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衡
在现实生活中,声音嘶哑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征象。小儿会厌形状有点象希腊字母“Ω”,声带呈“V”字型,喉部狭窄,相对地较成人长,呈漏斗形,粘膜柔软,声门是最狭窄的地方。如较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唱歌,过多地喊叫或哭泣所致的声音嘶哑,属于生理现象;但在临床上,由于上呼吸道的特殊生理结构,喉部声门上下病变累及喉发音,也会出现声音嘶哑,还易引起局部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往往也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表现。
急性喉炎是由细菌和病毒侵入喉粘膜及声带引起的急性炎症,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好发于冬春季。孩子起病急,先有发烧、流清鼻涕等症状,继而出现声音嘶哑,由于声门下水肿,咳嗽多呈“空、空”样声音。患儿白天症状多不严重,常在夜间入睡后症状加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喘鸣,可能会表现出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煽动,面色苍白,口唇青紫,严重者出现“三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胁间隙及剑突下窝陷)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而死亡。因此,如果孩子感冒后,夜里的咳嗽声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上正规医院诊治,尽早使用足量抗生素和激素联合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气管异物在7岁以下儿童是相当常见的。导致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磨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完善,喉的保护功能欠健全,干硬食物不易被嚼碎,因而易呛入气管;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们喜欢将小东西置入口中尝试,当受惊吓、大笑或哭闹时易发生误吸。一般说来,大多数异物都很小而且可以很快咳出,但少数异物一旦被吸入到右侧支气管时,由于因右侧主支气管比左侧为直,异物甚至可能完全阻塞气道,产生急性缺氧症状,孩子会表现突然发作的呛咳或剧烈的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面色及口唇青紫,若不及时取出异物,数分钟内就会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大多数孩子都会有异物吸入史,一旦诊断确定,父母及在场人员不要急送医院,而应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首先将小儿身体向前弯曲,使他的头部向下低于前胸,在两肩胛骨之间用手拍打他,通过突然增加胸内压和腹压的急救办法,以形成一股强烈的气流,使气道异物冲出来。
儿童气道新生物主要是喉囊肿、喉息肉和喉乳头状瘤,常在2~6岁发病,患儿表现进行性声音嘶哑,其后逐渐出现持续性吸气性喘鸣。在医院做喉镜检查时可见患儿声带、声门下淡红色的小肿瘤,表面凹凸不平。一旦诊断明确,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下手术切除病灶,声音嘶哑症状自然消失。
喉白喉也称“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白喉常见于秋冬和春季期间,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发病率最高,目前本病已很少见。
喉白喉临床表现:多由咽白喉发展而来,少数直接发生于喉部支气管。初起咳嗽较频,呈哮吼样,咳声嘶哑。随之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极度烦躁,吸气时出现三征,患儿常呈昏迷状态,呼吸变浅或不规则,若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而死。
必须强调,对于病理性声音嘶哑的患儿,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做直接喉镜检查,以对原发病进行早期诊断。上述四病患儿均需及时住院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