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选后的政党格局及政治生态

2015-09-10 07:22周志伟
当代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民主党席尔瓦维斯

周志伟

2014年10月26日,凭借着3.28%的微弱优势,巴西现任总统、劳工党候选人罗塞芙战胜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阿埃西奥·内维斯(Aécio Neves),成功获得连任,实现了自2002年以来劳工党对社会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的“四连胜”。但是,胜利的背后却掩盖不了劳工党日益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本次大选成为巴西再民主化以来选情最为胶着的一次。回顾2002年以来的四届总统选举,劳工党的票选优势从2002年的22个百分点下跌至三个百分点,巨大的反差清晰地反映出巴西当前政党格局的变化以及政治生态的复杂态势。

如何认识“毫厘之间”

的大选结果

2014年年初至8月中旬,在总统选举的民调预测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劳工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罗塞芙,社会民主党候选人内维斯和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坎波斯。受到国内经济放缓、民众抗议、劳工党腐败频发等因素影响,自2013年6月巴西爆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以来,罗塞芙的民调支持率一直徘徊在低位。内维斯和坎波斯则是巴西政坛“少壮派”代表,政治形象和政策主张贴近选民“求变”的心态。前者是在野党社会民主党为打破劳工党“政权垄断”而着力推选的候选人,后者则是近年来强势崛起的社会党寻求打破劳工党和社会民主党在巴西政坛中“两党独大”的战略尝试。虽然两位“少壮派”候选人由于在地方执政的优异表现均获得较高的民意支持,但由于在全国范围内缺乏足够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其在选举初期的民调远不及罗塞芙。

8月13日,坎波斯在竞选活动中意外坠机身亡,打破了本届总统选举的原本走势。坎波斯逝世后,社会党改由原副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席尔瓦替补参选。席尔瓦曾作为绿党候选人参选2010年总统选举并在首轮投票中获得19.4%的支持率,一举成为巴西政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席尔瓦宣布替补坎波斯参选总统后的首次民调中,她便以28.2%的支持率超越内维斯(16%)升至第二位,仅以6%的差距落后于罗塞芙。进入9月份,席尔瓦的支持率持续攀升,与罗塞芙的差距基本保持在两个百分点上下。“席尔瓦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席尔瓦环保主义和福音教派的个人标签具有较强的号召力,拥有稳固的票仓;第二,其继承了坎波斯的政治遗产,尤其在坎波斯曾经主政的伯南布哥州获得大量选票;第三,席尔瓦提出的“新政策”和“打破两党独大局面”的口号贴近一部分选民的心态。面对席尔瓦的强势崛起,罗塞芙和内维斯的竞选策略因势调整,由最初的“两党对攻”调整为“夹击席尔瓦”。

在“左右夹击”的攻势下,席尔瓦对内维斯的优势在选战的冲刺阶段逐渐萎缩。在首轮投票结果中,罗塞芙和内维斯以41.59%和33.55%分居前两位,而席尔瓦则以21.32%的支持率止步首轮。席尔瓦的出局不仅使劳工党和社会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的“两党对决”局面继续延续,并且也再次证明,在缺乏强有力政党及政党联盟支持的前提下,“局外人”仅靠个人魅力和口号在多党制的巴西难以实现“第三条道路”的突破。

第二轮选举延续了过去20年来劳工党和社会民主党“两党竞选”的套路。罗塞芙和内维斯都将矛头选定在经济和腐败两大议题上。最终,罗塞芙仅以3.28%的优势(346万票)击败内维斯。对于选民人数超过1.4亿的巴西来说,如此差距可谓是“毫厘之间”。

