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新型官德的思考

2015-09-10 07:22刘汉峰
人民论坛 2015年2期

刘汉峰

【摘要】古代官德是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伦理道德观的缩影,新中国建立以后,官德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前,培育新型官德面临着挑战:全球化一体性趋向给以国家为单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与道德原则如何统一;人才选拔评判体系与机制如何完善。新型官德培养的关键在于官员要真正树立新道德观。着力点在于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及其机制。同时要发扬民主求实作风。

【关键词】古代官德 新型官德 新道德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其中科学落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新尝试。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提出的重要理政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一个重大贡献。法治和德治都是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治理理路和治理方法是有差异的。就法治而言,宪法与法律的规范性非常明确地体现在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中,依法而行即可。而德治则不然,德治是以道德伦理体系作为治理手段对社会行为进行弹性优化与调节,其力量在于教育与自觉。因此,法治的关键是制定科学、客观、有效的法律,而德治要强调对社会群体的教育与治理。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法治与德治在不同的文化因素作用下,治理路径的选择也就必然会有区别和联系。就德治而言,治理对象选择十分重要,德有风气传播之效,因此治理对象首当其要。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看,欲彰德化,必先治吏,进而及民。这是一条基本的治理路径。本文就是以官德培育为对象展开论述的。

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下的官德

在中国,德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政治与社会文化生活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判别方式。《道德经》对道与德进行了分层阐释,“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物分别代表了三个层次和过程。从这里看,道和德都是一种形而上之态,道的层次更高,德是介于道和物之间、且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一种形而上之态。在社会文化范畴,德是人内在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是社会伦理规范的基本形式,也是道的表现。在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过程中,德始终是居于伦理秩序的中心地位,对德的偏离可能会导致道的不申乃至招致挫折。因而德是实现道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秩序是以伦理价值为思想基础的。在中国的文化系统中,以道德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成为社会行为价值的判别标准。所谓国之四维,也就是礼义廉耻,是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中国的家国文化传统在道德伦理的统领下,首先体现的是以各层级的“长”为尊,同时要求“长”者育德、立德、树德、守德。《管子》中提到的“授有德,则国安。”实际上就是说明了把国家交给有德的人,则国家安定。在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官吏治理国家的模式中,官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枢纽,是社会风气启合之所在。国家的道德建设首先要从官德抓起,加强官德修养对于提高全民道德修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社会治理模式中,有一个原则是始终存在的,即大政府小社会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演化而来的,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就是政府主导。在这种主导类型下,官员的社会影响力也是主导型的,因此从古代开始,治吏之术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门“显学”。古代吏治中强调修官之德,官德不仅是官员的修养,也是为官的政治标准。在西周时期,就有“以德配天”的思想。儒家提倡的“为政以德”、“为官以德”讲的就是以德为标准。官德的范围以治理国家的需要划定,范围相对比较宽泛。比如,《管子·立政》篇中讲,居官者若要定国安邦,有四点要慎重:一曰大德不至仁,二曰见贤不能让,三曰罚避亲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上述四者不能授之以权柄。官者,要有仁有礼有公有明,才可以为官。此外,居官者还必须有“廉”德。在《周礼》中,对廉德有这样的论述,即所谓“六计”:“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这是从广义上解释廉,廉的六项内容就是德的外在体现。朱熹把廉具体化为廉洁,并认为廉洁是为官从政者必备的一种基本的德性,他认为做官者“须是凭地廉勤。”

古代官德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伦理秩序的反映。官德是在强调修己、修身的基础上用德的智慧来治理国家、治理天下。这种伦理官德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社会成为做官的政治标准,同时,这种标准也成为了社会各阶层效仿的模式,道德标准社会化到社会群体中。

新型官德的要素构成与基本特征

古代官德是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伦理道德观的缩影,新中国建立以后,官德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培育新型官德成为了新时期、新阶段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新型官德的形成是以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新阶段。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有鲜明特色的,这种特色的鲜明体现就是共产党所具有的先进性。对于官德内涵的先进性注入,使得官德培育的层次上了新的台阶。

