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美团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将产生多重深刻影响,甚至会波及整个互联网产业。
2015年9月15日,美团官方发布律师声明,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关于美团融资失败的谣言启动民事诉讼,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追究造谣者的刑事责任。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美团选择以这种剧烈的方式回应?
在外界看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美团一直处于沉浮之中。7月,美团公开透露了业务状况,包括今年上半年470亿元的交易额。本来这些给力的数据让人对美团倍感信心,但随后一波莫名的负面声音却盖过了美团公布的“战绩”。
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美团烧钱补贴模式的爆料和反对;二是疯传美团在资本市场遇冷。
前者与之前对滴滴打车的质疑没有区别,属于商业逻辑的不同意见。后者则攻击性很强,甚至将美团融资上升到国有资产流失的高度,把有意向投资美团的国有基金誉为“股奸”,声称投资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这些立体化成体系的负面声音已经不是不同意见那么简单,显然是上升到资本层面的釜底抽薪,成为一场从下至上的多维度“攻击”。
更关键的是,作为BAT之外屈指可数的独立力量,这场对美团的突袭并不是欢乐的产业大戏——美团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将产生多重深刻影响,甚至会波及整个互联网产业。
首先,美团的成败,足以影响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分布。
众所周知,BAT均已杀入O2O战场。百度将在3年内对糯米追加投资200亿元,目标直指美团、大众点评;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和58同城,加上京东、饿了么与滴滴打车,腾讯系O2O大网业已铺开;阿里巴巴自上线淘点点发力外卖O2O后,近期又把淘点点整合到蚂蚁金服,并上线新口碑网……
在这样复杂的战局中,即便有阿里10%占股,作为行业领先者的美团依然是一家完全独立的“小巨头”公司,充当着一个重要的变量角色。但前提就是:美团在这一轮融资中融到足够多的钱,只有掌握上百亿美元的现金流,才有可能保持一如既往的独立地位。
一旦美团败下阵来,开始倒向巨头中的任何一方,美团这个搅动生态的变量就变为原有格局中的一个常量,整个互联网产业格局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其次,美团的成败将成为创投圈的重要风向标,影响全行业的信心与士气。
以美团为代表的O2O公司,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资本补贴的方式烧出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粘性。烧钱并非代表不可持续,在2011年电商行业兴起时,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也曾用大量的资本补贴培养用户的网上购物习惯。
但是,如果O2O行业的巨头都在资本市场里收获不到认可,谁还愿意为小玩家买单?如果行业老大的业务模式被证伪,谁还愿意进入到这场战局中来?
更关键的是,O2O是目前互联网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这部分的信心重挫,必然会波及整个互联网创业领域。特别是当各方力量都在通过喊“过冬”来进行自我调整,当社会舆论已经从创业狂欢中脱离,进入厌烦和空虚的逆反,美团这个体量的公司,一个媒体上的焦点故事就足以引发雪崩效应,甚至对很多其他公司形成舆论和心理上的“踩踏”,进而造成整个行业所有玩家的估值缩减。
因此,美团接下来的故事,跟很多人紧密相关,值得大家去厘清缘由和真相,并拭目以待结局的揭晓。而美团对此“事件”到“案件”的升级,会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标志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