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区域经济走势呈现分化。江西省打破“千城一面”的发展模式,根据自身禀赋,开始探索与创新一条发展新路径。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从“中国梦”到“江西梦”,再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江西凝心聚力谋发展,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多项骄人成绩,在产业升级、开放升级、创新升级、区域升级方面成效显著。
作为一个生态大省和传统的革命老区,对于小康提速的路径选择,江西有清醒的认识:江西属于欠发达省份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仍是主要矛盾。
“最绿省份”谋求绿色崛起
生态是江西的优势和品牌。江西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森林覆盖率63.1%,被誉为中国“最绿的省”之一。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指出:“江西正处在生态建设的提升期,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采取更为有力有效的措施,我们所引以自豪的生态优势和绿色品牌就可能最终丧失。”
自2013年起,江西施全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工作:2013年全国“两会”上,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议案被列为江西“一号议案”上报中央;之后,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事宜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汇报。最终,在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江西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迪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点在创新,难点也在创新。因此,要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据悉,江西在生态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已经有几个方面的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望成为可供复制和推广的“江西模式”:
划定生态红线。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工作,把禁止开发区和重要江河源头、主要山脉、重点湖泊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地区划入红线范围,2015年完成划定工作,并研究出台生态红线内的管制措施,一经划定,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踩、不能碰。
试点生态补偿。《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探索通过对口支援、产业园区共建等方式实施横向补偿;在东江源、赣江源、抚河源等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落实生态补偿试点政策,推动建立东江源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在鄱阳湖实施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探索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办法。
完善“生态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逐步提高考核权重;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挂钩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2013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市县”考核体系,不唯GDP论英雄,实行差别化分类考核,经济发展占考核总权重的40%,由于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其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如今,江西已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排头兵和示范区。但生态文明建设永无止境,江西“绿色发展”的探索还在继续。
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70万人,降幅20%,降幅高于全国5.1%;贫困发生率降至7.7%,下降1.5%,降幅高于全国0.2%……这是2014年江西省扶贫攻坚的成绩单。
作为革命老区,分布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扶贫主战场的江西,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江西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减少,但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精准发力,正改变着江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
“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坚定地指出。江西省长鹿心社表示,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找准切入点,形成聚合力,精准施策,强化落实,全力以赴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要精准扶贫,先得精准识别。据悉,江西省已全面启动新一轮贫困户识别工作,对现有贫困人口重新进行调查核实,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录入系统,建立完善统一的数据库。
为保证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暗箱操作,江西制定了一整套规范和流程。识别过程中,仅《贫困户登记表》里的登记事项就有40项。贫困户不仅要登记大量资料,还要经过三轮审核和公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基本完成328万农村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的精准识别工作。
精准识别离不开精准管理的支持。通过推进扶贫和移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江西省对扶贫和移民对象、各项重点工作以及贫困人口脱贫返贫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贫困监测统计分析、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督,解决了科学保障、考核等问题。
有专家认为,扶贫年年搞,为什么江西的效果格外显著?最重要的就是敢于突破陈规,在扶贫方式上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扶真贫、真扶贫,激发了扶贫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促使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眼下,扶贫济困已经成为江西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统一行动。“以精准扶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构建社会扶贫平台,提升行业扶贫协调能力。”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章康华表示,2015年全省将力争确保实现60万人脱贫的目标。
号准脉,下准药,沿着这条精准扶贫路子,江西正驶入同步全面小康之路,奋力创造着精准扶贫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