作为一项具有特定内容的干部管理类属,培育新型官德要认识和把握其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就新型官德的特征而言,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观念。新型官德之所以称之为新,最突出的体现是在道德观念上。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首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之一员,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之一员。先锋队队员有别于他人的地方之一,是他所具有的道德观,也可以说是共产主义道德观,其核心是新型人生观。按照李大钊对人生观的分类,有忍苦的人生观,也有求乐的人生观,但是这些观念没有实现人生真正的意义。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后,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产生“乐天努进的人生观”,也就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因此,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人生观的核心要素,也是其历史责任。刘少奇对此曾讲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更快地实现。这就是我们的理想。”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生观是新型官德形成与确立的根本思想基础,这一观念与传统社会伦理思想基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认识范畴。共产主义人生观更加明确地指出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并进一步明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阐明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义基础,自然成为为官之德要求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精神与原则。新型官德要求共产主义者具有统一的道德标准。首先是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是体现社会发展正义的重要表现。作为共产党的官员,追求真理不仅是精神上的驱动,也是对正义的维护和坚持。刘少奇曾指出,“我们共产党员,应该有最伟大的气魄和革命的决心。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愉快而严肃地下定自己的决心,来担负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任务”,“我们共产党员这种伟大的胸怀和气魄,是人类过去历史上任何阶级的英雄豪杰所不可能有的。”②党的官员有没有“求真”精神、下没下“求真”功夫,对官德的理解认识层次是完全不同的。过分强调实实在在的得到什么,而不去讲求务精神之“虚”、补精神之“钙”,不去为形而上奋斗,就有可能会迷失正确人生方向。其次是具有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利益作出牺牲和奉献是当代官德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指出,“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③党的官员若有这样的觉悟去牺牲和奉献,就会具有巨大的带动力量,带领人民群众心甘情愿地为实现奋斗目标去努力。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等都是鲜活的例证。再次是集体主义意识。培育当代官德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讲集体主义。党的官员要正确对待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民族和群众利益为根本利益。毛泽东讲到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敬的。”④集体意识中的“公”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官员心中有了“公”,也就能成就德。

道德修养。新型官德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官员道德的养成与层次的提升离不开学习与教育,邓小平在1962年就曾指出,“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⑤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培育健康的人格。1923年李大钊在同《申报》记者谈话中提出,“教育只是偏重知识,而忽视使用知识之人格。”⑥邓小平和李大钊在学习教育上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学习使思想认识保持清醒;二是学习知识和培育人格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三是修养自然地存在于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之中。新型官德也包涵人格修养上的求新和人格魅力涵养的新境界。共产党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除了要有坚定的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以外,还要有共产党员的人格修养。这种人格修养体现在“得”与“助”的行为上。新型官德涉及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对价值观、利益观的认识和理解问题,其认识集中到一个点就是如何看待“得”。简单的说,“得”是综合的人生体验,它表现出为理想而奋斗的操守和群己关系之所得。人格修养中将理想信仰与群己关系之所得汇合,就会形成人品之德,形成为社会、群众最高利益之得而得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助”的动力,“助”是全心全意之助,是在群众感到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一臂之力,这样的“助”才有价值。“助”表达的是人格的力量,体验的是双赢的社会感受。能帮助人、会帮助人本身就具有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是感性的,感性认识一旦确立,被感受者就会通过对帮助者加倍爱护和支持来表达心中的尊敬。这时,作为个体的官员个人魅力很容易在群众中升华为对党的认同和支持。这种情况下,官德行为就不仅仅是不同个体的表现,代表的是整个组织队伍的整体。

培育新型官德面临的挑战

培育新型官德是新的历史时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在新形势下面临许多新挑战,期待出现新突破。

全球化一体性趋向为以国家为单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的世界形势有一个基本特点,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并存。事实上,冷战结束以后,各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经济发展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一发不可收。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实现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同时人才、资本流动更加便利和高频化。在实现利润增长的同时,国与国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关系;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的产品之一是经济文化强国的文化输出,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输出与竞争,很容易导致不同文明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在世界文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每一种文明都在面临着来自不同文明的适应性挑战。对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明也无可选择地必然面对全球化条件下其他文明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共赢是这个时代应该努力实现的总体目标,而不应在全球化下为实现文化价值一体而造成文明间的冲突。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正在面临全球化的挑战,民众整体伦理道德认知和实践都在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冲击下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无产阶级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体的新型官德培育犹显突出,担负着引领社会道德发展的重大责任。

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与道德原则如何统一的挑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深入,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驱动成为了撬动经济发展重要杠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社会的理性约束能力,如法律、道德、制度的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指标成为社会评价体系的核心标准。特别是在各级官员的政绩考评上,GDP占有突出位置。但随着对效率追求的深入,社会公平面临的挑战继之而起,因经济问题导致的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4年11月25日,已有54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其中包括2014年被宣布查处的副国级及以上官员3人、省部级官员33人,十八大至2013年底被宣布查处的省部级官员18人。⑦在利益面前,一些官员完全丧失了基本的共产党员准则,完全背离了无产阶级先锋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理想追求。现实促使执政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官德建设的挑战何等巨大,也充分看到其必要性是何等迫切。

