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铁路:在国有私有间徘徊

2015-09-10 07:22郑佳文
看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晚点私有化伦敦

郑佳文

迈克尔·邦德在1958年发表第一本以帕丁顿熊为主角的故事书时,估计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古老的帕丁顿火车站会因为这只小熊而成为蜚声世界的伦敦地标。这座建于1854年的老火车站和其他数百座历史悠久的火车站一起,见证了英国铁路近两百年的辉煌。然而,当时间穿梭到1999年,帕丁顿火车站却和英国史上最严重的一起火车事故联系在一起——两节列车在这里迎面相撞,数十条生命在此间消弭。

帕丁顿火车站见证了英国铁路由盛而衰的历史。在经历铁路私有化-公有化-私有化三个轮回的变革后,英国铁路依旧在利润和效率的悖论里迷失,饱受民众诟病:票价高企、运力不足、车厢老旧、线路混乱……迷失的大英铁路,如何才能找回昔日的荣光?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铁路系统,英国铁路已经运行了近两个世纪。如今,火车依旧是英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次乘坐火车,这让英国铁路成为世界上负荷量第五的铁路系统。

然而,历史悠久不等同于高质量或高效率,大不列颠的铁路系统正饱受痛苦:票价高企、运力不足、车厢老旧、线路混乱——如今,在伦敦帕丁顿火车站门口,我们不仅找不到帕丁顿熊的痕迹,也很难看到类似“布朗一家”的愉快出行者,充斥眼球的可能是受不了火车晚点群情激愤的乘客。

英国火车晚点有多严重?《星岛日报》报道,最近一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铁路服务常有延误,导致大量乘客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包括错过重要商业会议、上班迟到及延误从托儿所接回子女等。今年4月30日,伦敦南部的铁路服务停电,就让数以万计乘客遭受长达五小时的延误。

一位家住肯特郡的布莱顿、在伦敦工作的女士告诉英国广播电台,她每天乘坐7点29分前往伦敦的早班火车,但这趟火车每天几乎都在不同时间到达。“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但这趟火车真的一次也没有准点过。”这位女士每个季度为这段车程支付近5000英镑,但由于火车经常晚点,她几乎无法准时上班,这让她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我花这么多钱就不该得到准点的火车服务吗?”

习惯性晚点的火车也给一些“玻璃心”乘客造成心理负担。一位就职于某高端杂志的著名编辑就因为无法承受火车晚点的折磨,不得不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除了不守时,英国民众还要承受“欧洲最昂贵的车票”。英媒曾报道,英国国有铁路公司“路轨”的员工出差只能选择坐飞机,原因是在英国国内坐飞机比搭火车便宜得多。而在2009年最高票价突破了历史性的1000英镑后,前交通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也不得不承认:火车在英国已成为“富人的玩具”。

英国复杂的售票体系也饱受诟病,《卫报》一篇报道就指出,“从伦敦到曼彻斯特,能找出34种不同的票价。”2011年,一次针对700多名乘客的调查显示,只有1%的人能够完全正确地分辨出各种不同种类的车票。

此外,通过自助购票机购买火车票的民众极有可能还要花许多冤枉钱。由于车票种类多样、且售票机标识不清,自动售票机与售票窗口售出的车票价格往往不一致,买同样的车票,有的旅客甚至会多花100英镑。

昔日代表着帝国荣光的大英铁路,沦落到如今“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可以说与英国铁路系统的失败改革不无关系。在两百多年的光阴里,英国“火车”已经历了“私有化-国有化-私有化”的轮回,每一次的改革似乎都在与执政党的意愿、民众的期许背道而驰。

二战前,英国铁路在自由竞争中发展为多头垄断,最后以全行业亏损而终结。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建立了国有化铁路管理体系,但“国有化”并不完美,重外部效益、轻内部效益管理的铁路系统很快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政府每年花在铁路维护上的资金达400万英镑,而票价收益却只有50万英镑。这推动英国国铁在1963年3月颁布《铁路削减令》:到1970年,英国三分之一的铁路运输被关闭,7000个站台中有4000个被废弃。

在铁路国有化数十年后,1993年,保守党政府对国有铁路实行私有化改组,英国铁路被分拆为两个部分:国有的铁路基础设施部分(铁轨、信号、路桥、火车站等)和私有的火车服务运营公司(目前有19家)。国有铁路公司“路轨”负责基础设施,而多家私营火车运营公司负责乘客服务、货物运输等工作。这套体制一直沿用到现在。

英国政府主要通过“特许经营”制度对私营铁路运营公司施加影响。“特许经营”运作过程是英国政府为竞标的运营商制定详细的标准(如服务水平、业务表现等),运营商根据这些标准进行竞标,再由政府选择最佳的公司,颁发经营权。为避免私有化盲目追求利益,英国政府还给铁路公司提供补贴,要求他们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不得随意提升票价。

这种投标经营的方式看起来很完美:政府只负责督促铁路公司达到服务要求,又可以避免国营企业的官僚化,还可以让私营铁路公司承担投资风险;而私营的铁路公司可以带来高效率管理、高水平服务。

铁路私有化后,部分高效的运营商确实为垂垂老矣的铁路线路焕发了生机。运营于阿什福德和伦敦圣潘克拉斯车站间的标枪列车就备受赞誉,维珍公司在曼彻斯特和伦敦尤斯顿之间的列车服务也获得广泛认同。一些老旧的火车站也在铁路私有化的浪潮中受益: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在精心修复后,已然成为一个饮食、购物的天堂。

