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2015-09-10 07:22何晓正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趣味性新课改

何晓正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生物课教学对生物老师提出新要求。中学生物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不断创新,寻求适合当前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集中学生学习生物课的注意力,提高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生物课堂 新课改 趣味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从时间上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绝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上好每一堂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的课趣味盎然,深受学生欢迎;而有些教师的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听。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呢?笔者根据多年执教经验谈谈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高效的生态课堂氛围

所谓的生态高效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发展。过去,有些教师把自己当做演员,只管自己表演,而不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讲台上振振有词,手舞足蹈,而学生在下面很木然,很被动,没有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二、将课堂教学与大自然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只是自然现象的文字再现,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种自然知识硬性地放到课堂上解决,那么不仅是学生,即使是教师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比如,在讲解完全花的结构时,我们常以桃花为例,往往自己讲得天花乱坠,可是学生却不知所云。如果老师能够把这节课搬到室外,让学生一边观察,老师一边讲解,那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自然界才是学生真正的生物课堂。生物学知识,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生物现象的一种文字概括。生物学教师只有把生物课堂嫁接到大自然,才能使生物课堂变得真实而具体,充满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

当然,自然现象是具有季节性的,春华秋实,四季轮回,每一季节都各有特有的生物现象,而各地的气候又略有差异,所有这些常常造成教学内容与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不同步的现象,这就要求生物教师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季节同步。比如植物的无性生殖有扦插、嫁接、压条等方式,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是秋季,而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活动多在春季,那么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移到春季进行,教师示范,学生实践,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主动参与意识,保持长久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探索,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应该说生物大多数只是实在实验探究中学到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一个集能力、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看课本做探究实验,告诉学生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做的实验想法更丰富。我把后来他们做的实验结果作比较,要他们互相讨论,介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作品,品味成功的快乐。在参与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生物学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快感的过程,使学生和生物的距离拉近了,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学习生物,爱学习生物,这就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学生从开始对各种生物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生物,从而了解生物,完成生物学的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实践。

四、将课堂教学与谚语俗语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节课整个过程如果只有干巴巴的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贯穿始终,教学氛围肯定就显得沉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谚语和俗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谚语俗语是指那些具有哲理性的地方语言,它们是一些将某些现象、事实或规律用精练上口的词句加以描述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谚语俗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五、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创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取长补短,对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而又爱好生物的学生,可以组织生物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生物基础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开阔眼界,提高学生对生物这门科学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利用课余时间对某一实验的改进,还可以让初中生学习一些简单操作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学会如何嫁接、扦插,如何给果树人工授粉,当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时,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更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短暂兴趣发展为稳定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向高层次发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往往是短暂的,学生只是觉得“好玩”。此时教师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兴趣从“有趣”发展为“情趣”,使学生真正通过学习获得体验而对生物课学习产生兴趣。

(2)注意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以丰富的、广博的知识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机智、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注意了这一点,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总之,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切入点,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要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趣味性新课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