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从这里走来

2015-09-10 07:22王朝彬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雷锋志愿志愿者

王朝彬

志愿者的核心是服务;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这种崇高性集中体现在志愿者通过不图回报、自愿奉献的志愿服务,努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生和发展,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几次重大的社会活动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在文化现象上有因缘承继的关系。

“义务劳动”的概念源自于前苏联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其全称是“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苏联工人在星期六下班后自觉自愿额外劳动,不计定额,不要报酬,列宁称之为“伟大的创举”。

“义务劳动”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契合,一经传入我国,便生根开花。1949年中共中央机关移驻北平之后,开国大典前夕,北京(当时叫“北平”)修建天安门广场的工程中就有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开国大典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北京市先后组织6次义务劳动,共发动2万7000多人参加。

从1950年秋到1953年秋,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集中倾注在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当然,抗美援朝期间也有义务劳动。抗美援朝结束后,义务劳动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热潮。

1954年,首都的每个星期天(当时没有实行“双休日”制度,只有星期日是周末公休假日),都有成千成百的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和店员,在许多建筑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沈阳市32万多职工、学生和战士,利用公休假日参加义务劳动,沈阳市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义务劳动管理委员会。上海六千多青年参加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工地的义务劳动。1955年春,武汉市机关干部、高中以上学生和街道居民4万多人踊跃参加修筑堤防的义务劳动。哈尔滨市民积极参加义务劳动。1957年春,河北保定市的机关干部利用星期日前往郊区参加义务劳动。同年夏,上海3万多名中学生暑假到郊区帮助农民义务劳动。同年冬,郑州的机关干部、学生和解放军官兵参加义务劳动。甘肃永昌县的机关干部用义务劳动为农民兴修了一个水库。

1958年春,乌鲁木齐的青年用131天的义务劳动修建全长32公里的乌鲁木齐青年渠。1958年2月中旬,北京十三陵水库建设工程开工,当时,每天有十万人在水库工地參加义务劳动。水库修建到四个多月的时候,已经有31.7万多人到工地参加了义务劳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有630多名部长、副部长、司局长参加十三陵水库工地的义务劳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的义务劳动。同年,长春市主要靠义务劳动建成新立城水库。

1958年秋,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天安门广场进行整修,同时兴建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义务劳动。出席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的近五千名青年、出席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两千多名代表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义务劳动。在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和市民群众有30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当时首都居民见面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去人民大会堂工地劳动过没有?”

1963年以后,学习雷锋运动蓬勃兴起,“义务劳动”成为“学雷锋”活动的应有之义。直到北京亚运会,“义务劳动”的说法依然很响亮,北京市政府《关于第十一届亚运会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中讲:“约12万人次参加了义务劳动,还有一批大学生直接参与了亚运会的各种志愿服务工作”。直到现在,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义务劳动”的做法,并且依然采用“义务劳动”的名称。

从概念上讲,“义务劳动”不能完全等同于“志愿服务”,但从精神本质和文化内涵上看,二者应该有相通相同的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掀起了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潮,人民群众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广大青年踊跃参军,到处出现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动人情景;成千上万的民工、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奔赴朝鲜前线,担负各种战地勤务,全国开展了爱国捐献、爱国公约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当时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艰苦,但全国人民为抗美援朝踊跃捐献,有资料显示,从抗美援朝开始至1952年5月,全国人民捐献了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的价值的钱款,东北全区农民参加抗美援朝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等各种后勤工作的达60多万人。

“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激发出空前高涨的爱国奉献的热情,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志愿服务”,但由此焕发的爱国奉献的伟大精神与此后的“志愿服务”有精神相通之处。

1955年秋,北京市郊区青年杨华、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和张生等五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申请,要求批准他们发起组织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去垦荒,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60名队员到达黑龙江省萝北县。此后的一年间,福建厦门、福清、莆田大批青年志愿到山区开荒;98名上海青年志愿组成垦荒队到江西鄱阳湖畔垦荒,河北省和天津市的150名青年开赴北大荒,广东省青年志愿垦荒队开赴海南岛,浙江温州227位青年组成“青年志愿垦荒队”登上大陈岛,山西省一千多名青年组成了五个垦荒队到内蒙古河套地区垦荒。贵阳青年志愿垦荒队在苗岭深山中建立农场,河南一批青年垦荒队到达新疆玛纳斯河流域。

这些“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热血青年们,是不是当今“志愿者”的先驱呢?

1963年3月,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为学雷锋题词。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1977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联合发表社论《向雷锋同志学习》。1983年3月初,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发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同志关于学习雷锋题词的手迹。当时,连云港市新浦汽车站出现一辆专门往来火车站接送旅客的小平板车,人们亲切地称这车为“雷锋精神车”。北京市宣武区团委组织团员和青少年学习雷锋精神,为孤寡老人、伤残人员服务,后来发展演变为“志愿服务”。

1987年3月初,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学习雷锋精神座谈会。

1988年3月初,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学雷锋”的思考》,对雷锋精神与按劳分配原则、螺丝钉精神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和雷锋事迹与雷锋精神提出讨论。

1988年秋,杭州下城区长庆街道新桥居委会为在社区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为民服务,将有一技之长的人组织起来,开展“邻里互帮、守望相助”活动。这些助人为乐者被称为“志愿者”。到1992年,“志愿者活动”在杭州市535个居民区推广开来。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居委会的13个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组织“志愿者协会”,为社区居民服务,并且声明他们的志愿者协会“是社会主义的”。到1991年5月,天津市和平区的志愿者从13个发展到1万多名。

1990年6月,共青团深圳市委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义务工作团体——“深圳市青少年义務工作者联合会”。1993年12月19日,在北京至深圳240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铁道部门的团组织首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2万余名“铁路青年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拉开帷幕。次年3月,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活动全面展开。

1995年3月初,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志愿者行动”座谈会。会议提出,志愿服务突出时代特色,提倡广泛参与,努力形成机制,重视舆论宣传。

1995年秋,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怀柔召开,北京组织了10万名青年志愿者为会议服务。”1997年3月,全国已建立30个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2000多个服务站或服务基地。1998年12月,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接纳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其联席会员组织。2002年12月,全国注册志愿者约420多万。2006年10月,媒体报道全国注册志愿者达1700万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大大提升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使全社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从此,志愿服务在全国快速普及开来。

2008年10月,中央文明委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至此,志愿服务正式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猜你喜欢
雷锋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