人才选拔评判体系与机制的挑战。在干部政绩考核中,中央取消了官员的GDP指标,这个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但以GDP论英雄的社会影响还远远没有消除。在官员选拔和政绩考核中,受GDP思维影响最大的就是指标化的干部考核与测评体系。客观地讲,指标化的选拔考评体系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官员干部的基本考核信息,作为一种考核形式而言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领导的决策如果对这种程序化、指标化的数字形成依赖的话,其弊端将会以加速放大倍数的形式出现。这种单纯数字化的官员干部考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易于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现在看到媒体报道许多官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症因之一即在于此。日前,中纪委网站公布原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这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第六个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和第八个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这名多次“近淤泥而不染”的官员在其“做一世好官不易”的名言掩盖下还是暴露了本来面目。类似这种事件的出现,说明我们的官员中存在着十分突出的“两面人”现象。这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样化,而组织监督形式与渠道单一、社会约束力量薄弱的背景下,极易产生严重腐败。“两面人”现象给我们的干部选拔考评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仅“两面人”事例即反映了干部考评机制的数字化刚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官员干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种量化依赖的形成,阻隔了上级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不利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关于培育新型官德的思考

新型官德培养的关键在于官员要真正树立新道德观。所谓的新道德观就是指要树立无产阶级远大理想以及为这个理想奋斗终生的观念。这既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也是新型官德应具有的根本内容。培育新型官德就要使所有官员干部以无产阶级理想目标为己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长期坚持从严治党。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新时期坚持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12月,在江苏视察期间,提出“四个全面”的要求。以这样的力度强调从严治党说明了其重大意义所在。从根本上讲,从严治党要严在根子上,严在使官员干部能衷心地为实现党的最高奋斗目标而奉献的精神追求上,用这样的精神追求武装起来的头脑,才能建立新道德观,才是培育新型官德的前提。

新型官德培育的着力点在于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及其机制。官员干部的权力观一般不是从教育中得到的,而是从实践中效仿、总结、归纳而来的。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官员的学习教育中没有权力观的内容,而是说目前官员干部从课堂上认识的权力观与实践中所信奉的权力观并不具有完全一致性,甚至还不具有同源性。这种权力价值认同上的差异是导致所谓“两面人”的重要原因。权力价值认同差异之所以存在,甚至有的群体还表现出很强的差异性,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权力授受机制有很大需要改进完善的空间。一些官员把权力视为私有,在分配社会资源时以谋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一些官员认为自己的权力是上级领导给予的,在使用过程中唯上级领导马首是瞻,甚至利用权力为领导谋取利益;一些官员为了实现自我设计的更高层次,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社会公关,以权力交换博取社会地位的提高。新型官德要摒斥上述现象,要做到思想上树立对待权力的距离意识。具体而言,包括对权力的三种态度:一是尊敬,二是慎用,三是止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彝器”,其所具有的这种自然形态下的崇高,理应值得尊敬。权力只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敬,才能得到正确的行使。二是慎用。权力的使用过程没有个体意义上的行使者,只有代表特定社会关系下的权力行使主体。这样的权力行使是公共行为,既要受到监督,更要主动审慎运用。三是止为。这是说权力的运用不能超越自身的边界,越界则为权力滥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应受到自我谴责。这三种态度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平衡的,也应是等距离的,如果哪一个突破界限或形成短板都会破坏总体平衡。在此基础上,还要在制度上对正确权力观予以鼓励、支持。改革完善权力授受机制,更多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考察,对于培育新型官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型官德培育要发扬民主求实作风。全方位培育和考察官员干部的“德”,贵在抓住官员本人思想境界和修养层次的本质。官员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在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下有可能发生背离,但其本质经过长期观察是可以把握的。这里面涉及到了官德的培育周期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对官员道德修养的培育和把握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当前官员提拔选用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类干部,从履历表上看,二三年就更换一个岗位,四五年就晋升一个大台阶。如果从官员干部交流使用的角度看,可以认为有利于丰富工作阅历;但从官员自身能力发挥到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要求来说可能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或不足。而且,这类官员大多热心公关,要么对具体工作敷衍了事,要么大搞面子工程,而提升后留下大量“半拉子”项目。因此,官员选拔的周期和交流一定要按照工作绩效周期来运行,否则急功近利者会越来越多,由于这些人大多眼睛向上看,因而对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存在着沦为口号的危险。上述培育周期所涉及的是官员考察过程中对于道德考察存在“失稳”的现象。此外,还要严肃对待“失真”现象。我们所说的“两面人”就是考察中存在失真的表现。官德的培育重在求真务实,在这个问题上,想要求真,就要讲求方式方法。发扬民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有效地调动官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是重点。官德培育中要重视发挥群众的作用,真正的积极性存在于群众的行动中。培育周期与发扬民主是一致的,路遥知马力,官员干部的品德道德、思想动态状况在这两点上都会表现清楚,有德没德不是量化的结果,也不是考核的必然,而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口碑中。

【注释】

①②《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3页,第127~12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01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22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6页。

⑥“记者与李大钊之谈话”,上海《申报》,1923年10月15日。

⑦“十八大后54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 今年已达去年2倍”,人民网,2014年11月26日。

责编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