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摘要】中国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国制作了诸多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带有着强烈的预设前提下的“他者”意味,多数呈现出的是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而韩国KBS制作的2015特辑《超级中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贯有的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铺垫,通过分析《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探索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传播之道。
【关键词】他者视域中国形象启示
一、“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
“他者”和“自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国家形象是指:“在物质本源基础之上,人们经由各种媒体,对某一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基于“他者”这一独特视角,我国国家形象呈现出差异化表现。
1、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文化因其带有的独特神秘色彩,外媒拍摄的以中国为主题的纪录片题材广泛,数量也较多。在此选择较具有代表性的英国BBC和日本NHK为例。
BBC制作了一系列以中国为题材的纪录片,其类型大致可分为经济类如《中国人要来了》,历史类如《成吉思汗》,地理类如《美丽中国》及人文类如《BBC之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等,地理类包括环境与资源问题,它与经济类内容成为表达英国对中国社会所持观点的集中营。
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大致可以代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观点:快速发展的中国对世界各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显著;经济的快速发展落脚于资源的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损耗严重;大量进行对外贸易,特别是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以帮助之名行扩张之实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妖魔化”中国的视角占了绝大比重。
日本文化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在纪录片中仍表现出一些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NHK制作的涉华纪录片数量庞大,共有大约1500多部,由此可以看出日本NHK对中国的强烈兴趣及持续关注。自然景观类纪录片有《中国的绝景》等,历史文化类如《丝绸之路》系列。NHK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涉及面的庞杂使得社会现实类这一题材的纪录片占据所有纪录片的最大比例,有资料显示约为38%。此外还有关于中日关系及中国国际关系题材的纪录片,例如《中日海疆攻防战》等。在如此庞杂的纪录片中,NHK呈现出日本特色的观察视角:相较于西方媒体,NHK在一些方面保持着其客观性,这点在自然景观类和历史文化类体现得较为明显。在社会现状及国家关系方面,NHK的态度也有一个变迁的过程,“1980年代的作品基本上是正面的、甚至是欣赏和赞美,1990、2000年代的负面作品明显增加,2010年以后3年间,负面作品超过正面作品的一倍(19:38),而涉及西藏、新疆和‘六四风波’的题材作品,则具有非常明确的负面倾向和立场。”
2、韩国影视作品中的中国观
进入新世纪后,韩国文化以韩剧的形式流入中国,由于文化上的共通性,使得在近十年间韩流成为了中国现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韩剧中已经构建出了一个非常具象的中国形象: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保守、国民素质低下、食品安全无保障、空气质量差等,对中国的了解仍停留在唐装、旗袍、龙、京剧等文化符号上。《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基于焦点集团访谈的研究结果》一文展示了系统调查的韩国人印象中的中国形象,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中国制造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严重,社会治安差等,从以上的种种描述可以看出韩国影视剧中和韩国人对中国所持的态度绝大多数是负面的。
二、《超级中国》中的中国形象塑造
《超级中国》是韩国KBS电视台2015年推出的特别企划纪录片,共有七集内容,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政治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发展现状。以企业家、普通民众等视野,观察中国为世界带来的改变。《超级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韩国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的收视率一般为5%,而《超级中国》的收视率一度超过10%。
1、经济持续发展的强盛大国
《十三亿人的力量》以中国人口基数大来说明中国经济力量的庞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购买力的增加,阿里巴巴双11一天的总销售额达到了韩币10兆元。中国人巨大的消费力还体现在奢侈品的购买上,中国科技行业如阿里巴巴、小米的崛起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是巨大的人口基数托起的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
《大陆的力量》提到中国依托国土资源丰富而带来的中国汽车行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最終使经济走向了繁荣。大量的修建高速铁路和公路,兴建三峡大坝,发展陆运和海运,给中国运输业带来了巨大利益,同时道路的修建也给发展缓慢的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可能,改善发展不平衡问题。片中展示出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渐向经济强国之路迈进。
2、文化开拓国际的战略大国
