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玉纯
中国女排击败东道主日本队、第四次将世界杯冠军的奖杯收入囊中后,怎么没人来采访一下我这个欣喜若狂的草根粉丝呢?如果真有人来采访,我一定把朋友微信上说的话借过来,作为我的心里话,动情地讲给大家听:“中国女排是我们这一代最辉煌的记忆。当国力不强时,它是我们争取荣光的载体;当国力强盛时,它是我们寄托梦想的大旗。尤其是面对日本这样的对手,请原谅我不能不热泪盈眶!”别说我玩笑过分,也别说我矫情十足,我们这代人确实是在女排精神激励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心底都珍藏着女排情结。
我了解女排是从初中开始的。我的初中体育老师是师范大学排球专业毕业生,他上体育课时经常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女排第一次夺冠的故事,还想方设法找来录像放给我们看,在他的宣传鼓动之下,我们对排球的兴趣日渐高涨。也许是因为当年营养不良的缘故,我那时个子很矮,虽然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对女排队员如数家珍,但我无法加入班级排球队。老师为了不打击我的积极性,叫我在球队训练和比赛时担任边线裁判。虽然当不了排球队员,可我还是打心底里喜欢排球运动,喜爱中国女排。
第一次看女排比赛直播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比赛刚好是放暑假的时候。那时我们国家刚改革开放不久,各方面条件都还很差,有黑白电视看已经不错。为了看到直播,我和几个同学求爷爷告奶奶,找了好几个地方也不让,最后由家在区政府大院的一位同学帮助,爬围墙进入院子,才混进会议室看到直播。谁说中国人只能在小球项目上取得成绩?女排向世界证明,中国大球同样可以走向世界!看完直播后我们无比激动,聚在一起又连说带比划地回味了半天,那感觉比刚吃过一顿大餐还过瘾。这下我们真正记住了神奇教练袁伟民,真正记住了明星球员“铁榔头”郎平。从那以后,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就深深地渗入了我们的心灵深处,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女排情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高潮与低潮的时候,中国女排的战绩也不例外。随着“黄金一代”队员的相继退役,女排与冠军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比赛成绩不理想,并没有影响国人对女排精神的肯定,也没有影响大家对女排新球员的关注。作为球迷,我虽然看比赛少了,但新闻媒体上关于女排的报道,我一直关心。清楚地记得朋友有次开玩笑说,现在的女排比赛越来越难看了,为了自己脆弱的心灵不至于被伤得像饺子馅似的,决定今后不看了,珍爱生命,远离女排。我对朋友说,中国女排是一支有精神的队伍,只要年轻一代球员成熟起来,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又带给我们精彩。
果不其然,当大家已经看不清“五连冠”背影的时候,中国女排用辛勤的汗水又迎来了两连冠。特别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女排冠军争夺战,绝地反击赢得久别金牌,中国女排照亮不眠夜,让我至今还心潮澎湃记忆犹新。我是凌晨3点离开单位宿舍,赶到会议室和同事们一起观看比赛的。说实话,当时对女排能否夺得冠军心里根本没底,第一原因是赵蕊蕊在训练中骨折缺赛,她在世界杯时扣球第一名、拦网第三名,她不能上场对中国队的实力是重大损失,没有蕊蕊的女排能顶得住强大的俄罗斯队吗?
一番苦战后,俄罗斯队凭借加莫娃的两次扣球,以30比28赢得首局。同事们觉得中国队虽然输了,但还有希望,坐下继续观看。第二局比赛激烈程度不减,俄罗斯队利用加莫娃的扣球和中国队的失误,以27比25赢得第二局。看到连失两局,有些同事坐不住了。我觉得两局落后没有气馁,应该还有希望,劝同事们静下心来继续观看。连扳两局后,姑娘们的士气得到了极大振奋。紧张激烈的决胜局中,张越红最后在四号位强攻一锤定音,会议室顿时沸腾了,不远处还传来了噼啪的鞭炮声……
岁月似流水无声而去,2004年距今已有11年了,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郎平教练率领的女排又给我们带来了夺冠的喜悦。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很多曾经时髦的东西过时了,很多曾经先进的技术落伍了,很多亲密的感情都疏远了,唯有女排精神始终没有褪色,就像我们未曾改变的振兴中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