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超
有人说:“雪天我慢点开,可以不用冬季轮胎。”是的,普通轮胎在低温和冰雪路面上抓地力会显著降低,但放慢车速可以给你更多的反应时间和更短的制动距离,进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不过,这并不等于增加了抓地力,原来1米的刹车距离同样会被放大到两三米,你因此还要保持更大的安全距离。那么,如果换上冬季轮胎又怎样呢?
对于这个问题,早在8年前,我就给出了答案:当年的初雪过后,我们进行了国内首次冬季轮胎与全天候轮胎的对比测试,结果令人惊诧——尽管道路无比湿滑,但冬季轮胎依然以绝对优势(各项指标强于全天候轮胎数倍)完胜。也差不多是从那时起,冬季轮胎开始进入中国车主的视野,并逐渐被认可。两年后,我随普利司通来到北海道,看到一辆辆貌似弱不禁风的微车,装着冬季轮胎在冰雪覆盖的高速公路上稳步疾行,我对它的“好感”进一步加深。
可以说,真正在冰雪路面上开过车的人,都不会拒绝冬季轮胎,这也解释了为何仅是普利司通旗下的冰锐客系列冬季轮胎,就已在世界各地累计销售了2亿多条,其中有1亿条还是近10年卖出去的。再算上其他品牌,保守预计全球冬季轮胎总销量超过10亿条。
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年累计降雪量约250cm,比北欧雪国瑞典多50%,因而在东三省、新疆、内蒙古、西藏和部分北方地区,冬季轮胎的年销量已经达全球的5%。据调研,这些地区有超过90%的车主都知道或听说过冬季轮胎,更有超过半数的车主会使用冬季轮胎。而这其中,普利司通冰锐客成为中国市场占有率的佼佼者,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
冬季轮胎分很多种,比如防滑钉轮胎、锯齿状胎面(雪地花纹)轮胎以及冰雪专用轮胎。其中,防滑钉轮胎最早出现,用于北欧、俄罗斯等冬季多雪的地区。由于防滑钉能在冰面上形成强大的抓地力,因此冰上性能最强。不过它对路面的破坏作用也很大,因此后来在欧洲、日本等大部分地区停止生产和使用。即便是在北欧,也有极为严格的使用时间。
取而代之,米其林和马牌分别推出了锯齿状胎面轮胎,在结构上实现前者功能的同时,又保护了道路。这种轮胎的锯齿沟槽总长达到几十甚至上百米,足以容下1~2杯水。由于大陆性气候主导了欧洲地区,所以这种轮胎足以满足那里消费者的需要,但四面环海的日本却是海洋性气候,降雪较多,它还不能确保足够的行驶性能。
像我停留在北海道的那几天,连续下了数场大雪,从未见过柏油路面的真实面目。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冬季轮胎还需要在其他技术上有所突破。于是在1988年,普利司通便推出了BLIZZAK冰锐客系列冰雪专用轮胎。这种轮胎的胎面橡胶特别柔软,采用了普利司通独创的“发泡橡胶”技术。
普利司通的“发泡橡胶”有着类似海绵的功效,通过细小的气室来吸收水分。那么,为什么要“吸水”呢?不妨看看这个有趣的研究结果:“冰面摩擦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15℃时,冰面摩擦力是0℃时的5倍以上;低至-30℃时,夏季轮胎的抓地力甚至不逊于冬季轮胎。”究其原因,就是低温让轮胎与冰雪之间的水膜消失,而普利司通冰锐客的发泡橡胶和3D花纹有异曲同工之妙。
给力的冰锐客凭借强悍的表现,在中国市场博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作为回报,普利司通在进入中国冬季轮胎市场的第8个年头,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冰锐客XG01。
从我拿到的规格表可以看到,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推出的规格涵盖165~255mm胎宽、40%~70%扁平比和14~19英寸内径,共计52款,其中有28款常见规格在普利司通天津工厂生产。对于一款相对小众的冬季轮胎来说,如此庞大的阵容,体现了普利司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中国消费者的诚意。
