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娅
当前,中亚地区正处于深度变化的周期性战略节点,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控、不可测因素明显增多。这些不同因素相互叠加、交互作用,使中亚形势发展变化处于一个关键期。作为中国的战略周边,中亚地区正在发生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安全与稳定,更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生深远影响。
总统权力何去何从?
经过二十多年探索实践,中亚国家总统威权体制不断巩固和加强,地区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但这种体制也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出现一系列“强人政治综合症”。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错综复杂变化,“阿拉伯之春”、乌克兰危机等多场“颜色革命”在中亚周边上演,中亚各国面临最为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风险。为适应内外环境发展变化并掌握政治主动,中亚各国总统正主动改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政权建设。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先后通过法案,缩短总统任期,通过高层精英轮替不断历练可能的“接班人”,有序推进政权建设,积极破解最高权力接续问题。
近期,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政府机构实行大部制改革,将原有的17部、9署和54个委员会大幅缩减为12部和近30个委员会。另外还进行了几轮较为明显的人事变动,重点调整总理、副总理以及主管经济部门的领导人。同时,制定和落实国家反腐败规划,以抓捕前总理阿赫梅托夫为标志掀起一轮反腐旋风,有效整肃国内权力体系。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在2013年高票连任后,改组总统办公厅建制,专设总统助理办公室,通过人事调整加强垂直领导体系的构建。2013年至今,塔政府约60%的官员已被更换,其中包括总理、副总理在内的13名部长级以上高官,很多地方大员也在调整之列。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为提高执政威望,注重搭建国内民主架构,于2013年宣布暂停民主党党籍后,不断推动国内多党化进程。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则以2014年议会选举和2015年总统大选为契机,积极培育国内政党政治文化,拟于2015年实施宪法修正案,加快完善权力运行体系。吉尔吉斯斯坦虽实行议会总统制,但总统阿塔姆巴耶夫仍掌握较大权力。通过自己掌控的社民党加强控局能力,尤其是在其斡旋下成功化解2014年4月出现的执政联盟瓦解危机。同时,为缓解国内各派对其觊觎更多权力的担忧,阿塔姆巴耶夫在多个场合宣布不寻求修宪连任(根据吉2010年通过的议会制宪法,总统不可连选连任,任期为六年),议会内各党派均表示将继续推进议会总统制政体发展。目前看,总统、议会和政府三方逐渐认同权力共享、国家共治的理念。
当前,这种政治权力的可控切换总体上是在总统威权体制前提下的小幅改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中亚各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是疑问。2015年吉、塔议会选举、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大选将是中亚政治发展中的重要看点。中亚各国能否实现强人政治的有序转型,总统权力如何规范,政治运转如何走向民主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政党作用发挥几何?
长期以来,中亚各国政党政治发展相对缓慢,政党作用发挥有限。但近年来,政党在各国政治中的分量处于上升状态,多党议会已成为中亚五国权力体系的“标配”。尤其是吉于2010年改行议会制以来,吉政党进一步活跃,目前合法登记政党数量将近200个,政党政治成为国家政治运转的核心。此前,政党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的土库曼斯坦也加速向多党制迈进,近两年先后成立工业家、企业家党和农业党。2014年初,土新一届议会首次囊括两党力量,而且还将工、青、妇等社会力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乌兹别克斯坦则探索出了四党平衡发展的多党制道路。2014年1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继续上演四党平衡博弈。根据推进政治现代化的宪法修正案,乌国内依托议会多数党组建政府的运作方式将首次付诸实践。各国向多党政治体系转变的首要目的是以政治多样化保障当局稳固执政,使政治运行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与此同时,总统党或政权党仍是中亚各国最活跃的政治力量,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各国政治白手套的作用。2013年哈“祖国之光”党推出党主席纳扎尔巴耶夫执政理念为核心的新版政治学说,强力打造纳扎尔巴耶夫主义的精神内核。近期,在谋划国家2050战略、反腐战略规划以及“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中,“祖国之光”党被总统赋予重要的决策和施政地位。塔人民民主党为2013年拉赫蒙总统成功连任立下汗马功劳。在总统大选后,大批人民民主党干部被提拔进入政府机关。为筹备2015年3月举行的议会大选,兼任党主席的拉赫蒙总统亲自出席人民民主党十三大,指示人民民主党要在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多元化、推动公民社会建设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即使政党力量最为分散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塔姆巴耶夫仍在背后控制社民党。该党不仅控制着议会和政府的许多关键部门,而且在地方政府和议会中也逐渐占据优势。社民党成为总统战略意志的主要贯彻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领跑作用。
经济如何保持向上态势?
