁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鸣凤宁愿死都不愿失贞于冯乐山。
露琪亚的态度有所不同。在被劫持到一个旅馆后,露琪亚被巨大的恐惧包围着,于是她发愿把贞洁献给上帝换取上帝的拯救。在极端绝望的环境中,露琪亚都没有自杀的念头,因为自杀对于天主教徒来说是一项深重的罪孽。对于露琪亚来说,通过把贞洁献于上帝来换取他的庇佑,比自杀更可取。
3.3外部因素
首先,鸣凤的悲剧是由两个人造成的:冯乐山和高老太爷。鸣凤死后,另一个丫鬟婉儿被迫代替鸣凤去做了冯乐山的小妾。由此可见只要冯乐山活着,鸣凤的死就是必然的。而作为冯乐山帮凶的高老太爷则是封建主义的忠实捍卫者,他至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巧合的是,露琪亚遭遇的主要施恶者也有两个:东·罗德里格和无名氏。但随着瘟疫进入意大利,东·罗德里格染病死在了传染病医院。而无名氏作为东·罗德里格的帮凶,起初协助东·罗德里格劫持了露琪亚。但他很快就被露琪亚的善良所打动,并为自己的恶行感到后悔,最终皈依了天主教。为了弥补过错,他放走了露琪亚。因此,露琪亚的障碍都被移除了。
其次,鸣凤的恋人觉慧是高老太爷的第三个孙子,作为高公馆的后代,觉慧其实也是地主阶级的一员,但鸣凤却只是个丫鬟。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主人和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以说对来自不同的阶级的鸣凤和觉慧来说,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无果的,但伦佐却不同。他和露琪亚都是农民织工,他们的社会等级是相同的,换言之他们是平等的。尽管很贫穷,但他们可以自由地恋爱。
此外,两位男主角对两位女主角爱的程度也不同。当鸣凤因为觉慧的缘故被责骂时,他很想出来说几句话替鸣凤辩护,然而最终他还是决定不作声地站在一旁,装作与自己毫不相干。鸣凤死后,觉慧上课时也有些心不在焉,但是,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却决定放弃鸣凤。尽管觉慧爱鸣凤,但在他的心里,鸣凤并非处于第一位,他对家庭的和礼教的顾虑让他无法放弃一切全身心去爱鸣凤。然而伦佐却全心全意地爱着露琪亚。当得知堂·安迪宝因为东·罗德里格的威胁而拒绝为他和露琪亚举行婚礼时,伦佐生气到产生了杀掉东·罗德里格的念头。这一极端暴力的想法体现了伦佐对露琪亚爱之深切。之后在逃亡的过程中,伦佐从来没有忘记过露琪亚,和露琪亚团聚几乎是支撑他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念。刚从瘟疫中痊愈,他就用心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当他刚觉得有出远门的精力时,便开始着手准备,并最终在传染病医院找到了露琪亚。这些行为表明伦佐用生命爱着露琪亚。
再次,两位女主人公在身陷险境时求助的对象也很不同。鸣凤先后向两个人求助过:周氏和觉慧。但周氏表示老爷的决定她无力改变。同时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她并不同情仆人鸣凤的遭遇,周氏没有向鸣凤伸出援手。作为鸣凤的恋人、并曾经允诺过要娶鸣凤的觉慧,应该是唯一有可能帮助鸣凤的人。可是鸣凤去找他时,却被他打发走了。这再次表明,觉慧对鸣凤的爱并没有那么深。可以说,鸣凤是孤立无援的。露琪亚的处境要比鸣凤的好很多。最初,克里斯多夫教父为了帮助露琪亚,特意找东·罗德里格试图说服他放弃对露琪亚的邪念。逃到蒙扎修道院后,露琪亚得到了门卫教父和吉尔古德“太太”的帮助。之后,露琪亚被无名氏劫持,但很快他便后悔,并在费德里克红衣主教的帮助下变成了一个愿意保护露琪亚的善人。瘟疫期间,在传染病医院里,露琪亚结识了一位把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的女士,并赠予了她一大笔财产。此外,伦佐和露琪亚的母亲一直都在帮助露琪亚。所以说,露琪亚很幸运,因为在她周围时刻都有愿意帮助她的人。
4.结语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鸣凤和露琪亚之间存在众多相同点,但她们的不同点也十分显著。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点可以看出,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鸣凤和露琪亚命运的不同。但真正决定她们命运的根本性因素是社会因素,因为无论是个人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很明显地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Manzoni,A. I Promessi Sposi [M].Angelo Marchese,1985.
[2]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王涛.论鸣凤之死是一种必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4):129-130.
[4][意]亚历山达罗·曼佐尼,著.张世华,译.约婚夫妇[M].张世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