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秉承宽广的历史视野。“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形成都有其很深的历史渊源和较长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把四个“全面”放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论述,并强调在“全面”上着力、在“深化”上进取,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提出来的。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11-0059-06
引言
“四个全面”提出以来,理论界高度关注,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把“四个全面”的研究推向深入,是目前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一项重大治国战略的形成与出台,也往往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获得自己本质规定的。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察“四个全面”形成、提出和推进的整个过程,厘清它的发生和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加深刻、准确地抓住“四个全面”的根本,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四个全面”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和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有关“四个全面”的来龙去脉目前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总源头”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出发形成和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成为学者解读和阐释“四个全面”源头的主要依据。有学者认为,“四个全面”的总源头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其在论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党的十八大的直接关系之后,就全面从严治党与十八大精神的关系作出这样的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形成“虽然不是直接来源于、来自于党的十八大,但是,它却与十八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间接来源于、来自于党的十八大”。有研究认为,“四个全面”的基本思想,已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存在于十八大精神之中。质言之,将“四个全面”的形成时限定位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然而,这种观点的局限在于未回答“四个全面”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也未回答“四个全面”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流变与演进的关系。
第二种是“三阶段”说。即“四个全面”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和成型的”。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一个全面”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全面”,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三个全面”,再到“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略认识不断深化的三大阶段。“四个全面”提出以后,其理论定位有个发展过程。起初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进而将“四个全面”定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这种观点尝试着从比较长的历史时空中去定位“四个全面”的形成,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全面”的形成,对厘清“四个全面”形成史来说具有必要性,但其局限在于并没有从“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上去追索“四个全面”形成的过程。
第三种是“长期探索”说。有学者认为,“四个全面”是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统一。其缘由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一项重大治国战略的形成与出台,也往往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黄坤明认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全国执政6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不懈探索所积累的治国理政丰富经验,是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历史前提。也有学者主张把“四个全面”的源头延伸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由此强调“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都有一个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过程。认为,“四个全面”所包含的内容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届中央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实践经验陆续概括形成的。这种观点相比较而言更加全面、客观,也比较清楚地回答了“四个全面”形成和提出的渊源问题。
可以讲,上述三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四个全面”的来龙去脉,厘清“四个全面”的“源”和“流”。然而,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秉承宽广的历史视野。从历史方位来看,“四个全面”是在社会主义学说创立500年、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近100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多年之际提出的,其形成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跨度,与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智慧结晶。同时,“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形成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较长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把四个“全面”放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论述,并强调在“全面”上着力、在“深化”上进取,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提出来的。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层层递进、渐次铺陈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谋划和布局。[11]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在追求“小康社会”、向往美好生活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也是“小康社会”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必经阶段,其演进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对“小康”的来龙去脉作了精辟阐释:“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换言之,“小康”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新时期,“小康”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关键一步和重要目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同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首次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出发点是探索如何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他看来,这个小康社会就“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4]54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代表着最广大人民利益。邓小平曾经对外宾说:“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80年代起,到本世纪末,用二十年的时间初见成效,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有学者认为,“小康社会”发端于邓小平对“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目标。“小康”被中国共产党人用来形容和定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现代社会价值理念与传统社会发展理想结合起来的睿智创造,也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具体化、现实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小康社会”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逐渐变得越来越准确、清晰。今天回过头来看,“小康社会”也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思考和战略考量而提出的。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进入21世纪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的奋斗纲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初的表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强调“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8]14此时的“全面”,受历史局限,只是笼统地讲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更多的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一个领域都不能缺”;仍然带有较强的赶超型发展思维,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以后,又经过5年接续奋斗和夯实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有必要提出新的要求、作出新的部署。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第一次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由此完成了“小康社会”理论发展的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两处提到“全面建成”:第一处是,“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5第二处是,“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16这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部署,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之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小康社会的新定位、新使命。这表明,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升华为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既是小康梦的升级版,也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并由此形成了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的美丽蓝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梦的漫长征程决定了其梯度式发展的特点,各个阶段有相应的目标,完成前一个目标是迈向下一个目标的台阶。实现中国梦,需要前赴后继,需要接力奋斗,需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既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是目标的提高和追求的提升,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矛盾及由此决定的主要矛盾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分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结构形式入手,全面把握和深刻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若干重大问题。习近平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告:“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个系统性目标,其核心就在“全面”,既强调覆盖人群的全面性,也强调涉及领域的全面性,即“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含义有了新的丰富,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表明“一个领域都不能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让一个人掉队”等体现了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承前启后的伟大意义,它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换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互激荡。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力探索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成果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14]242“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14]134这是邓小平对为何推进改革最通俗、最精辟的回答,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度出发,反复向党内外国内外释放出这样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大势而自觉推进改革,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和发展。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说到底,改革是中国特色制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之基。习近平言简意赅地用两个“关键一招”加以概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要论断,表明改革开放既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需要。
