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再丰
19世纪初,英国挟其不可一世的海上霸权出兵占领了爪哇。1814年,当时的英国驻爪哇总督(也有资料说是拿破仑战争中英国远征军的一位军官)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在前往三宝珑视察的途中得到消息,称日惹深处的喀多盆地的椰林丛中掩埋着珍贵的遗迹,于是他立即指派荷兰工程师克尼洛率领调查组循着传说,走进了喀多盆地中央一片不见天日的椰树林。在婆娑的椰影深处,他们发现了佛教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婆罗浮屠佛塔。
山丘上的佛寺
爪哇岛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岛上风景如画。婆罗浮屠佛塔所在的喀多盆地,景色更是绮丽无比,自古即有“爪哇花园”之美誉。盆地四周环绕着3000米的高山,蜿蜒流淌的普罗可河和艾罗河在盆地中相会,流过摇曳生姿的广大椰林,于盆地南端流入印度洋。
佛塔位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南约400千米,古都日惹西北约40千米。佛塔的东南侧是常年蠢蠢欲动、不断冒烟的默拉皮火山;北侧是风光雄奇秀丽的森宾山;南侧是蜿蜒起伏如巨龙般盘踞在热带密林中的米诺勒山脉。“婆罗浮屠”为梵文音译,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寺”。
佛塔建造在海拔270米高的一座长约123米、宽约113米的矩形小山丘上,距离普罗可河和艾罗河的交汇点很近。有考古学家认为,印度人把恒河和佳木纳河的交汇处视为圣地,所以,东移爪哇的印度移民也极有可能将两河交汇的地方选作佛塔的建造地。另外,当地拥有丰富的石材和劳动力,这可能也是佛塔选址的原因之一。
火山灰下的遗迹
婆罗浮屠佛塔的塔基地面部分占地约1.23万平方米。佛塔原高42米,后主佛塔顶端触雷被毁,余下部分的高度只有近35米。当初,成千上万名工人、工匠、雕刻师参与了佛塔的建筑,工期长达75~80年(甚至更长)。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如此杰作的寿命却并不算长——它在10世纪便被人们遗弃,悄然崩塌,直至被丛林吞噬。婆罗浮屠佛塔的衰败至今成谜。
1814年,当克尼洛率领调查组循着传说找到婆罗浮屠佛塔遗址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只是一些露出地表的佛塔尖。发掘工作随即展开。克尼洛原以为发掘工作很快就会完成,孰料覆盖在遗迹上的是早已凝固的火山熔岩流,清理起来异常艰难。
挖掘和清理工作进行了多年。人们清除遗址周围的杂草和碎石,铲掉堆积在佛塔上的浮土和火山熔岩流,沉睡了数世纪的婆罗浮屠塔终于重现人间。尽管这座历经沧桑岁月的佛塔已经破败不堪,但当今天的人们站在它面前时,仍然可以想象出它昔日的宏伟与辉煌——它与中国长城、柬埔寨吴哥窟、印度泰姬陵,以及埃及金字塔并列为东方五大奇迹,
宏伟、精致的建筑
这座著名的佛教圣殿,与我们熟知的佛教寺院不同,其内部没有任何空间,外观便是它的一切,由此可见人们膜拜的不是一尊佛像,而是整座建筑物。佛塔由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建筑风格采用大乘教义和密宗教义相结合,整座建筑以曼荼罗形式(金字塔式)构成一个巨大的坛场。佛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分别代表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个修炼境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佛塔共分九层:塔基是一个正方形;塔身由逐渐缩小的五层正方形构成;塔顶由三层圆台构成,中心是被称为“婆罗浮屠之巅”的主佛塔。
方形塔基边长为120米,由几块重约1吨的巨石砌成,平淡无奇,与其上的数层镂刻着华美浮雕的塔身形成强烈对比。直到1885年,人们清理原始塔底,发现了隐藏在挡土墙(为防止建筑物倒塌而修建)后面的160幅浅浮雕后,这才了解到,在佛塔建造之初,设计者原本也为塔基精心设计了很多浮雕。但后来,由于这些浮雕取材于佛典《大业分别经》,专门描绘善恶因果报应,情节丑陋残酷,设计者有意将它们隐藏了起来,不让人们看到。