近年来,从整个独联体地区来说,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可谓一枝独秀。2013年,中亚五国经济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哈全年GDP超过2200亿美元,超过乌克兰成为独联体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更是以1.3万美元跃居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他四国也毫不逊色,平均增速超过7%。2014年上半年,中亚两个大国哈和乌经济增速分别为3.7%和8.3%。前三季度天然气大国土库曼斯坦增速达10.3%,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中亚各国正在积极制定和推进国家振兴发展战略。哈萨克斯坦总统在2012年底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提出国家2050战略构想,近两年将实施这一战略上升为国家中心任务,相继出台战略实施路线图和分阶段、分领域的具体规划,力争在2050年前进入世界发达国家30强之列。2014年11月,哈总统宣布启动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全面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吉尔吉斯斯坦在2013年初发布《2013—2017年国家稳定发展战略》,计划五年内启动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2014年4月,吉总理奥托尔巴耶夫组建新政府,提出集中建设七条战略性国际交通走廊,大力吸引外资投入战略设施重点确定的76个项目,获得较大成效。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在加紧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地区国家融入欧亚一体化和互联互通进程的步伐也在加快。2013年底,乌兹别克斯坦正式批准加入《独联体自贸区协定》。2014年12月,乌俄总统会晤后,两国宣布启动乌兹别克斯坦加入独联体自贸区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双边磋商机制。哈萨克斯坦是当前欧亚一体化的重要旗手,在各种双边和多边场合内积极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摇旗呐喊。2014年5月,吉尔吉斯斯坦在欧亚经济委员会阿斯塔纳会议上签署加入欧亚一体化的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入盟进程。12月,吉议会批准加入关税同盟的八项法律草案,基本扫除了入盟的法律障碍。此外,中亚地区长期以来互联互通建设滞后的局面也在逐渐改观。2014年10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问土库曼斯坦时,双方宣布启动实施“乌—土—伊朗—阿曼”国际交通运输走廊项目。12月,“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国际铁路走廊项目全线开通。
但必须看到,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俄罗斯经济受制裁而出现衰退,以及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下行的压力下,中亚各国相对单一的经济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从2014年下半年看,中亚国家经济增速已出现放缓苗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14年中亚国家经济增速相比2013年将出现两个百分点的下降。2014年中亚五国货币贬值幅度平均超过10%,哈货币坚戈贬值超过20%,并有跟随俄罗斯卢布进一步贬值的趋势。进入2014年四季度,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暴跌,哈、土为代表的能源经济遭受冲击,财政收入急剧下降,其国内投资和民生项目支出捉襟见肘,两国总统已多次呼吁国际社会稳定油气资源价格。此外,塔、吉两国依靠外援和侨汇度日的状态仍未改变,尤其是近阶段卢布持续贬值,导致两国侨汇收入锐减。据统计,仅2014年11月塔从俄获得侨汇收入同比降幅超30%。两国的外贸形势也进一步严峻,2014年上半年塔贸易逆差接近20亿美元,前三季度吉贸易逆差近30亿美元,大大高于2013年同期水平。1—9月塔主要出口产品电解铝产量下降20%,出口量更是下降40%。吉塔外债高企现象显现。据估计,吉2014年底的外债余额将达37亿美元,超过国际标准警戒线。在国际和地区主要大国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外部资金流入吉、塔的数量剧减,外援难以为继,能源和交通瓶颈无法破解,经济内生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总体看,金融危机以来,中亚各国均深刻认识到创新发展和调整发展模式的迫切必要性,都在强调实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融入一体化进程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着手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体制改革,积极推动非资源领域建设,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但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中亚各国经济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依旧。当前,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犹如处在一个陡坡之上,如能克服地缘政治经济风险,顺利跨越这个阶段,平稳实现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如若跨不过去,极有可能陷入政治经济交相影响的困境之中。
地区如何走出安全困境?
当前,中亚地区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缺乏信任感。哈强势崛起,经济总量约占地区的70%,老大地位无可撼动。地区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引发其他地区国家的警惕,尤其是传统地区大国乌兹别克斯坦,仍在试图与哈争夺地区主导权。此外,中亚各国围绕边界、跨界水资源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近两年,乌塔、塔吉、乌吉围绕边界问题的冲突不断。围绕罗贡水电站的修建,乌塔关系长期陷入僵局。
中亚地区所面临的安全压力也不断上升。乌伊运、哈里发战士、伊斯兰圣战联盟、伊斯兰解放党等恐怖组织和极端势力在中亚地区持续保持活跃态势。在美军和北约部队基本撤离阿富汗的背景下,中亚地区尤其是与阿富汗交界的南部地区面临更严峻的安全形势。近五年来,哈以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罪起诉超过300多人。伊斯兰解放党在吉南部青年和妇女中积极招募成员,势力逐渐壮大。2014年上半年塔境内破获五起恐怖袭击阴谋,逮捕49名恐怖和极端组织成员。2012年7月和2014年5月,塔南部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首府霍罗格两次发生局势动荡,背后均有恐毒势力暗中策划的影子。此外,乌克兰问题等地缘政治风险对地区各国社会产生冲击,各国内外反对派势力蠢蠢欲动。作为“颜色革命”的多发地带,中亚地区容易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外部力量谁主沉浮?
