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贤 谢爱华
【摘要】青年人生价值取向是青年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社会转型的深化,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时代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究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嬗变的根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创新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对提高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年 价值观 塑造 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价值是关系范畴,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即人与客观事物这种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就是价值关系。价值是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人们关于价值的认识并不仅仅以价值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还上升为更普遍的价值认识形式—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所共同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人们愿望的观念,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②因此,价值观念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对价值的理解,二是对价值的追求,即价值观念是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③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产生的根源存在于客观现实之中,人们的观念不过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的变化发展也是根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之中的,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体现在社会价值这一社会意识的构建之中。
随着资本主义资本的全球扩展和发展,“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同时随着西方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生产力伟大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彻底变革,这一变革的根本特征就是现代性的出现和发展。在马克思·韦伯看来,现代性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以及到后来的康德的理性批判,将理性主义或者科学主义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而对价值理性是一个祛魅的过程。理性主义或者科学主义的祛魅导致了宗教的缺失、信仰的缺失,带来人们只关注眼前的、现实的、世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而忽视精神的、价值的追求。而理性主义或者是科学主义追求的是纯粹的客观,回答的“是什么”事实存在的问题,它不能解决人类生存的价值问题。另一方面,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同时也是对个体本位的强调和认同,加之随着尼采发出的“上帝已经死了”的呼喊,导致了宗教权威的彻底瓦解和人的个体本位的自觉觉醒。所以,现代性导致的科学理性的主导,价值理性的缺失或淡化,同时导致了个体本位的强化和社会本位的弱化,这就直接导致了现代性过程中的人的价值导向的缺失、以个人本位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流行以及物质主义的泛滥。
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深刻的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之中,而现代化就是这一转型的本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过程,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深化改变了原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打破了人们原先的整体性存在方式,使得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独立,社会交往更趋向广泛和复杂,追求多元化、个性化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础,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人伦秩序也受到剧烈的冲击。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必然导致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裂变。
其一,价值主体由个人本位代替社会本位。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要求的集体本位为主导、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服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利益的回归而导致这种权威的集体主义的瓦解;加上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利益原则推动了青年的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离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泛滥倾向。
其二,价值目标由现实主义代替理想主义。同时市场经济的讲究效益和效率推动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特别是在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下,导致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务实的同时注重实惠,他们把更多的关注视角从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关注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实际利益,强调物质生活和现实生活等直观的感官享受。
其三,价值取向由多元化代替一元性。计划经济体制强调的是权威的一元的以官方的价值观为导向的价值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撞冲击导致的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并存,一方面带来青年价值取向选择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促使青年摒弃传统的那种一元的权威的价值观取向;另一方面青年从这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在价值评价上也不再采取单一严格的权威方式,而采取更强调客观性、多样性、多元性和宽容性的价值态度。价值取向的多元和宽容在肯定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可能也存在着价值模糊甚至价值责任消解的倾向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嬗变的原因分析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当代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为标志以后的时期。而本文所指的当代主要限定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而当代青年特指当前在校的青年,即主要是“90后”青年。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90后”青年的自我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并逐步增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展现和个性的张扬;青年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摆在了第一位,这已成为影响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文化多元化给青年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他们在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之间求共识,在依赖倾向和独立倾向之间求生存,在求是务实和享受生活之间求合理,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性和效益追求性要求利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导致了他们不再把理想、人生目标等作为关注的中心和重点,而把现实的、形象的直观的物质和感官感受作为行为的准则。
“90后”当代青年出生并生长于全球化经济的激烈浪潮中、我国改革开放的猛烈洪流中,“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是这个时代连接人与人交往的主要工具和纽带,独生子女是当代青年的标签,付费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时存在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显著特征。作为成长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激烈变革中的中国“90后”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具有现代和前卫、即时和多变、双重性和矛盾性、现实性和功利性等时代特点,这也就决定着当代青年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的思想价值取向是具有一定的迷茫性和矛盾性的,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应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思想的双重影响。我国改革开放是主动式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历史进程之中的,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势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和变革不仅体现在经济生活领域,而且还全方位地投射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等全方位的生活领域之中。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相互作用,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资本主义在促进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推动着西方思潮向世界思潮的转化,例如人本主义思潮强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弘扬人的主体性,一方面能够引导青年对于自我个性的张扬、注重自我个体的存在感,但另一方面在过分关注自身个体和自身在青年未能完全科学理性地理解人本主义的历史和本质的情况下,会给青年的成长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促使青年思想的多样化、活跃性以及开阔性的发展外,由于青年对于社会思潮的发展历史和本质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导致复杂的社会思潮导致了青年盲目选择和认可,给青年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随从性。
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青年成才成长的机遇与困境。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的竞争力有待加强等二元经济局面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了加大贫富分化的问题。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转型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二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另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务必客观要求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转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客观上要求中国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变革,例如分配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民主法治的完善等。而我国在急剧的现代化转型中,制度层面的转型例如民主法治建设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政府的公信力面临着质疑的挑战的问题、分配体制构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不合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制度层面的改革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最后,现代化转型中精神层面的转型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和价值构建,我国传统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碰撞,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信息化开放化全球化的时代,怎么样去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怎样去构建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家园,而这种传承和构建又必须符合现代化的转型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层面的构建起着引领的作用和价值,这都值得深思。