从塔基循石阶而上,便是五层回廊平台,边长60~90米,各层内共有432座佛龛,每座佛龛内都有一尊佛像。回廊壁上和栏杆上布满精美浮雕,其中有叙事浮雕1460幅(包括塔基部分),装饰浮雕1212幅,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叙事浮雕取材于佛典中的内容,描述佛陀的一生,以及人物花草鸟兽等。佛塔构思精巧,被誉为“石砌的佛教美术馆”。
方形回廊平台之上,是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和26米的三层圆台,每层错落有致地排列着24个钟形镂花舍利塔,共72座,每座塔内有一尊真人般大小的石雕坐佛像,它们按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分别做出指地、施与、禅定、无谓、转法轮等各种手印。其中有一尊名为“有求必应”的佛像,据说人们只要从镂花的空隙处伸手触摸它的中指,就能实现心里的愿望。
再往上,即到达主佛塔。塔形为钟形,直径约10米,高约7米。塔座雕刻有精美的莲花图案,塔身密封,空无一物,可能表示佛祖释迦牟尼修成正果,达到了觉悟的空寂境界。佛教徒在登婆罗浮屠时,必须从东面进入,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绕行,逐渐走向塔顶,以此象征一个人逐步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遗憾的是,主佛塔的顶部遭雷击已经坍毁。整座佛塔共有佛像505尊,其中有350尊遭到破坏或损毁。
疑团重重
如此宏伟的工程,如果没有强大的权力和财力,是不可能建造的。那么,它的建造者是谁?建于何时?为何目的建造?巨额建造资金从何而来……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头绪。在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曾在塔基下面发现一块基石,上面雕刻有古代爪哇文字,显示佛塔的建造时期是公元前760~840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统治该地区的是信仰大乘佛教的夏伦特王朝。但是,关于夏伦特王朝,除了文献记载:“公元856年被信奉印度教的马塔勒姆王朝取代,最后夏伦特国王迁都东爪哇”,关于这个王朝是何时兴起的,何时灭亡的,政局如何,等等,人们知之甚少。目前,关于夏伦特王朝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爪哇土著建立的,另一种认为是由入侵的外族建立的。由于双方的论点均缺乏有力的史料和文献佐证,夏伦特王朝的起源仍然是谜。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婆罗浮屠佛塔承袭了印度笈多王朝典雅文静、浑圆稳健的艺术风格,带有十分浓厚的印度文化气息。
有关婆罗浮屠佛塔最大疑团是:它是如何衰落的?一种理论认为,随着夏伦特王朝迁都,婆罗浮屠佛塔逐渐荒芜。10世纪末,默拉皮火山大规模爆发,婆罗浮屠可能被火山喷发的熔岩及火山灰掩埋(在火山灰下的考古挖掘也为火山爆发之说提供了证据)。到15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盛行,佛教日渐衰灭,婆罗浮屠最终湮没在山林草莽之中。
重获新生
与同为东南亚珍贵历史遗迹的吴哥窟相比,婆罗浮屠佛塔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它早在1814年就被人们发现,但若非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它恐怕早已从地球上消失了。
1973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协助,以及27个国家的共同合作下,婆罗浮屠佛塔的修复工作正式动工,历时整整10年,于1983年竣工。整个工程拆卸了190万块巨石,然后一一进行清理和复位。在建筑内部增建了排水系统,在回廊壁内重新铺设了防水层,对所有断裂浮雕都进行了修补,一些散落在附近丛林里的佛像头也被捡回,重新安装在原来的身躯上。整个工程耗资2500万美元。婆罗浮屠佛塔这一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佛殿如今又重现了昔日的辉煌,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它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