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发展过程及启示

2015-09-10 21:59:09张楠
人民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发展过程毛泽东思想启示

张楠

【摘要】毛泽东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可以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和成立之后两个大的阶段。在前一阶段,毛泽东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简单排斥对外经济交往,发展到在延安时期基本确立了对外经济交往的思想框架,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将这种思想进一步付诸实践。在后一阶段,毛泽东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力发展对外经济交往转变到五十年代后期以后基本反对对外经济交往。这启示我们,对外经济交往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原则,灵活开展对外经济交往,同时,国家的各项生活应走上法制化轨道。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对外经济交往 发展过程 启示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以他为主要创造者的毛泽东思想曾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路指南,是整整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总结和前进方向。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在他那个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华,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和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答案。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和建设国家政权的历史,为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走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理论上的贡献。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对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尤其是对外经济思想则涉足不多。不可否认,毛泽东作为一名思想家、军事家,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思想贡献是十分卓越的,然而,毛泽东在经济方面,包括对外经济交往方面也有着十分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样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作用,同样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

对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研究,同样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而对外经济交往作为国家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也是其必然的选择,对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探讨如何实现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现代化问题,为其提供有益的借鉴。

毛泽东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十分丰富,内容也较多,为方便论述,将其按时间顺序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与成立后两个阶段分别加以论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时期,是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逐渐开始萌芽发展阶段,经过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之后最终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有三个阶段,大革命之后至长征前,长征后至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摆脱之前没有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国民党进行革命的附属地位,开始摸索新的实现国家复兴、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这也意味着共产党人开始独立掌握政权,需要确定自身如何应对各种国外势力的策略,包括如何同各国列强开展经济交往的问题。应该说,一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还是比较简单的。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认识仍然较为片面,带有很大的民族主义情绪成分,仅仅把外国经济势力视作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压榨、挤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代表,而没有认识到外国经济力量对于革命政权所能起到的帮助作用。这种认识也是与当时的革命形势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思想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大革命之前,中国先后有过多次试图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运动,包括改良运动和革命活动,最后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而在这一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往往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而阻碍了中国独立复兴之梦的实现。在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的过程中,列强更是选择了支持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的行为,这无疑更加激起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民族主义情感,强化了他们对于国外势力的反感。同时,这一时期的红色政权往往建立在地形险峻、易守难攻的山区地带,其面临的首要经济任务是发展农业和传统手工业,实现根据地经济的自给自足并利用过剩的农产品交换根据地必须的生活用品和其他物资,而这些物资在周边地区即可获得。根据地的经济目标决定了这一时期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几乎没有开展对外交往的必要,而根据地的地理环境和周边国民党势力的封锁也使得对外交往困难重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应当说,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持有一种简单的反感态度。

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克服了党内存在的分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在陕北立足。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与国民党缔结了抗日统一阵线,共同抵御外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延安革命政权蓬勃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建立和发展政权的实践经验,这也使得毛泽东有关对外经济交往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基本框架和原则。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于开展对外经济交往的必要性和开展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原则都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期他有关对外经济工作的讲话之中。如1936年在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将力主根据这些国家战时的表现来制订政策……那些曾在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战争中给予援助或未曾反华的国家可以享有同中国亲密友好和互利的关系。积极协助过日本的那些国家当然不会得到同样的待遇……如果中国真正赢得了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将会有比过去更多的机会……在我们赢得独立之后,中国将同友好国家商订互助、互利和互相同意的条约……”①在这段谈话之中,毛泽东集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对外经济交往的态度,那就是,坚持大局为重(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以抗击日本侵略者为首要任务),坚持平等交往(坚决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承认“恶债”,即清政府或者国民党政权因为镇压革命运动所借之债),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应当说,这奠定了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基本框架,之后毛泽东有关对外经济交往的论述,基本上都依照了这三条原则。毛泽东之所以在这一时期能够形成有关对外经济交往的基本思想,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内因层面来讲,毛泽东开始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职务,其眼界和知识范围相较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有了极大的扩展,所思所想的问题也更加开阔和深远。从外因层面来讲,延安根据地政权的建设和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也为共产党人提供了利用外资、对外开展经济交往的可能性,为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重要的是,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我国的主要矛盾从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转移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而面对着日本侵略者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中国必须寻找国际同盟军,与一切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开展交往,包括经济上的交往。这种国际政治上的大格局决定了对外交往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毛泽东有关对外经济交往的思想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思路,强调保持对外经济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将这种思想进一步的付诸实践。这一时期对外经济交往的范围,建立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既包括了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了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在短暂的和平之后,随着国民党集团破坏和平协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解放战争的征程。经过抗日战争之后,中国国力凋敝,百业待苏,因此,共产党人需要尽可能的争取外援,获得国际支持。这一时期,经过反法西斯战争之后,苏联也是受到巨大创伤,自身亟待回复,能够提供的支援力量有限。世界上仅存的国力保存比较完整的发达国家就是美国,而美国奉行同时接触的外交政策,没有明确表明所支持的方面,力图在国共两方面都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根据这种国际局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也采取了全面开展对外经济交往,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大援助的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按照其内容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八大召开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主要延续了前一阶段的基本思路,再以自身经济建设为主的同时兼顾开展对外经济交往,利用外资发展国家经济。只不过,在这一阶段,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引进外资的对象变成了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中苏关系恶化直至毛泽东逝世。在这一阶段,毛泽东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逐渐走向封闭,极度的强调自力更生原则而对于对外经济交往,尤其是在获得国外资金和开展合作经营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态度。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上的这种变化,既有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原因,也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下面将详细论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有关对外经济交往的思想基本延续了前一阶段的基本思路,重视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注重引进外资,引进先进工农业生产技术来发展国内经济。应该说,在国家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尚未完全放弃同西方国家开展外交往来,包括经济上的交往,然而,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彻底决裂,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的措施,从西方世界获取外资、开展经济贸易变得完全不可能。在这种国际局势下,中国开始全面转向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开展经济往来。1950年,中苏之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随后,苏联向中国提供了3亿美元的贷款(后来又增加了10亿卢布),并同中国合作组建了中苏民航股份公司等四个合营企业。中国还依靠苏联的帮助实现了141个企业的新建或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应该说,这一阶段,在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开展的卓有成效,取得了很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建设的开展。这一阶段的成果和毛泽东有关对外经济交往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在1956年所做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上。在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②可见,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毛泽东总体上是赞成开展对外交往,赞同利用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富余资金发展中国经济的。

