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命运对伤残职工的特别眷顾,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除驾驶员外,其余9位工作人员都是女性。这支由60后、70后、80后组成的巾帼团队,每天面对着伤病的躯体,在平凡岗位上,倾情奉献,享受着“一起吃苦”的幸福。
十多年来,她们用女性特有的善良温柔、细致真情,编织着点点滴滴的暖心故事,架起了社会保障政策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开阔桥梁。
劳动能力鉴定服务的对象是一群特殊人。他们或有肢体残缺,或患恶性疾病,或遇精神障碍。对他们来说,这个女子公务团队的一个眼神就是一颗定心丸,一声关怀就是一粒止痛片,一句解释就是一根定海神针。
冬日周末的清晨5点,天微微亮,窗上结着一层冰花儿。徐大姐悄悄起床,给家人做好早餐,看一眼熟睡中的孩子和丈夫,轻轻带上房门,匆匆赶往县区的鉴定现场。安排专家、设备、材料、流程,叮嘱护士特别关照体弱、残疾的职工……顾不上喝一口水,一忙就是四五个小时。这就是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日常的一天。
她们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周末,都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鉴定。她们像一个个人间天使,使一份份鉴定材料成为弱势人群的诉求出口。
一次鉴定中,一位失业职工未按约定时间前来。工作人员致电询问,得知其患了急性脑梗,重度偏瘫,失去语言和行动能力,立即给其亲属安抚,并承诺尽快安排专家上门鉴定。
上门之后,工作人员发现这名职工患病后失去经济来源,尚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又免除了全部鉴定费用。鉴定人员离开时,这名失业职工伸出手,激动地比划着。一旁的哥哥眼眶湿润了,哽咽着说:“我弟弟这是在谢你们呢。”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姐妹们的心踏实了,她们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拿出鉴定结果,争取让困苦的一家人早日办好退休手续,领到退休金。
鉴定结束后,用私家车送腿脚不便的职工去长途车站是稀松平常的事。遇到对方有行动障碍,又没有家人陪同的,她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忙排上队、买上票。
有一次,鉴定结束已近中午,现场孤零零剩下一名衣着破旧、步履蹒跚的职工。工作人员小黄上前询问,这名受过脑外伤的职工思维迟钝、言语不清,几番比划后,小黄才终于弄清他说的是:“我饿,我要吃饭。”漂亮的80后姑娘手一伸,托起他的胳膊,把他带到医院旁的小吃店,为他点了一碗面条和两个荷包蛋。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的木讷男人下巴上沾着的葱花儿,还有他终于缓和的脸色,小黄像看着自家宝贝孩子吃饭一样满足,开心地问:“饱了吗?”细心的小黄担心他一个人走失,又无法与其家人联系,就根据鉴定材料上的信息查到了他的住址,一边安排汽车送他,一边积极与其原工作单位联络,直到把他安全送达。
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的姐妹们就是这样,用耐心和微笑把关爱带给每一个受鉴对象。南通市鉴定中心连续多年获得省“劳动能力鉴定先进单位”荣誉,工伤职工送来的锦旗已经多得再也挂不下。
一个人一时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做好事;一个人单独做点好事也不难,难的是一群人共同去做好事。一个积极向上、同心协力的集体,就是实现这种由难到易的杠杆,把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河,把个人的自觉团结成共识。
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姐妹们还每人每月拿出100元,自发成立了“绿叶帮扶基金”。一次,她们通过南通电视台“城市日历”栏目,得知一位来自云南的工伤职工因脊椎受伤和脑外伤,导致智力精神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家中尚有两个上小学的女儿,失去了母亲的庇护。
姐妹们带着职业敏感,立刻通过相关部门了解到对方的工伤事故情况,并与用人单位联系,迅速安排了上门鉴定。同时动用“绿叶帮扶基金”,为对方送去了大米、食用油、被子等生活必需品,还给孩子们带去了衣服和学习用品。虽然,这样的资助对这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意外关怀使在风雨中飘摇中的人们倍感温暖,使两个胆怯的少年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凝聚人心,凝聚人才,凝聚人气”,这个女子团队多年来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先进群体的崭新风貌,并且一再显示出凝心聚气的巾帼力量。
爱心在左,奉献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9位女性恪守着心中朴实的信念,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用纯良的精神敦化着和谐风气,将真诚的赤子之心化为工伤职工渴盼的冬日暖阳。
(江苏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供稿)
(编辑 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