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带一路输出智慧城市

2015-09-10 07:22吴维海
经济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一带智慧

吴维海

国内近两年关于智慧城市的谈论明显多了起来,但是一些公众可能并不清楚如何界定智慧城市。以我的工作经验看,通过产业、城市管理和老百姓的感受可以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城市类型——智慧城市与传统城市。

传统城市以高耗能、低回报为主,产业集中在粗放生产领域,城市管理不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都比较差,老百姓所享受的服务也与令人满意有一些距离。但是智慧城市不同,它更关注低碳、智能化和综合技术的应用,不同城市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非常及时到位,工作关系融洽,老百姓也能体会到更加便捷、高质量的医疗、购物等生活服务体验。

我从2012年开始研究智慧城市以及相关课题,但是至今国内真正做得好的案例却没几个。一些试点城市只是停留在信息互动阶段,有些甚至连信息的互联互通都没做好。不少地方政府只是希望借助智慧城市的噱头来争取资源或者吸引投资,将智慧城市看作互联网或信息化城市的附带结果,并没有把它与产业联系在一起,也没有考虑人的因素。而这并非打造智慧城市的初衷。

当我们谈智慧城市,我们需要将产业、城市和人联系起来,也需要将城市与城市联系起来,这种互通有无才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此外,推广智慧城市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去做。

西方国家和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一样。在他们看来,公交上使用的一卡通都可以算是智慧城市的体现,但是国内智慧城市主要靠政府主导,采取全覆盖的顶层设计模式。当然,到底哪一种更符合智慧城市的本质目前还存有争议。可是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在国内推广还是智慧城市概念的出口,我们都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传播带有智慧城市因素的产品来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推广互联网技术,或者把城市管理中与智慧城市关联的模式传播出去。我认为,城市借助科技提高自身档次也是升级为智慧城市的一种方式。以上模式,都比一下子移植过来更容易接受,不然速度太快了其他方面反而容易跟不上。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发展现在正面对“一带一路”这个窗口时机。我们可以在自己发展智慧城市的同时带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来发展。但是上述沿线国家可能从经济水平、管理模式和开放程度甚至人才发展上都没有太多优势,如果采用整体“一锅端”的模式,一股脑抛给别人,可能这些国家也难以接受。可是,如果我们通过输出带有智慧城市因素的产品来推广,就能够避免一次性高额投入的烦恼。中国可以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与产品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到国际市场,这本身就是信息技术的分享与交流,也是智慧城市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实践。

(本刊记者寇佳丽采写)

猜你喜欢
一带智慧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连起健康之路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