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英
摘 要: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除学生的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智力等认识因素外,还受着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强烈影响,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益,因此,数学教学在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中,只有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又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非智力因素 培养策略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不能完全决定他的学业成就,学业成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在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诱因。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之”就是“兴趣”。可见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绪的志趣活动,它使人集中精力获得并创造性地完成研究活动。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休止的“应试”与“题海战”,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难、繁、枯燥乏味。不少学生因此丧失学数学的信心,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急剧下降。因而,数学教师应始终把激发、维持、催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放在突出位置。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提问。同时,教师伴以和蔼的表情,期盼的眼神,关爱的语气,顿挫的语调,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这样,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
2.情境引入唤起学生求知欲
在引入课时,可创设情境引入,如讲“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课时,以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出发,统计班级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将学生喜爱吃的水果,统计并填在统计表里,让学生观察:“哪种水果最受欢迎?”“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更直观地体现这个信息?”从而引入条形统计图制作的内容。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可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美学欣赏
数学教师应做发现数学美的使者,并充分利用数学的审美因素,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严谨“冷漠”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美育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4.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老师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尊重、关心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热情鼓励,进而激发、诱导其发愤学习。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乐于跟他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流,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些学生在解题时不认真分析思考,而是大致地看一遍后,就想这道题在哪里见过、老师怎样讲的等问题,如果确实是陈题,就会条件反射地做好;如果是没有见过的,则显得束手无策,以至于出现基础题因为没有见过不敢去想而丢分,高档题因是陈题而得分的怪现象。
针对学生自信心不高的弱点,我总是采取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从不对学生说“你真笨,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一类伤害学习自尊心的话,总是用“好”“很好”“错了没关系”等话鼓励学生。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从不直接帮学生解题给出答案,而是采取平等的立场与学生共同讨论、进行启发、提问或给予某些暗示,往往和学生讨论几次后,学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时上课时有意制造一些陷阱让学生指出来,使学生感到:“我还行,这个问题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發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利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小学生思想不稳定,注意力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独立完成作业虽是长期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自控力。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
一些学生数学学习不好,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差依赖性强,被动学习,学不得法,学习习惯差。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目标,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勤于思考,适当作好笔记,及时复习,善于积累,系统小结;学会分析学习中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逐渐从学会转化成为会学。譬如,在解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规范解题的习惯,以及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总之,教师“不要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垒实学习创新的根基。
总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在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教学倘能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出发,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以提高概括力为基础,以教学思想方法训练为主线,以培养逻辑思维为重点,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将数学教学与思想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的始终,这样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