怎样理解如此微弱的差距?从竞选纲领来看,罗塞芙和内维斯的政策主张区别不大,两党均有稳固票源。因此,细微票差体现在中间选民(也就是席尔瓦的支持者,且大多数为中产阶级)对两党及其执政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上的差异。社会民主党执政时期,巴西经济面临着诸如高通胀、低增长、高失业等一系列问题,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而在过去的12年间,劳工党通过一揽子扶贫政策使4000万人脱贫,近3000万进入中产阶级。与此同时,贫困率从2003年的35.7%降至2012年的15.9%,赤贫率更从15%降至3.5%。尽管罗塞芙任内经济乏力,但年增就业数量达179万,失业率维持低位。总体来看,在劳工党执政期间,中下层民众是受益最多的群体。不可否认,由于劳工党频发的腐败案、罗塞芙任内经济的不景气、选民“求变”心态以及席尔瓦支持内维斯等因素,内维斯在中间选票的再分配中稍占优势,但尚不足以弥补首轮中的选票差距。绝大多数选民期待“变革”,但多数更倾向有保障的“变革”,而非存在未知成本和风险的“变革”。

大选后的政党格局

2014年巴西总统选举基本反映出了巴西现有政治生态,即两个传统大党力量进一步均势,部分中小党派实力虽增强但尚不足以挑战传统政党格局;强势“局外人”虽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但在巴西多党制的体系下难有作为。事实上,这种政党格局在与总统选举同时进行的州长、议会选举中也基本得到体现。

从2014年州长选举来看,劳工党和社会民主党各赢得五个州长。与2010年地方选举结果相比,在野的社会民主党丢掉了三个州,但其在选民最多、经济最强的圣保罗州实现“蝉联”。而对于劳工党而言,2014年地方选举的最大突破便是在米纳斯吉拉斯州(选民人数第二、经济实力第三)获胜。在2010年地方选举中,社会党曾一度赢得六个州长,但本次仅在三个州获胜,不过,其州长数量和辖区选民数仍位居第四位,依然保持着巴西政党格局中的“第三股力量”。从获选的27位州长的立场及其所属党派来看,支持罗塞芙的州长数量达到了17位,这也为四年后劳工党的参选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政治环境。

议会选举方面,劳工党在众议院的席位虽较上次减少18个席位,但凭借着70个席位依然保持众议院第一大党的地位,民主运动党和社会民主党则以66席和54席分居第二和第三位。从政党结盟情况来看,支持罗塞芙的约为304席,占众议院总席位(513席)的59%。参议院席位分布情况变化不大,民主运动党、劳工党和社会民主党分别以19席、13席和10席分居前三位,其中社会民主党的席位较前减少三个。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党凭借七个席位升至参议院第四大党。从党派联盟情况分析,支持罗塞芙的参议院席位约为52个,约占总席位(81席)的64%。从理论上看,罗塞芙在议会中的难度不大,但由于在执政联盟内部仍存在分歧,并且这种分歧很有可能因罗塞芙新政府内阁席位分配之争而加剧。因此,获得连任的罗塞芙在议会也并非“一片坦途”。

罗塞芙新任期的执政挑战

2014年选举结果不仅体现了巴西政治生态的日益复杂化,而且也预示了罗塞芙在新任期内的执政难度。具体而言,罗塞芙在未来四年将面临政权稳固、经济增速回升、提升民众信任度等执政挑战。

尽管赢得了连任,罗塞芙在新任期的首要任务将是保持政权的稳定。首先,在选举中备受关注的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仍在持续发酵。该公司大批高管及执政联盟部分政要受到了行贿、受贿、洗钱等罪名指控。公众除对巴西石油公司进行指责外,将更多的矛头转向对罗塞芙管理能力的质疑,劳工党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加之,内阁预算委员会的财政调整方案违背了巴西“财政责任法”的规定,在总统选举中败选的社会民主党正试图推动对罗塞芙的弹劾案。尽管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处优势,但罗塞芙政权稳定性仍面临挑战,并且这种风险有可能会因执政联盟内部分歧以及民众不满情绪而升级。其次,执政联盟内部协调难度增大。当前,执政联盟共包括九个党派,如何分配新政府内阁席位将是罗塞芙能否整合盟党的首要挑战,内阁席位(尤其是重权部委)之争在罗塞芙首个任期内就已经体现得比较明显。在本次大选中“另立山头”的社会党便存在内阁资源争斗的因素。社会党脱离后,作为最大盟党的民主运动党不仅将要求更多的内阁资源,甚至将在某些重权部门挑战劳工党的主导地位。再次,在首个任期内,罗塞芙的技术官僚背景和强硬作风在政府内阁中颇受争议,甚至在劳工党内部存在不满情绪。因此,调整执政风格并强化执政联盟内部协调将是罗塞芙未来任期内巩固执政联盟团结的重要思路。事实上,这三个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如不能强化执政联盟内部的整合,在野党造势的环境将会更加宽松;反过来,它也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执政联盟内部分歧。