《软实力》集中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面貌,内容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798艺术区、“中国梦”、孔子学院、书法、CCTV等,对中国传统及现代艺术、文化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代表符号不再只是唐装、功夫、熊猫。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呈现出一个繁荣美丽的中国、巴黎画廊中以总成交量为基准的世界画家排行榜中,前50名中中国画家占21个,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CCTV在进驻海外等,这一系列事件足以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3、世界资本的贸易市场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逐渐增多,中国成为世界经济进口与输出的巨大市场,《十三亿人的力量》提到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每年为中国输出约6400万吨黄豆;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商人;中国成为韩国化妆品的主要市场;中国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的韩流节目点击率达到数十亿。
《钱的力量》中讲述了中国政府、集团及投资人在世界各地如希腊、非洲、韩国等地的经济交易,《大陆的力量》中说:“贸易大国中国的力量成长可以从各大港口来确认,根据吞吐集装箱实绩的基准,世界10大港口中有7个港口在中国。”可见中国贸易力量的强大,已经成为可以影响世界的贸易大国,世界资本市场的大本营。
4、急进失当的发展中国家
《钱的力量》中提及中国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使得大量楼盘空置,从而导致“鬼城”的出现。《大陆的力量》中提及大量修建公路可以带动如兰州等边远地区的发展,可见中国发展的不平衡。《软实力》中提到因为孔子学院的大力扩展而得到了不少的负面评价,一些学生家长发出请愿书要求学校关闭孔子学堂、废除中文课,芝加哥大学终止了与孔子学院进行了四年的合作。孔子学院过于急进的发展策略带来了摩擦和牵制。
三、对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的启示
1、树立客观视角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中国题材纪录片,西方媒体采取的更多是“俯视”的“妖魔化中国”的立场,他认为《超级中国》首次以“仰视”的视角解读中国模式,而我们需要的既不是西方媒体俯视的“妖魔化中国”,也非仰视的“超级中国”,而是平视的“常态中国”。关于“常态中国”呈现的责任理应由中国承担,任何来源于“他者”的视角都带有着文化及社会现实的偏差,难以突破自我/他者、本土/异域这一既定的认知范式,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化的内核及现实的问题所在。
树立客观的传播视角,在充分了解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状况的前提下,熟知“他者”文化的接受模式,努力实现“他者”本土化,以国际化的叙事模式、通用型的语言架构制作纪录片,塑造出真正平视视角下的客观中国,营造最真实的“常态中国。”
2、发掘现实题材
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呈现的美好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偏向性,过于完美的形象致使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下降。且所拍摄的题材集中在历史文化类,缺乏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关注,没有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层的剖析。
反观国外纪录片中,有相当大数量的片子是涉及中国现实状况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他们从自我预设出发谈论中国的现实问题,产生了“他者”与“自我”间无法逾越的文化差异的鸿沟,最后形成了妖魔化中国的“他者”视角。所以若想塑造出真实、常态的中国国家形象,首先要从自我出发,以国际化的心胸直视社会现实的种种矛盾,深层剖析问题原因。
3、融合媒体战略
纪录片因为独特的艺术特性而使其受众群及播放平台受到限制,以往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仅限于电视,播放时间也被边缘化。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正式开播改善了这一状况,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纷纷上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纪录的视角。
中外合作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他者”的视角和“自我”的表达结合在一起会使纪录片的接受度更高。只有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制作模式与接受途径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制作出讓“自我”和“他者”都认可的纪录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纪录片的传播不再囿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播放平台,网络、数字电视也成为纪录片传播的渠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使纪录片的接受度更高。中国国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出真实客观、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并使之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可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传播渠道上的全媒体融合战略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①刘继南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
②徐晓波、田雪、孙儒为,《NHK纪录片的中国表征与价值取向》[J].《当代传播》,2013(6)
(作者: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4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