俄罗斯持续加大对中亚地区的经营力度。俄总统普京有意迎合哈萨克斯坦日益增长的大国心态,继续推动哈在欧亚一体化进程中积极发声,尤其是2013年专门邀请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出席在俄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自2012年签署《2013—2015年共同行动计划》以来,俄哈合作进一步强化。2013年3月,两国就建立统一防控体系达成协议,11月两国元首会晤时正式签署《21世纪睦邻友好同盟条约》。除继续保持对哈拉拢态势之外,俄也在有意识地做塔、吉、乌等国的工作。俄继续在塔水电站建设、提供武器装备、便利劳务移民入境等方面给予协助,俄还允诺与塔一起守护塔阿边界,将俄驻塔军队增加至2万人。俄总统普京公开支持吉总统提出的“俄—哈—吉—塔”铁路项目。作为关闭美马纳斯军事基地的回报,俄表示向吉提供10亿美元军事援助,免除其能源税和近5亿美元外债。2014年5月,在俄的推动下,吉签署启动加入欧亚联盟的协议。11月,俄吉宣布成立总额为5亿美元的发展基金。12月,俄总统普京在乌即将举行议会选举前夕到访乌兹别克斯坦,明确表态支持乌政治发展进程。同时,俄宣布免除乌8.6亿美元外债,俄乌双方还就加强农业、安全等领域合作达成共识。
美在中亚的战略出现调试迹象。2014年底,美军和北约部队基本撤离阿富汗,美军正式关闭吉境内马纳斯军事基地,美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出现暂时真空。美欧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激烈对抗,客观上也导致其对中亚的关注度下降。近期,美欧各国对中亚地区的援助呈下降趋势。比如2013年美对塔援助占比超过一半,但2014年上半年则不足10%。从一些迹象看,美“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可能上升为其推进中亚战略的首要载体。2013年,美成功推动塔加入世贸组织,还相继促成有关国家签署吉—塔—阿跨境贸易协定以及乌—阿、土—阿双边贸易和过境协议,不遗余力加大对中亚—阿富汗公路、铁路和地区能源项目的投资,全力推进建设“土—阿—巴—印”天然气管道(即TAPI项目)和“吉—塔—阿—巴”输变电(即CASA-1000项目)等大型工程。2013年12月,美宣布对CASA-1000项目投资1500万美元。2014年1月,美助理国务卿比斯瓦尔访问土库曼斯坦,重要目的就是保障TAPI项目的气源供应。
从近两年中亚地区外交走向看,俄、美等大国力量积极推动中亚各国选边站队,部分中亚国家靠俄态势有所显现。哈有意推进自身的强国外交战略,注重塑造自身的国际形象,但在欧亚地区发挥影响力仍需俄的幕后支持。2014年初,哈出台的《2020年前外交政策构想》指出,将在哈俄《21世纪睦邻友好同盟条约》基础上优先发展对俄全方位合作,视俄为哈实现地区大国战略的外交支柱之一。与此同时,吉关闭马纳斯基地并积极谋求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乌俄关系进一步回暖以及塔引俄戍边,均是中亚国家做出外交选择的重要信号。这种转向也将引发美欧对各自中亚政策进行反思,美欧不可能轻易放弃在中亚的战略存在。下一步,美西方向中亚各国有可能伸出新的橄榄枝予以引导,或伺机策动“颜色革命”,扳回失去的阵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否成为中国深化与
中亚战略合作的新航标?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时首度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为新时期运营好中国与中亚地区整体性战略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一年多以来,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以及俄经济因制裁受重挫的大背景下,中亚各国愈发意识到中国是他们最现实和最可靠的战略伙伴,向中国看的态势越发明显。总体看,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各领域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双方打造升级版战略伙伴关系的进程加速推进。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土、哈、乌、吉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又访问了塔。通过这次全覆盖式的访问,中国与中亚各国就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达成广泛共识。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成功访哈,中国与中亚国家首个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步入正轨。此外,中国与中亚各国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等多边平台也开展着密切沟通。中亚各国政要来华访问越来越多,尤其是中亚五国总统2014年纷纷访华,塔、乌两国总统更是两度来华,足见各国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性。在会晤会谈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话题,各方均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五国各自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意图十分明显。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宣布建立400亿美元“丝路基金”,旋即在中亚各国引发热议。下一阶段,中国与中亚各国能否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主动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在各领域全面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东欧中亚局)
(责任编辑:刘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