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化在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2015-09-10 07:22余程杰
考试周刊 2015年96期
关键词:苏轼

余程杰

摘 要: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英语中并没有完全与之相同的文体,加大了翻译的难度。前景化语言在诗歌中体现得最集中,在翻译时,应该引起重视。本文以苏东坡先生的诗词为例,探讨前景化语言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 前景化 诗词翻译 苏轼

引言

前景化来源于图画艺术中的概念,指作品中最能突出其观点或意图的那一部分。这一概念是由战前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Mukarovsky首次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的。它指文学作品中在可接受的准则条件下所出现的不可预料的偏离。随着前景化理论的发展,也逐渐渗透到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给了研究者许多新的启示。美国学者叶子南认为前景化这一概念完全可以用到双语翻译活动中, 它不仅可以用来指导译者的翻译活动, 而且可以引入翻译批评中。相比较与其他文体,诗歌是前景化理论体现得最集中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江城子》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了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的诗词风格以豪放为主,但不乏婉约含蓄之作。《江城子》便是他婉约类作品的代表作。原文如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情到深处,有感而发。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整首词一改苏轼平时豪放的风格,用平实的语言缓缓道来,读者读罢却自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悲痛。这首词的词牌是《江城子》,在中国古代,词牌名就代表了固定的格律,也就是说,不同的词牌所代表的格律各有不同,而相同的词牌,就必须遵守一样的格律。宋代以前,《江城子》存在几种格式,至北宋苏轼始变为双调,由此发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广。双调《江城子》是在单调的基础上,在结尾处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又依原曲重增一片。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至此,翻译此首词作就有几处困难。除了最基础的传递词作本身的意思之外,还要考虑到词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格式也要还原。词作在古代是可以通过谱曲供世人传唱的,所以必须押韵。

二、《江城子》的前景化解析

于渊冲的英译词Tune:“A Riverside Town”(《江城子》)选自《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5 苏轼诗词》(Vers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oems of Su Shi)。全词共十六行,共两节。下面运用前景化理论从语相变异、音位过分规则化、词汇过分规则化三个方面解读这首诗歌,探析其是如何通过前景化手段表达悲愁主题的。

下面是许渊冲版的译文:

Tune:“A Riverside Town”

Dreaming of My Deceased Wife

On the Night of the 20th Day of the 1st Month

①For ten long years the living of the dead knows nought.

②Though to my mind not brought,

③Could the dead be forgot?

④Her lonely grave is far,a thousand miles away.

⑤To whom can I my grief convey?

⑥Revived,e’en if she be,could she know me?

⑦My face is worn with care.

⑧And frosted is my hair.

⑨Last night I dreamed of coming to my native place:

⑩She’s making up her face.

{11}before her mirror with grace.

{11}Each saw the other hushed,

{12}But from our eyes tears gushed.

{13}When I am woken, I fancy her heart-broken.

{14}Each night when the moon shines,

{15}O’er her grave clad with pines.

王佐良认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注重文体, 对源语和目标语的不同文体要应付自如, 不能用目标语的一种文体表达源语的各种文体, 必须善于识别“变异” , 并把“变异”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这里的“变异”指的就是前景化。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任务除了传达原文的意思外,还要竭尽所能地还原原文中文学语言的特质。(去掉?)

(一) 语相变异

语相变异是文学文体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对语言使用常规的颠覆与变异。在诗歌的创作中使用语相变异往往会起到出其不意、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过改变诗的外在表现而使读者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江城子》全文陈述了某夜亡妻入梦的情景,醒来更觉失去心中所爱的悲痛心情,原文都是陈述句。许渊冲翻译时,为了更好地凸显作者心中的悲痛,改变了原句的句型。这种句型的改变在译文的第三句,第五句和第六句中得到体现,这三句在原文中原本都是陈述句。“自难忘”译为“Could the dead be forgot?”,“无处话凄凉”译为“To whom can I my grief convey?”,“纵使相逢应不识”译为“Revived,e’en if she be,could she know me?”,一连三问,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失去妻子后的迷茫和不知所措,然而这些问题,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他。

(二)音位过分规则化

音位过分规则化包含音韵模式和节奏模式。对于韵律层面的前景化处理独具匠心,巧妙安排格律韵式,结合押韵,体现诗歌节奏之美。译文的前两句押尾音/?蘅:/,第四句和第五句押尾音/eI/,第六句中的两个分句末尾押尾音/i:/, 第七句和第八句押尾音/ e?藜 /,第九句、第十句和第十一句押尾音/eIs/,第十二句和第十三句押尾音/ ?蘧?蘩 /,最后两句也押尾音/ aIn /。全文读来婉转顺畅,无不凄凉。

(三)词汇过分规则化

词汇的过分规则化指词汇的重复。词汇的重复分为直接重复和间接重复,直接重复主要是具有表意功能,它的目的是强化主题。间接重复既有表意功能又有衔接功能,它在表意的同时具有篇章的构造功能。词中“the dead”、“grave”重复出现两次,强调妻子已经离世的事实,全篇弥漫着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情。“grief”、“worn”、“frosted”、“tears”和“heart-broken”等词均有伤心、悲痛的意思,描述了经过了整整十年的分别之后,作者已经因为难过面容憔悴,过早地衰老。“Could the dead be forgot?”亡妻虽早逝,却时常梦见她,自难忘。

三、结语

本文运用前景化理论从语相变异、音位过分规则化、词汇过分规则化三个方面解读这首诗歌,描写了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的主题,这一分析方法为读者分析和欣赏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实现了诗歌分析和解读中意义、形式、体现的有机结合和主题、词汇、句法、韵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512.

[2]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5苏轼诗词[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3]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0-148.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轼“以禅入诗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的店铺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的官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