无论是我国的经济、制度还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转型都面临着先破再立的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怎么样“立”的问题。我国现代化的转型给青年的成长一方面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进一步推动了青年思想观念的解放更新,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思想和文化多元下的选择困境和迷茫。
构建青年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
当代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生理趋于成熟,这种成熟尤其以性生理的成熟作为重要标志,其心理认知和思维随着生理的成熟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青年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需求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促使着人际交往的需求的进一步强化。但是由于青年的个体主体性的觉醒与青年理性认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之青年的价值观念体系正处于构建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对青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以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重构推动中国社会价值的构建。当代青年价值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青年价值观的构建不仅仅是价值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因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是受中西文化的深刻影响碰撞之下形成的。而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中,中国文化的传承对青年价值观的构建和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我们在需求重构青年价值观的文化源泉要把视角和根本重新回归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个根本性的命题中来。中国文化或者中国文明是在被动中被拉进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的。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为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中国人经历了几次历史文化抉择:从近代清末的“中学为体到西学为用”,到“全盘西化”,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都是中国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探寻中国文化或者中国文明的出路的历史轨迹。
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它基本上是中国寻求新的文明秩序的一个历史过程。中国虽然是“被诅咒地去现代化”,在原始动机上不无委屈,但中国的“现代转向”是“命定的”,也是应有的选择。现代化出现的现代文明的格局在本质上有异于前现代期的文明,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新文明。④中国在现代化的转型中要理性地认识到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现代的新文明。中国“化”为“现代”的道路,并没有任意或太多选择的余地,但却绝不是没有创造的空间。中国或东亚的人(也包括一切非西方的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自觉地调整并扩大现代化的“目标的视域”在模仿或借鉴西方的现代模式之同时,不应不加批判地以西方现代模式作为新文明的标准。中国建构新的现代文明秩序的过程,一方面,应该不止是拥抱西方启蒙的价值,也应该是对它的批判,另一方面,应该不止是中国旧的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也应该是它的重构。中国的新文明是“现代的”,也是“中国的”。⑤而这种中国文化或者文明的传承也是重构中国社会价值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根本所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年价值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指导层面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着行动的思想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在理想价值层面上,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着行动的目标和指向。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构建当代青年价值体系的主导,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观,引领整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的展示和表现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的价值来引领青年价值构建,引领他们走出错误的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从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以新媒体的运用作为青年价值教育的创新载体。随着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科学已经完全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方式和状态。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这些新媒体以自媒体式的跨越时空的即时传播等特点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教育和舆论宣传的方式和途径不可避免地受到强烈的冲击和碰撞。
新媒体以传播超越时空地域的限制,即时、海量、快速、广泛地传播信息,扩展人的发展空间,激发人的发展潜能的同时,信息的海量性除了为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外,还造成了强大的信息压力和信息选择。加之新媒体的虚拟性、丰富性和无限可能性容易造成人的虚假性、成瘾性、甚至反现实性。另外,新媒体时代是多元主体和多远传播途径的时代,彻底瓦解了自尼采发出:“上帝已死”以来的权威崇拜。而纵观我们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仍然是采用传统媒体阶段的所谓的权威教育模式,即权威的官方媒体、学校的“权威”教育以及家庭结构中具有“权威”地位的长辈的耳提面命的教导作为青年接受价值教育的主要模式。这样的“权威教育”所导致的是教育失效。因此,青年价值取向的教育要变革创新价值教育的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在舆论宣传的优势,占据强有效的舆论宣传的平台,同时要将新媒体引进日常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实践之中,增强青年价值教育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增加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社会实践强化青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也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予以着重阐明:“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⑦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指出了实践的根本目的,而且科学阐述了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毛泽东则进一步阐述了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⑧总而言之,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而且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这就从哲学的高度对教育这一实践做了两个维度的定义,一是教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二是教育的本质是实践。因此,从教育本体论的角度而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全部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是现实的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变革之中的每个个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
从教育的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实践是被当作学校教育中一种与理论教学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方式,是教学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将社会实践贯穿其中,并作为提升青年价值观教育认同的主要路径。青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不能只体现在对观念、情感和理论的认同,因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本质体现。因此,青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直接体现在将核心价值理论教育内化为青年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然后用这些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念直接指导青年自己的实践活动,即从思想观念的内化再到行为规范的外化。所以,青年价值观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把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和个人体验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使青年除了增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了解外,将理论认知和实践认知结合起来,加深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系统科学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用实践作为检验青年价值理论教育的标准,审视自我对理论的理解、认知和认同,并自觉将理论认同转化成个体的实践认同,践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教育过程中,要求青年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支配和调解下,要积极采取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活动中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和要求。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应当在审视社会发展变革的基础之上,作出理性的科学的价值构建和教育实施,以推动当代青年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的构建和发展。
(作者分别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金融学院讲师;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13XMK11)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6页。
②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9页。
③兰久富:《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④S.N.Eisenstadt,CulturalTradition, HistoricalExperience and SocialChange: The Lim its of convergence, The Tanner Lecture on the Human Values, Delivered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 ay 1-3, 1989.
⑤金耀基,“现代化研究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⑥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3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3页。
责编 /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