毛泽东对同外国展开经济交往的思想在1957年之后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之前赞同开展对外经济交往逐渐向谨慎开展对外经济交往转变,到了晚年则基本对对外经济交往持排斥态度,仅赞同有限范围内的对外经济交往。毛泽东的这种思想转变自然也离不开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外部因素来讲,首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因为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而导致国家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条约,终止了向中国提供的所有援助并要求中国偿清贷款,借此向中国施加压力。中国在承受了巨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还清了贷款。这件事给毛泽东造成了很深的影响,激发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怀,并使得他极为反感国外贷款,将其视为主权受损的表现。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也给了毛泽东以巨大的信心,认为仅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实现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1964年会见日本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听涛的时候,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能够掌握的技术,能够取得的成就,无产阶级一样可以做得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除了外部因素以外,毛泽东自身对于国际、国内局势的认识也是他对外经济交往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冲突不可避免,世界大战迟早要打。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性,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此外,1957年之后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也使得毛泽东加强了有关资本主义可能在中国复辟的判断,导致他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阶级斗争上面,这也使得他对于任何他认为可能导致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因素格外敏感,像是引进外资或是同国外合作开展经营等(中苏交恶之后,苏联被认为是“修正主义”,向资本主义投降了)。因此,在六十年代之后,直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再也没有引进外资或者同外国开展经营合作,仅有的对外经济交往只包括了引进先进技术或者是对外援助这类所谓“不会带来资本主义因素”的交往形式。

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启示

从以上有关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有关对外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变化着的国内外局势出发,根据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需要完成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以及所需要应对的国际战略格局决定该具体时期所采取的具体对外经济交往策略。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政策的制定也需要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是遵循一个僵化的路线,而是根据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我国在某一具体时期的具体对外战略和经济目标,决定我国所采取的具体对外经济交往方针。而从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发展变化中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在对外经济交往工作中一条不变的基本原则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必须坚持以自身发展为主,外资辅助为辅,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保证国家的经济命脉始终掌握在自身手中,保证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损害。当然,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外经济交往工作,要看到对外经济交往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了充分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地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贸易往来,利用包括合资、合作在内的多种方式开展共同经营,引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才使得国家的经济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高速增长。

除此之外,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发展变化历程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重要启示是,国家的各项生活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治国理政的目标,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七十年代之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对外开放的基础,但是由于领导人的错误判断,我们没能够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让我国取得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更大的经济成就,这充分体现了人治方式下仅仅依靠领袖的个人能力进行国家治理的弊端。建设法治社会,让国家的对外经济决策走上制度化的轨道,遵循规范的程序决策和执行对外经济政策,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治方式的漏洞,更有力地促进国家经济生活的健康开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选集(1946~194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52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

责编 / 王坤娜

猜你喜欢
发展过程毛泽东思想启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简析越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19:55:00
浅谈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湖湘论坛(2016年1期)2016-12-01 04:21:40
浅谈我国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