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乡村百态 体察民情琐事

2015-09-10 12:37底涵钰
新闻世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受众农民

底涵钰

【摘要】对农电视栏目剧是以电视栏目为载体、以叙事为表现形式、以纪实性强为特点的电视短剧。它将现实生活中的题材进行提取之后编撰成故事,使观众在观赏时获得一种自我生活的关照和情感上的体验,力求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具有故事简短、内容平实、人文关怀、受众参与、本土表达、成本低廉等特点。《村里这点事》作为河北这个农业大省推出的一档对农电视栏目剧,在受众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对于对农电视栏目剧的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创新意义。

【关键词】对农电视栏目剧村里这点事写实主义地域特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问题,是当下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长期面临的热点问题。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可推算出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河北省更是农业大省,5300多万农民在6700多万的河北省总人口中占到了近八成的比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河北省电视台下属的农民频道以农民、农村为依托,找准了市场的空白点,成功塑造了“农民”品牌,带给与“农民”这一核心词相关的电视栏目以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以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为发端的电视栏目剧在近十几年内为各大电视台所用,民生、情感、通俗易懂……这些关键词逐渐勾勒出电视栏目剧的轮廓,《村里这点事》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档对农电视栏目剧,栏目的特色体现在“演戏的都是村里的人,演的都是你我身边的事。”它以中国的农村生活为线,以农民的大事小情为切入点,串联起包括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祖孙关系、邻里关系、城乡关系等人与人之间充满情理的故事。

一、暴露现实问题——引人深思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经济建设引发了包括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广大农民在价值观、人生观、婚姻观、家庭观等思想层面形成极大的冲击。①《村里这点事》中的故事均取材于农村人的日常生活,把这些社会问题通过典型化的事例演绎出来,对于农民这一主要受众群体来说,具有启迪思想、艺术观赏的示范作用,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总结起来,呈现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教育与成长

《村里这点事》中的这一类故事以农村的孩子为主要表现对象,刻画了他们在成长中的迷茫、痛苦和心理教育问题,处在青春期的叛逆问题,农村的贫穷所带来的生存问题,以及贫困使他们和同龄人形成的反差问题。比如2012年6月3日的节目《高考》讲述了一个在成长中关于家庭和抉择的故事:由于生长在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姐姐根秀虽然学习成绩更好,但为了给弟弟根生省下学费,父母决定让她辍学嫁人。根生一方面恨自己不成器、对高考没有信心,另外一方面出于对父母决定的不满,在重压之下,根生选择了离家出走来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表现了一部分农村少年成长中的迷茫。

2、老人与赡养

这一类故事关注的是孝敬老人的话题,讲述在面对赡养老人这一问题上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告诫年轻人:赡养老人不止于给老人提供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老人的爱好和需求,让他们老有所终、老有所养。比如2012年5月19日的节目《分家》中,一对儿媳在分家时不仅要求平均分配家用器具,还要把父母“平均分配”,分家后他们不仅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还利用老人去做洗衣、耕地的免费劳动力,连老人之间互相探望都不允许。面对强势泼辣的儿媳、老实窝囊的儿子,年迈的爹娘不仅不能享受天伦之乐,连基本的养老问题都难以解决……或许在极为重视孝道的中国,这样的情况本不应出现,但这诚然是对生活中一些实际情况的放大和写意,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3、世俗偏见与婚姻代际

这一类的故事以各种世俗问题、人情世故和社会上的种种偏见为主,引发社会阵痛,涉及范围较广,是典型事件的浓缩,暴露了中国农村的种种家庭问题,有类型化的倾向:父母往往为了儿女在物质方面的所谓美好生活,不惜拆散原本恩爱的夫妻、情侣,棒打鸳鸯。尖酸刻薄、处处挑错的婆婆或丈母娘以及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是必要的元素,父母的意见在子女的婚姻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类故事告诉观众两个道理:(1)老人不要任意干涉子女的婚姻和家庭幸福;(2)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冲动行事。比如2012年5月12日的节目《花摇篮》中,讲述了一个婆婆因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狠心把刚出生的孙女以1000元的低廉价格贩卖给了邻村没有孩子的人家,最终导致幸福家庭分崩离析的故事。通过封建残余思想给家庭带来灾难的典型事例警示观众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性。

