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教子 注重心理培养和人格塑造

2015-09-10 07:22胡一峰
中华家教 2015年8期
关键词:梅葆玖艺术大师身段

胡一峰

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对子女的教育注重心理培养和人格塑造。梅家的子女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了成绩,最小的儿子梅葆玖,传承了父亲衣钵。独具特色的梅氏家教,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思考和借鉴的佳话。

在民国时期,有三样东西老百姓有口皆碑:同仁堂、孙中山、梅兰芳。但梅兰芳从不以“大师”自居,更不希望子女顶着“大师”之子的帽子,躺在长辈的成就之上,甚至为长辈的声名所累。相反,他尊重不同的艺术流派,主张孩子转益多师,广泛学习。

他的子女中,唯一从小就投身京剧艺术的是梅葆玖。梅葆玖十几岁正式登台,曾多次与父亲同台演出。但梅兰芳并不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复制品”。1950年10月,梅兰芳和梅葆玖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金山寺》和《断桥》,父子俩分饰白蛇与青蛇。这两出戏,梅葆玖分别是向陶玉芝和朱传茗两位老师学的,身段与梅兰芳稍有不同。当时,有人建议梅葆玖按照父亲的路子演。但梅兰芳却对他说:“你做你的,别犹豫。师傅怎么教,你就怎么做。临时变动,你也没有那种火候,那可能不保险。”

梅葆玖后来回忆说:“这时父亲对我的要求是多学、多演。这个阶段,不管老师教什么戏,教得怎样,父亲从不干涉,从不给我改动一个字。如果说我今天还能够在舞台上唱念做表比较自如,主要是得益于那么多好老师给我打下的基础功。”

梅兰芳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他自己也说:“我的性格,不适宜表演玩笑、泼辣一派的戏。”不仅是表演,生活中也是一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总是端庄大方、处变不惊。这种风格也体现在梅兰芳的“育儿经”中。

教育子女时,梅兰芳善于用劝导代替责骂,通过言传身教,使子女从小就明白事理。梅葆琛回忆:“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始终是很和蔼、很稳重,但有时很严肃,他从不会因为子女教育而发脾气,永远是以理服人,婉言开导。”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学校教育走下坡路,一些纨绔子弟不思进取,生活腐化。梅兰芳生怕孩子们沾染上坏习惯,就把几个孩子留在香港,鼓励他们温习功课。最终,孩子们都考上了比较进步的岭南中学就读。

梅葆玖回忆,父亲对他的要求,有时候比一般的学生或演员更加严格。不过,严格得很有艺术,循循善诱、启人自觉。“如果一个动作来不好,他会从几个角度来启发你,然后让你私下再去琢磨,去练。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练一个动作,怕搞得你挺紧张”。

当孩子在公众面前犯错时,梅兰芳也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顾忌孩子在公众面前的“面子”,但与此同时,他会认真地指出错误之所在,并帮助孩子去改正。梅葆玖记得,他幼时和父亲同台演出,有时他在舞台上偶尔错了身段,为了不让观众看出来,父亲当时会配合他一下。过后,父亲虽然不会为此而责骂他,但却会认真地给他重排一遍,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要注意哪一点,应该怎么样。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梅葆玖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也成为一代艺术大师,也使梅派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梅葆玖艺术大师身段
李建峰 钧瓷壶
打开
可以穿的名画
论古典舞中身段与水袖的交融并用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京剧大师梅葆玖病逝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巴勃罗·毕加索:不安分的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