经济增长低迷使罗塞芙在2014年总统选举中备受诟病,因此,如何促使经济回归适中增长将是罗塞芙在第二任期的重中之重。在竞选纲领中,罗塞芙提出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坚决控制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强劲且可持续增长”等三大目标,明确了通过“提高投资率”、“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巴西要走出经济低迷的局面尚存在较大难度。首先,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在过去的五年间一直扮演着支撑巴西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受通货膨胀上升、利率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逐渐萎缩。由于新兴经济体总体低迷,外部需求对巴西经济的刺激程度尚不明了,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其次,从投资来看,在短期内也很难有改观。在大选获胜后,为防止通货膨胀失控,罗塞芙延续了“加息平抑通胀”的做法,使基准利率回升至11.25%。根据市场预测,2015年仍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利率的上升将对巴西原本就不高的投资率形成新的制约。尽管罗塞芙在竞选纲领中强调“公私合作”的投资模式,但受制于国内投资环境,私人投资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对公共投资的有效补充。另外,随着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外资的流入也有可能同样面临萎缩的局面,而国际市场利率的上升将进一步“恶化”巴西国际融资条件。对于国内融资成本较高的巴西来说,投资率的提高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从短期来看,巴西经济形势很难走出“滞涨”的局面。

同时,社会结构转型为罗塞芙执政提出了新的挑战。自2002年劳工党执政以来,巴西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社会结构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中产阶级占比已经超过了50%。在这种新局面下,多数民众的需求从十年前的现金扶贫转变为对公共服务的更高要求。并且,从中产阶级构成来看,新晋升的中产阶级由于家庭收入超过现金扶贫的标准,不仅失去了社会救助金,而且由于经济不景气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他们甚至面临重新“返贫”的风险。而对于老中产阶级而言,中产阶级的壮大则意味着有限的公共产品受到抢占和挤压,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同样对公共服务的质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增长低迷的前提下,社会民众需求的多样化构成了对罗塞芙政府执政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罗塞芙需要通过持续的现金扶贫来巩固中下层民众的“票仓”;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大社会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尽可能多地稳固中产阶级对劳工党执政的支持。这样,巴西社会支出项目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社会政策成本也因此增加。毫无疑问,财政收支趋紧使得巴西政府在社会项目的政策空间受到制约,劳工党在社会政策领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因此,能否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否实现社会政策的适时转型?这是关系到劳工党未来政治前途的两大问题。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经济增长回暖尚不足以确保劳工党执政的稳固,而社会政策成功转型才是强化其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

总体来看,劳工党执政12年来的政绩帮助罗塞芙总统赢得连任,但总统选举结果的微弱差距也反映出了劳工党在本党自身建设和政府执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由此,巴西政党格局和政治生态产生了联动效应,政党力量消长不仅体现在劳工党与社会民主党逐渐趋于均势,而且也助推了中小政党的成长。政治生态的复杂化一方面增加了罗塞芙在第二任期的执政难度,另一方面也给劳工党延续执政提出了挑战。未来四年,罗塞芙总统将面临政权稳固、经济增速回升、提升民众信任度等执政挑战,如应对得当,劳工党有可能扭转民意走低的颓势,反之,罗塞芙总统和劳工党则均将面临更大的信任危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苏童)

猜你喜欢
社会民主党席尔瓦维斯
“第一绿色福利国家”是怎样炼成的
三个最奇怪的词
求同存异与国家利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社会民主党的关系
德国左翼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查韦斯骂哥伦比亚防长“弱智”
调侃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