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朗姆鸡尾酒,不谈政事

2015-09-10 23:59黄山
南都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溪地朗姆调酒师

黄山

美剧《纸牌屋3》中,第一夫人克莱尔拉着国务卿凯茜小酌一杯。得知对方来自新奥尔良,克莱尔便问她读书时是不是喝Hurricane(飓风)。要知道,新奥尔良是飓风多发地,同时也是鸡尾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像飓风、Ramos Fizz(拉莫斯菲斯)以及有北美第一杯鸡尾酒之称的Sazerac(萨泽拉克)都诞生于此地。但凯茜却说,“拜托,我不是野蛮人。威士忌,不加冰。”为什么喝飓风的会成了野蛮人?那是因为这位国务卿出身美国南方名门,而贵族的饮食是不太喜甜的——甜代表卡路里,是劳动人民的能量来源。贵族鄙弃他们,因为那会导致糖尿病。

很不幸,飓风里面加了大量百香果汁、橙汁和糖浆是相当甜的酒,难怪被鄙视——但这不是我们摒弃它的理由。平常喝酒嘛,不要太装,喜欢什么点什么好了,飓风这样的水果炸弹难道不是夏日恩物吗?

话说回来,朗姆酒源于炎热的加勒比海,因此古典的以朗姆酒为基酒的鸡尾酒也大都与当地的湿热气候很相衬。大多数朗姆鸡尾酒都有这样的特质。朗姆酒的原料是甘蔗,它一直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传统酒饮。它以甘蔗榨糖后剩下的甘蔗渣为原料,利用残余糖分发酵制酒,然后将发酵液蒸馏,可以不经陈年直接装瓶饮用,也可以在橡木桶中陈年后再饮用。这两种朗姆酒都是当地调酒师的好朋友。由于热带地区还盛产蔗糖和水果,两者常常和朗姆酒混合在一起做成鸡尾酒出售——酒精、甜味和水果的结合通常是畅销鸡尾酒的黄金配方。

早在1919到1933年的禁酒令时期,就有不少美国酒鬼参加短期旅行团往古巴跑。禁酒令解除以后,美国人大量引进各种不同的酒饮,但不久以后的二战阻隔了大西洋两岸的航运通道,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干邑只好望洋兴叹,于是加勒比海的朗姆酒便乘机登堂入室。那时的酒商都采取搭配销售的策略,一箱紧俏的苏格兰威士忌搭配很多箱朗姆酒一起贩卖。单靠传统的Mojito和Daiquiri是不够卖掉这些朗姆酒的,于是美国调酒师纷纷发挥创造力,很多经典朗姆鸡尾酒便在此时诞生。

比如热带配方“Mai Tai(迈泰)”就是在1944年由加州调酒师Victor Bergeron发明,他的两位来自大溪地的朋友尝试了这款酒以后给酒取了这个名字,在大溪地语中意为“棒极了”。二战结束以后,从太平洋战区返回美国的大兵们又带回大量南太平洋风情的朗姆鸡尾酒配方,诸如Pina Colada和Zombie这些真正来自热带的朗姆鸡尾酒又大大丰富了这个家族的构成。当它们在世界最重要的酒饮市场美国蔚然成风以后,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大溪地朗姆调酒师
立陶宛朗姆酒转卖台湾贵了数倍
玛格丽特
朗姆酒的夏天
首届大溪地群岛亚洲旅业峰会和旅业考察团成功举办
调酒师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古巴计划用朗姆酒还债
2016大溪地群岛中国路演成功举办
调酒师/时髦经
2015大溪地旅游局深度路演
在大溪地寻找高更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