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韶明
你打算买一双鞋子,坡跟,舒适版的,出去玩也不累。可是,你突然在相邻专柜看到了一款时装版的,锥形跟,比较好搭衣服,但是没坡跟舒服。你犹豫了,在商场来来回回地转。直到遇上第三个选择──同样是锥形跟,但显然没你看中的那个好,却足足贵了200元。那么,现在的你会选择哪一双?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双。一个新选项的加入,不仅不会分走已有选项的机会,反而会使某个旧选项更有吸引力!这就是“诱饵效应”。试想,如果没有第三双这个“诱饵”,怎么会让第二双以如此压倒性的优势胜出?甚至让你忘了,你当时的初衷不过是在找一双舒适的鞋子而已?
麻省理工学院有个教授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收集了许多年轻人的照片,组成吸引力相似的对子。如果拿一对这样的照片去问别人“你愿意和谁约会?”选中任何一人的机会大约是50%。然后,他制作了一个“诱饵”:把其中一人的照片略加变形,成为一个很相似,但是丑一些的候选者(诱饵)。这时,再让人在三者中选一个时,那个“诱饵”的原身(目标)被选上的机会就增加到75%。
奇怪吗?一点儿也不——这一切错觉,都来自参照系。可以说,“诱饵效应”改变了你的参照系,一下子把你拉回到“向下看”这个角度上来。
其实,你可以有一份心理预案。比如,进入商场时,先拿好自己的购物单,分清哪些商品是“诱饵”,哪些是真正的“目标”;比如,当你突然觉得之前并不喜欢的东西或人突然变得鬼魅至极时,先看看这种心理的背后还藏着什么,再做决定也不迟;再比如,A和B各有优劣相持不下时,看看你的权衡标准是什么……
当然,如果段位够高,你还可以利用它。比如,求职面试时,想办法把他人的特征设置为“诱饵”,把自己的特征设置为“目标”;比如,征求意见时,把自己不想要的设定为“诱饵”,把真正感兴趣的设定为“目标”;再比如,教育孩子时,把自己的倾向细分一下,“目标”放哪儿,“诱饵”放哪儿,让你的意见显得更民主……
说到底,诱饵效应就是一场心理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