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期
在西方音乐史上,“真实主义”(Verismo)特指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个歌剧流派,它的产生受到社会政治、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以及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等文艺思潮的强烈影响。相比以往歌剧中的宏大叙事——或神话传说或英雄史诗,“真实主义”歌剧往往取材于自然真实的日常生活,其关注并刻画的对象通常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表达其最真实的原始情感,热衷于描写嫉妒和情杀,具有强烈的地方性色彩,力求用简洁明快的手法构造强烈的戏剧场面。
众所周知,莱昂卡瓦洛的《丑角》和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是真实主义歌剧中不朽的代表作品。在两部作品送参独幕歌剧比赛并获得好评之时,普契尼也找到了自己一直坚守并发展的最佳创作方式——他将意大利歌剧抒情主义的特点与真实主义刺激的戏剧力量相结合,创作出了以《波西米亚人》为代表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音乐剧也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它与歌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音乐剧以歌、舞、戏为主导,综合高科技舞美,主张给听众带来视觉及听觉的感官享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音乐剧已经成为人们感受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在美国的百老汇、英国的伦敦西区以及法、德等地已有不少音乐剧作品,音乐剧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作品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它们不断经历着创作——上演——消失或是持续上演这样一个个轮回,音乐剧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门类,虽不如歌剧底蕴深厚,却在短期内俘获了大量观众。
摇滚乐音乐剧《吉屋出租》由美国作曲家乔纳森·拉森(Jonathan Larson)创作。作品以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为蓝本,讲述的是一群漂泊不羁、穷困潦倒、身患疾病的年轻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虽然《波西米亚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真实主义歌剧,但它将浪漫主义情怀、抒情主义特征以及真实主义因素高度融合,真实主义因素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吉屋出租》必然会遗传“真实主义”歌剧的基因,在保留了人物、剧情大框架的基础上,拉森将《吉屋出租》的故事发生时间设定在喜庆的圣诞节前后,地点是作曲家熟悉的美国纽约东区,人物以作曲家身边的朋友为原型,描绘了一群贫困青年艺术家挣扎着生存的故事,一系列“爱恨情仇”由此引发。真实主义歌剧的一系列特征先后在剧中逐一呈现,只是,它唯独缺少了真实主义的典型情杀妒忌场景。在《吉屋出租》完成的二十世纪晚期,凶杀与嫉妒不再是文艺思潮主流,剧作家更多着墨在剧中人物间的惺惺相惜上。
我们可以发现,相比文学,在歌剧和音乐剧的真实主义中,浪漫主义气息更加浓郁。在音乐的统筹之下,故事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人物的刻画以及人性的描摹会更加理想化。事实上,相比歌剧《波西米亚人》,音乐剧《吉屋出租》中的真实主义色彩被描绘得更加浓烈,这并非体现在从歌剧中所借鉴的人物、剧情的大框架方面,而是体现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以及戏剧性处理方面。
约瑟夫·科尔曼在《作为戏剧的歌剧》“跋:论歌剧批评”章节中根据自己的歌剧批评经验试图提出某些普适性的批评方法,他认为戏剧需要揭示人对动作和事件做出反应的特殊性质,歌剧只有强化这种揭示时才能成为戏剧。音乐是歌剧中最根本的艺术媒介,它承担着表达戏剧的最终职责,而音乐对戏剧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刻画、引发动作和营造气氛。
不难理解,音乐剧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必然有着音乐剧专属的独特个性,但该类戏剧被冠以音乐之名,从它与歌剧之间的紧密关系来看,音乐之于音乐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就音乐剧的音乐与戏剧性之间的关联来讨论,科尔曼的观点对于理解音乐剧而言,必定有着相当话语权与合理性,音乐在音乐剧的这三个领域内必然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是消极的抵消作用。
科尔曼曾评价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在戏剧方面坦率地停留在表面,整部作品有着某种“苍白、贫血”的病态魅力。不难看出,科尔曼指出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在人物刻画、戏剧性安排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是缺陷,也正是因为此类原因,他将普契尼列入二流作曲家之类。相信任何熟悉《波西米亚人》的听众都会承认这种批评的合理性。但是在《吉屋出租》中,拉森却相对完美地修缮了这些不足,整部作品显得更为“真实”、立体,健康,色彩也更加丰富。
在《吉屋出租》中,剧中人物的性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刻画,音乐、舞蹈、灯光、舞美等因素均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而音乐,仍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凭借着音乐,一个个立体鲜活的人物跃然眼前。音乐在承担刻画人物这一关键任务的同时,在剧中所起到的引发动作和营造氛围这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意义更是不言而喻。音乐之于音乐剧所产生的这三方面的作用并非彼此独立,它们之间虽有所区分,但更多的是相互依托,相互映衬。
