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加林的人生看小地方和大城市

2015-09-10 15:59刘稚亚
经济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加林路遥痛苦

刘稚亚

前段时间整理书架,翻出来一本破旧的《人生》,这是路遥于1982年载于《收获》杂志上的中篇小说。依稀记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不过小学三年级。当年我妈还是一位文艺女青年,案头上堆满了路遥、张爱玲和贾平凹的作品,实在腾不出地方再多放一本《白雪公主》。因被我缠着讲睡前故事烦得不行,她便用一本本小说打发我,顺便满足一下她自己的阅读欲。

我不知道这本书怎么就鱼龙混杂地跟随我到了北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其中的情节印象如此深刻:一个高中毕业留在村里当民办教师的农民孩子高加林被书记的儿子“走后门”顶替了教师职位,而不得不憋在农村暗自神伤。就在他快要认清现实,并开始和同村不识字的刘巧珍谈婚论嫁时,命运又安排他来到城市做了一名记者。

后面的情节现在看起来就变得很老套:在城里有了新欢,开始嫌弃旧爱,可是好景不长,风水轮流转,负心郎最后落了一个重归故里的下场。

高加林从什么时候开始嫌弃刘巧珍的呢?是他在城里工作后,巧珍来看他,跟他聊的不是“狗皮褥子比较暖和”,就是“猪生了几个仔”之类的小事时。对比和“新欢”黄亚萍谈论的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高加林觉得那才是他想要的远大抱负。我甚至还记得我妈当时猛地合上书,开始教育我,看看,这就是人生,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啊。对了,这次期中考试考了多少分?

不过,人生真的就是努力从一个小地方跳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吗?从农村到乡镇,从乡镇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北京,从北京到纽约。然后呢?你就会发现,比困在一个小地方更可怕的是逃脱一个小地方,因为逃脱以后,你饿了仍然要吃饭,渴了仍然要喝水,

看到帅哥美女仍然要情不

自禁上前搭讪,你的生理需求不会

因为到了一个更繁华的地方而发生任何变化。

如果你还是那个你,那你又怎么能保证不会重蹈自己过去生活的覆辙?

就像在美国Chinatown的中国人,每天木然地坐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中:中餐馆、五金店或洗浴室,不会说英文,生活模式极为简单,有的人甚至还坚持说自己来自宝安县这个在30多年前就已经被改名为“深圳”的地方方言。

所以人生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地点的问题。人们总觉得换个环境就能解决问题,就会发生点什么“可能性”。那不过是因为他们想跟过去的那个Loser说再见,哪怕是在新环境里继续当个Loser,也好安慰自己“我尽力了”。

然后他们会发现,大城市和小地方的区别不在于快乐和痛苦的区别,而在于通过环境改变之后,再和自己原有的社会关系比较,就连痛苦都被蒙上一层未知的神秘面纱,而变成了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可以自我安慰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可以不费力气就能炫耀的事情。

高加林兜兜转转最终回归了土地,《远大前程》里的皮普最终回到了那个荒废的别墅,《红与黑》中的于连最终走上了断头台……这些是巧合,还是作者对人生殊途同归的看法?

所以,如果无法改变自己生活在小地方的现实,又觉得生活得极为痛苦,那就改变自己吧,毕竟,这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猜你喜欢
加林路遥痛苦
《谁赋丹赭染鹊华》
降低“支付痛苦”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谁痛苦,谁改变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分担痛苦
写给远去的路遥
痛苦力
乾坤清辨园中音——读何加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