4、村官与新农村

为发挥栏目剧的时效性,《村里这点事》集中打造了一系列反映新农村、新面貌的剧集,同时针对农村的一些旧传统、旧风俗进行抨击,对新农村的建设和价值观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时代的变迁给农村生活带来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剧目对弘扬新农村、新风气的建设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比如在2013年1月4日的节目《我要当官》里,养鸡场老板大旺在走投无路之际,误打误撞救了市里的公务员刘通天,大旺以为这个人真有“通天”的本领,于是在刘通天的授意下用钱打通关系以便竞选村主任,贿赂村民们以便拉选票,但最后却得知刘通天是一个涉嫌多起诈骗案的罪犯。故事里暴露了客套、攀关系、送礼请客、虚荣攀比、企图走捷径、不劳而获等暴露人的劣根性问题以及这些劣根性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村里这点事》还专门做过一系列以农民过年回家为主题的系列剧,放在春节档期播出,针对农民工过年回家租女友、追讨工钱等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演绎,揭示了新农村发展建设下依然存在的现实问题。

5、女性主义批评

2012年《村里这点事》播出的“女子罪案录系列”全部取材于真实的女性犯罪事件,将关注点放在女性犯罪的原因和心理上,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心痛,但也发人深省。在一个个犯罪事件的背后,每个女性罪犯都有她不得已的犯罪动机,《村里这点事》还原了她们的亲身经历。比如在《秋菊杀夫》里,秋菊(化名)在前两任丈夫去世后带着女儿嫁给了周辉。在同村人的流言和挑撥声中,周辉不仅怀疑秋菊刚怀的孩子不是自己的,还对秋菊拳打脚踢,致使其流产,之后仍逼迫秋菊和他发生性关系,更时常对秋菊进行暴打和性虐待,秋菊的小女儿挨家挨户找人帮忙,但是大家都避而远之,不愿“多管闲事”。当晚,周辉让母女二人跪在院子里,秋菊忍无可忍,趁周辉睡觉时下了杀手。这体现出《村里这点事》将关注点放在家庭暴力和弱势的女性群体,反映了一部分农村妇女缺乏法律维权意识、不知应如何用法律武器正当保护自己的现象,折射出我国面向广大农村科普法律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除此之外,性格悲剧也是造成她坎坷命运的一个因素,假使她不是任人欺辱而是奋起反抗,假使她在村主任调查时勇敢地说出实情,那么她的结局可能就不会如此。更发人深省的是,村子里那些抱着“不想找麻烦”的想法的人、那些明明知道她们母女遭受苦难却视而不见、没有伸出援手的人,都是凶手。又如在2014年3月28日的节目《向爱而生》里,主人公李卿(化名)从小受后母虐待,缺乏健康、安全、稳定的童年生活。长大后为了给奶奶治病,她被迫卖淫,最终一步步走上组织胁迫卖淫的犯罪之路。故事里不只体现了童年经历对于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也表现了女性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在缺乏法律庇佑的情况下处于的一种弱势地位,以及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社会不稳定因素所带来的犯罪事件。

二、本真表演符合受众审美需求——亲切易感

《村里这点事》的演员都是海选出的百姓,演员的外在形象符合节目定位和观众审美,创新了对农电视栏目剧的选角模式。

1、表演生活化

在撰写剧本之前,编导就应重视受众在整个剧作中的参与作用。《村里这点事》在这一方面做得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所有参演的演员都是来自河北地区或河北周边的省、市(以京、津、鲁、豫为主)的农民、市民,这其中有铁路工人、建材公司职工、药业集团退休工人、还在上学的大学生、小学生……他们从未经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但身为一个生活在田间地头的百姓,耳濡目染了农村生活的种种,在镜头里,他们是本色出演,从外貌特征、行头装扮,到乡音俚语、一颦一笑,他们就是自然真实、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剧中人,他们代表的就是他们自己。这样的表演足以让以农民群体为主的观众认同自己在观看时所处的观看者的角色,确认纯粹的认识行为,同时获得视觉、听觉、感官上的想象性满足,接受剧中的人物塑造,认同剧中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剧中表现的生活就是现实的生活。

2、生活可视化

《村里这点事》采用从农民群体的群众演员中进行海选这一选角模式,不仅增加了电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性,让农民观众们看到演电视剧的人就是自己身边的亲友,增强了栏目剧的可看性和趣味性,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电视剧的主角。平日里或平平淡淡或饶有趣味的生活也可以被实实在在地再现出来,同时又无形之中形成了栏目的感召力和宣传效果,口口相传,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扩大节目的收视群体。《村里这点事》在选角方面的创新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对农村普通百姓而言,演戏不再是梦想,把自己的故事搬上荧屏,也成了可行可视的事情;另一方面,对电视工作者而言,《村里这点事》的成功让栏目找准了媒体自身的使命——搭建一个平台,给观众以发挥空间,不仅可以创新节目形式,更能为节目本身注入生命力。②