在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我们党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准分析不同阶段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深刻总结国外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接力推进改革开放历史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然而,回过头来看,以往的改革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前进的,即“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也提出过“全面”,但主要是解决体制僵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融更加紧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改革发展进程面临矛盾问题的耦合性更加明显,实现民族复兴的总体性更加增强。[23]这就意味着,改革已经实现了从重点领域到全部领域的重大转变而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成为新的历史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激发和释放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意味着我们党的改革方略再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并步入一个全新高度。“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我们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改革的轨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步提出,也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全面”正式拓展为“两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是必须的,非“全面”不足以成事,非“全面”也不可能成事。[24]全面标注了改革的新高度,确立了改革的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动力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合理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提出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权力监督、文化创新、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改革等14个方面的改革内容。[25]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里程碑、转折点和再出发的特殊意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在从成型到成熟、从成型到定型的历史节点上,[26]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它不仅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场关乎中国未来的重大工程,还是一场对执政能力的直接考验。[4]1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14个方面的改革任务,着眼于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完善和发展,着眼于以制度整合为主要特征的制度现代化建设,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熟、定型,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有助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既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之源,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其将为我们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并为我们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竞争优势。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有效管理国家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成果
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指出:“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路。”我国战国时期改革家商鞅也曾指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法治文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此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历经20多年的曲折发展。借鉴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经验,在长期的自主性纠错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7]1982年《宪法》指出“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28]这是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最早表述。经过十余年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五大正式确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9]30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9]808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8]24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4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全面依法治国为法治中国标定新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不断深化对法治的认识、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目前,我们党所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矛盾风险挑战,使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30]这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提供了历史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依法治国进行专门研究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解决了法治的统一性、协调性、系统性问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这有助于破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可见,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
[JP+1]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2013年3月,刚刚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向全国人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31]233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时代最强音,正在为社会注入安定之力,为百姓带来温暖之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次会议、讲话、考察中,习近平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积累和重要的战略思想。2012年12月,履新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31]912013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权力”与“法治”的关系问题,强调“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32]2014年9月,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3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我们党第一次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一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一次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习近平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制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助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的未来。[4]176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后,我们党曾使用“三个全面”来概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这在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突破性的意义,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作用。[JP]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协调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认识成果
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协调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必须有一个主心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在我国,这个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共产党只有自身过硬、能力过人,才会有“主心骨”的支撑力和“核心”的凝聚力。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3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深刻总结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35]并把建设这样一个党称之为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且成功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建设了一支领导人民办成“两件大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伟大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就要推进到哪里。新时期以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突出强调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即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人民完成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革命而进行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其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努力的党建主题。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历史前提。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无法分开。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始终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逐渐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同时,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起点,以作风建设为突破,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反腐倡廉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落实,写下了党的建设新篇章,开创了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实践中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的智慧,也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辩证统一。作为“四个全面”重要组成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正式提出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有关,第一次是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习近平就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作了重要部署,阐述了主要精神,即坚持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全党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第二次是2014年 12月14日,在江苏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首次将全面从严治党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组合在一起提出来,实现了从“三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把“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和提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KG*2][ZK(]曲青山. 党的十八大与“四个全面”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J]. 中共党史研究,2015,(3).[ZK)]
[2][KG*2][ZK(][JP3]颜晓峰. 深入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EB/OL]. 宣讲家网, http:// www. 71. cn/ 2015/ 0302/ 803923. shtml.[JP][ZK)]
[3][KG*2][ZK(]彭清华. “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N]. 人民日报,2015-01-22.[ZK)]
[4][KG*2][ZK(]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M]. 人民出版社,2015.[ZK)]
[5][KG*2][ZK(]施芝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怎样形成的[N]. 北京日报, 2015-03-02.[ZK)]
[6][KG*2][ZK(]习近平.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4-29.[ZK)]
[7][KG*2][ZK(]任立亚.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J]. 前线,2015,(5).[ZK)]
[8][KG*2][ZK(]黄坤明. 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重要意义[J]. 求是,2015,(13).[ZK)]
[9][KG*2][ZK(]李忠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J]. 人民论坛,2015,(4).[ZK)]
[10][KG*2][ZK(]石仲泉, “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N]. 天津日报, 2015-05-12.[ZK)]
[11][KG*2][ZK(]王钰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4).[ZK)]
[12][KG*2][ZK(]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9-25.[ZK)]
[13][KG*2][ZK(][JP4]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KG-*8]∶[KG-*2]237.[JP][ZK)]
[14][KG*2][ZK(]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