然而,这次带有强烈政府干预色彩的私有化改革,并未带来英国铁路的全面振兴。一位知名评论员如是说:“如果说《铁路削减令》毁坏的只是英国国铁的形,1993年到1997年的国铁私有化,则彻底抽走了它的骨髓。”

就在今年英国大选激战正酣之际,BBC纪录片《英国铁路的困局》给了私有化近20年的铁路系统当头一棒。两位主持人参观伦敦滑铁卢车站的控制中心时,摄像机拍下了控制中心的电脑密码,该密码(“Password 3”)以白纸黑字的形式贴在电脑屏幕边上,在镜头里非常显眼。这引发了英国公众的强烈抗议,许多人认为如此落后的系统不足以抵挡黑客的攻击,无法保证行车安全。

而这仅仅是英国铁路管理乱象的一角。铁路私有化并没有完成曾经承诺的革新与投入,反而造成了火车票价的迅速上涨,还经常向政府要求补贴以维持经营。2010年发布的《铁路重建报告》指出,1997年至2010年间,英国人的铁路出行的成本上升了17%;此外,每年因系统碎片化和私有化造成的损失为12亿英镑。支持铁路国有化的绿党政策发言人布赖恩·希特里这样表述:“私有化体系存在着许多漏洞,比如垄断和分裂等等。铁轨和车站属于公司A,火车则属于公司B,餐饮卫生等服务业属于公司C……100多家公司的关系都以合同形式规定,权力义务复杂,制造了巨大的浪费,英国的铁路运营已进入了‘过度竞争’的误区。”

铁路系统的碎片化造成的管理漏洞,在对火车晚点的追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私有化之前,火车晚点的责任由国家承担;但在私有化后,公众应该找谁问责?英国铁路部门为此组建了一支多达数十人的队伍,依靠一本厚达200多页的裁定协议,为理由千奇百怪的火车晚点追责,但追责仍属不易。比如,一只动物闯入铁路导致火车晚点,那么责任在维护铁轨的公司,因为该公司未能阻止动物阻碍火车前进。但如果是一只鸟撞坏了挡风玻璃,除非是一只大鸟,否则铁轨公司有权拒绝缴纳赔款,而“大鸟”的概念却很难明确。

除了管理碎片化,私营铁路基建公司为降低运作成本逃避监管,低质量的工程最终导致铁路交通事故频发。1999年10月,一列闯红灯的列车与迎面驶来的列车在伦敦帕丁顿车站相撞,造成31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权威机构分析报告称,如果铁路网和机车车辆安装了欧洲标准体系的欧洲铁路控制系统,这起事故完全可以避免。2000年10月,一列旅客列车在驶过伦敦附近的哈特菲德一段弯道时,因为钢轨上发丝般的裂隙导致钢轨断裂致列车出轨,4人死亡。这两起重大铁路事故严重动摇了公众对铁路运输业的信任。

负债累累的铁路公司进一步破灭了英国公众对铁路的希望。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质量,英国政府每年向铁路公司补贴超过40亿英镑。加上每年近80亿英镑的售票收入,国有的路轨公司目前依旧负债累累,直接原因是提升落后的铁路基础设施所费不赀。《每日邮报》报道,截止到2014年,路轨公司负债已达到330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负债将达到令人咋舌的1100亿英镑。

当然,英国铁路的私有化并非一无是处。《卫报》报道,在过去20年里,英国人对坐火车的热情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复兴”,部分是因为人口增加,部分是因为城市房价高企迫使人们搬到市郊。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15年,火车乘客数量已增长了近60%,火车使用率更是恢复到了1940年的高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破除英国铁路的困局显得更为紧迫。《每日邮报》专栏作家尼克·休尔认为,英国铁路面临的真正困境,在于私人公司对利润的追求与铁路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之间的矛盾。“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就不得不降低成本或提高票价,这势必会损害乘客的利益。”他写道,“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从政府拿到巨额补贴,纳税人不得不再一次为车票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乘客和纳税人是永远的输家。”

以工党和绿党为代表的政党希望再次将铁路部门国有化,依靠政府的力量振兴铁路,但工党政府最近的一次“国有化”尝试也因为保守党政府的上台而无疾而终。英国东岸干线(连接伦敦和爱丁堡,沟通英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经营权的更替,可以看作近年来工党和保守党在铁路所有权问题较量的一个缩影。2009年,经营东岸快线的“国家特快”公司宣布无法继续经营东岸干线;以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政府决定把经营权收回,成立国营公司经营东岸干线。但好景不长,在2010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后,东岸干线的经营权于2014年被授予了维珍公司。

随着5月8日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获胜,英国铁路收归国有这条道路可以说暂时被封死。卡梅伦政府承诺在2019年之前向铁路投资380亿英镑,但英国舆论却不看好这笔钱能让“枯木”回春。当然,即使工党赢得大选,想将私有的铁路部门重新国有化也难于登天。谁都知道,将国有资产出售很容易,收回来却非朝夕之功。

英国铁路研究专家克里夫·罗伯特认为,重振英国铁路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铁路的所有权,而在于二战后从未存在过一个强势的国有铁路管理部门。因此,政府围绕铁路政策的讨论总是避不开“盈利”或“利润”,铁路的社会意义往往被忽视。“不管作为公营还是私营,铁路部门可能永远是一个亏本的企业。但铁路就像水、煤气、医疗等公共资源一样,政府不应以此牟利。只有放弃‘追求铁路利润’的理念,英国铁路也许才有出路。”

猜你喜欢
晚点私有化伦敦
微语录
“晚点围巾”揭德铁伤疤
上市公司私有化:福兮祸兮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
德意志铁路因晚点付“天价”赔偿
伦敦之歌
电影中的伦敦
焦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