有了这些规格,之前的冰锐客REVO GZ+、WS60和WS50都会下市,部分REVO GZ则通过进口方式销售。至于品质,国产冰锐客XG01和日本本土的冰锐客完全相同,使用一样的发泡橡胶,同时使用更多、更窄的“V”形沟槽加强了冰面抓地力,并通过类似于ECOPIA绿歌伴系列的非对称胎侧形状来降低滚动阻力系数,以满足中国路况和消费者的需求。
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的发泡橡胶质地非常柔软,配合更深的花纹沟、更大的表面积,可以形成更大的雪柱,且不易被切断,从而提高驱动力。当然,你也不必担心它的耐用性,实验证明,即便以磨损50%(发泡橡胶只存在于花纹块的前50%区域)为更换标准,只要在冬天过后及时换下,连续使用三四个冬季毫无问题,花纹块依旧柔软,性能不减,明显好于采用普通橡胶的雪地花纹轮胎。
在几乎是用积雪堆建而成的普利司通冬季轮胎试验场里,我有幸亲身体验了全新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试验车是两辆丰田凯美瑞,也是国内常见的车型,分别装有XG01冰雪专用轮胎和一款日系雪地花纹轮胎。
测试虽然简单,但极具代表性:冰面圆盘、雪地圆盘、冰面加速制动和雪地操控。实际上,冰面圆盘是最严苛的:在这半径仅有25m的冰面圆盘上,以15km/h匀速行驶,竞品开始出现轻微转向不足,需要通过轻收油门和略回方向盘的操作来挽回抓地力。对于我这样先体验竞品的人来说,测试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时,可以以1km/h为单位“放心大胆”地提升车速。基本在19km/h时才会出现与竞品类似的情形,但很容易挽救。试图提升到20km/h,车辆对挽救动作的响应变得迟缓,但仍旧尽在掌握,说明抓地力并未完全丧失。
不过,那些率先体验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的朋友就没那么幸运了:对竞品毫无心理准备的他们,即便以16km/h的速度行进,都很难抑制车辆的侧滑。再鲁莽一些的朋友,干脆无力回天,任何补救措施都避免不了他眼睁睁地望着“雪墙”扑面而来……也许你觉得4km/h的差距(26%左右)不算啥,但在弯道中,离心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粗略算来,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的弯道抓地力比竞品足足高出60%。
抓地力的差别在冰面加减速时也有所体现。全油门加速,电子稳定系统的介入程度,将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的优势展露无疑:尽管轮胎打滑不可避免,但随着车速的提升,VSC警告灯的闪烁频率明显降低,而装备竞品轮胎的车辆转速表指针依旧高高在上,和车速完全挂不上钩。制动就更明显了,以30km/h在相同位置刹车,XG01至少短一个车身位。至于雪地,如果是普通人的日常驾驶习惯和心态,两款轮胎的差别并不大,几乎都能像在干地上一样正常加速、转弯(几乎不会侧滑)、刹车(但距离会长)。至少,我没有挑战极限的兴趣,毕竟随着车速的提升,给你挽救的时间和空间都会越来越少,任何轮胎都有它的物理极限。
不可否认,雪天慢点开,确实可以不用冬季轮胎。但开得慢就一定安全吗?实际上,即便慢,你依然逼近着普通轮胎在冰雪路面上的极限,每一个弯角你都有触碰红线的可能,惊出一身冷汗。所以,我还是建议身处多雪地区的车主,换上一套像普利司通冰锐客XG01这样可靠的冬季轮胎。我相信,它多达52款的规格中,定有一款适合您的爱车。其实您也没有多花钱,因为您的普通轮胎得到了休息,寿命得以延长(低温下普通轮胎橡胶变硬,易磨损老化),只是两套轮胎换着用而已。要说成本,就是每年更换两次轮胎,200元的事情,却换得了365天的安心驾驶,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