男一号罗杰(Roger)是一位曾经辉煌过,而如今挣扎着生存的摇滚乐歌手,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每天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他不敢迈步,却终向爱情屈服,走出阴霾。在剧中,罗杰这一人物被刻画得十分立体、丰满。在与朋友们的相处,与咪咪(Mimi)的爱情发展过程以及在自己梦想的驱使下,他从一个自卑、冷漠、逃避现实、过分执着的人物形象蜕变成为一个踏实、敢于面对、直视困难、珍惜爱情的人。在剧中的这一系列唱段中,我们发现罗杰的转变虽历经波折、几番折腾,但它很“真实”,并不突兀。《一首荣耀的歌》(One Song Glory)表现出罗杰对梦想的执着,这是他对梦想的讴歌;《我会……》(Will I)表现出他的忧虑、恐惧与自卑;在《你所拥有的》(What You Own)中他开始认识自我;而在咪咪昏厥之后,罗杰在《你的眼眸》(Your Eyes)中开始正视爱情,对咪咪表露心意,深情告白;在与众人合唱的“Finale B”中,“把握当下,不要悔恨”的主题出现,与罗杰的心理成长过程遥相呼应。
女一号咪咪是一位身染艾滋的夜店女郎,她生性热情火辣,叛逆,漠视成规却又内心空虚,因为她,罗杰最后勇于迈向新的人生轨迹。借由一曲《请为我点亮蜡烛》(Light My Candle)出场,情场老手兼夜店女郎咪咪清晰细腻地表现了她对罗杰的情感转变;《今夜请带我出去》(Out Tonight)进一步刻画出她火辣勇敢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她甚至还劝导罗杰要活在当下,这从侧面表现出咪咪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思想;与罗杰对唱的《我应该告诉你》(I Should Tell You)是他们对爱情的坦诚。从对爱情的试探,到对爱情的渴求以及对爱情的追逐,最后到对爱情的歌颂……围绕着爱情这一主题,我们看到了一位敢于追逐爱情的人物形象。
马克(Mark)是一位挣扎着生存的犹太裔纪录片导演,亦是全剧的叙述者,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为了梦想,他苦苦坚持,不愿妥协,也不肯放弃;对于爱情,他襟怀广阔;对于朋友,他两肋插刀。在剧中,拉森对于马克的描述与众不同,从马克的唱段中,我们能够依稀感受到他的人物轮廓,但了解他,我们却更多的是通过“旁敲侧击”,比如父母的电话、情敌、朋友的态度、室友对他的评价等等。他是典型的波西米亚人,波西米亚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
科林斯(Collins)是一位电脑奇才,是纽约大学被辞退的老师,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也是一个同性恋。他性格温和、痴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与安吉尔(Angel)擦出爱情的火花。相比剧中的其他情侣,他们之间的爱情令人羡慕,在呵护着爱情的同时,他们也坚定地守护着友情,他们总是在朋友之间关系不和睦之时出手调解。对于科林斯的描述,他与安吉尔之间的感情是最主要的线索。他与安吉尔偶然相遇、相知而后相惜。他曾与安吉尔合唱过见证他们爱情的《我会疼惜你》(I’ll Cover You)。在安吉尔去世之后,他再次唱起这首歌曲,而这一次,这首歌曲表现的不再是承诺爱情时的喜悦与希冀,而是充满着对恋人的不舍与肝肠寸断。同一首作品,却传达出如此截然相反的情感,这不仅是一种统合全剧的方法,更是一种强化戏剧张力的有效手段。《圣达菲》(Santa Fe)表现出他对金钱的态度以及对波西米亚人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有梦想,敢于追求自我。
安吉尔人如其名,他性格善良开朗、积极乐观、善解人意。独唱兼独舞《今天是你的》(Today for U)是他在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男扮女装,性感迷人,人物性格由此展现。这首歌曲节奏感极强,给听众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令人印象深刻。
剧中,莫利恩(Maureen)与乔安娜(Joanne)是同性情侣关系。莫利恩在出场前已在众人口中不断被提及,不经出场,观众对她已是充满期待,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飞跃月亮》(Over the Moon)是她的专场演出,更是她性格的侧面体现。乔安娜与马克合唱的一曲《探戈莫琳》(Tango Maureen)足以领略莫利恩的魅力,她任性、妩媚、性感且“博爱”。乔安娜是一位有着良好家庭背景的律师,她个性保守、内心脆弱、渴望爱情并且对爱情忠贞不渝。一曲合唱《接受我或是离开我》(Take Me or Leave Me)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亦展示了两人的性格特征。
在《吉屋出租》的主角阵营中,贝尼(Benny)可算是剧中唯一的反派角色。这位曾经的室友开始对金钱痴迷,疏远友情与梦想,然而在《你们会看到》(You’ll See)以及后续他为曾经的室友以及咪咪的付出中,我们或许可以将他视作一位向社会妥协、放弃个人理想的人。从这层意义上来看,贝尼获许更接近当代社会中的人,当理想与现实偶尔处于两条并不相交的平行线上时,舍弃与抉择成为必须。
将故事发生的时间选定在圣诞节前后,可谓是一种加强戏剧性效果的明智之举。作为西方最重要的节庆日,这个时候发生的任何不幸都是对人类心灵的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都更能激发出人性的光辉。时至今日,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悲惨故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持生计,搁置理想的人不少;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迷茫、怯懦的人亦不在少数。成长与人性原本就是艺术中的永恒话题,经典艺术之所以拥有永恒的魅力,正在于它能触及与人性相关的普世情感,它深邃而难以捉摸,要用音乐来对其进行表述并非易事,但充满可能。这类情感是人类的永恒需求与探索方向,它不曾过时,也不会过时。
拉森的《吉屋出租》正是因此而吸引了大批热情的观剧人群。剧中多样丰富的人物、圣诞节的节日氛围、时间的流失所带来的角色们的心理成长进程等无一不在音乐中得到具体体现。珍惜时光、活在当下,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爱情的追求……无一不贴近我们的生活。剧中并没有“我”,但却能依稀感到剧中那些真实的“我”,每位听众在观看时,都能在主角们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个在爱情、理想面前犹豫不决的人不就是真“我”吗?无怪乎《吉屋出租》曾斩获多项大奖,成为百老汇音乐剧史上名列前茅的剧目,在全世界风靡。
2005年,《吉屋出租》还被改编为电影上演,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而更加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百老汇与好莱坞之间的距离,似乎从未如此接近,这或许是源于音乐剧与电影艺术对“真实”的共同追求。事实上,比起真实主义歌剧来,音乐剧《吉屋出租》的范围更加宽泛,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现代,色彩也更加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