3、语言地域化

在对农电视栏目剧中,对白带给受众的通俗感和幽默感是尤为重要的,生动有趣、亲切具体的用词用句使剧集富有生活气息,使受众更有亲切感,让农民能够听清楚、看明白、感同身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村里这点事》的演员大都出身农村,操一口流利的方言,使得该剧在语言表达方面凸显地域特色,传递了冀文化,体现了北方人直爽率真的性格。同时,在表现客观环境时,背景音乐往往是山歌小调回响在山林间,别具一番风味。除此之外,许多台词的设计通俗有趣,符合受众的审美。比如在《老李的烦心事》中,老李的儿子不让老李喝酒,便说:“您要是喝得半身不遂了,就得一瘸一拐地走路,等您从外面走回家,《村里这点事》都演完了!”这样的一句玩笑话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让人捧腹。

三、潜移默化实现服务、教化功能——春风化雨

1、服务性和实用性

对农电视栏目剧要以小见大,微观上切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为老百姓服务。同时将服务范围辐射到全社会,尝试让不了解农村生活的人去理解农村问题的成因、现状,让电视观众在看节目时仿佛看到自己的事和身边的事,为农民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在农村,因经济问题、土地调整、房屋拆迁、赡养老人、赌博迷信等引起的官民纠纷、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屡见不鲜,电视节目正是要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维护了农民知情权的同时,又为农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性和实用性。③

《村里这点事》采用室内情景剧作为串场形式。在室内情景剧中,河北卫视主持人方琼饰演村长的女儿秋芬,暗恋由另一主持人程成扮演的项目开发公司助理、会讲故事的程根,每一集栏目剧开始前都由程根说起他要开发的一个项目作为引子,引出这一集栏目剧的主要内容,在每一集故事临近高潮部分的时候,再次把情境短剧穿插进来,秋芬和程根对剧中人物的命运评论一番,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为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做了铺垫和预设,同时适时地暂停栏目剧,在栏目的整体节奏上做了“紧张—舒缓—紧张”的编排,留给观众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另外,在中场穿插的情景短剧中,借用了第三方出场人物胖婶和老亮,借他们的口讲一个时下的社会热点话题,比如日本核泄漏导致我国的盐遭到哄抢而涨价、“直接饮用易拉罐装饮料会致死”是谣言等,生动地再现了新近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有时则是对生活常识的讲解,比如如何办理信用卡、怎样注册商标、农村低保户的办理等生活妙招,为农民排难解忧。

2、通俗性和教化性

对农电视栏目剧应发挥电视媒介声形并茂、声画一体的优势,通过电视节目的手段将节目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将晦涩难懂的高精知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演绎出来,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起到教化作用,注重节目的大众文化文本特征和通俗性叙事。《村里这点事》中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化电视机前的观众,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观众。④

比如在2012年7月24日一期的节目《爷爷家的暑假》中表现了中国式的祖孙关系:小学生小宇痴迷于电脑游戏,无奈之下父亲便把小宇送到农村的爷爷家。在这场寻找“上学的意义”的旅行中,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了玩游戏,小宇偷了婶子3000元钱,爷爷不仅没打他,还想给他从网吧把电脑搬回家,婶子为此离家出走。他又偷骑了爷爷的自行车去打游戏,不想在路上被流氓算计把自行车丢了,爷爷还是没生气,反倒要从山沟里架一条可以连接到城里的网络以实现小宇的愿望,修筑的过程中爷爷不慎摔下山坡,小宇自食其力照顾爷爷增进了爷孙间的感情。村子里不成器的大学生“烟鬼”跟爷爷说这修路的工程浩大,很难完成,爷爷却道:“我就认准一个理:一滴水不起眼,水多了能成河。只要踏踏实实地干,不信干不成点事儿!”“烟鬼”也受到感染,不再抱怨社会不公,也不再提自己的怀才不遇,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了小宇的上网问题。后来,婶子无比沮丧地回到了家里,原来她去见网友反被人骗,走投无路又回到农村,小宇用网络上的趣事逗她开心,她却说——地里的草长杂了,该拔了吧。这样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揭示的是关于成长和教育的问题,既体现了现实中年轻人沉迷网络的现象,又表现了中国式的“溺爱”问题,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核心的主题上: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只有找到自己的根、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真正让自己踏实下来,浅显的道理却回味良久。

参考文献

①②④王静,《〈村里这点事〉:让生活引导生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8):30-31

③陈红梅、刘行芳,《省级农民频道的创建与农民知情权的实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48-152

(作者單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受众农民
耕牛和农民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农民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首档安全生产电视栏目开播
电视栏目策划的理念与路径
电视栏目后期制作的创新
电视栏目品牌的蓝海空间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