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雪涛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世界关注的焦点也逐渐转向东方。如何在这种关注中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认为,这种价值观的力量来自于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庸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结,文章从世界原理(道)、社会关系(伦理)、人性培育(诚)以及行事准则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庸所蕴涵的中国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中庸思想 文化传统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世界联系日趋紧密。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世界关注的焦点也逐渐转向东方。如何在这种关注中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既正确导向国内的价值能量,又能给其他的国家以示范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这种力量来自于自己的文化根基。
另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本土化”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的重视,置身于此间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必然要在“重思中国文化”的思维框架中展开,以唤醒“文化自觉”,重建中国的思想世界,重塑中国作为“思想大国”的形象,为此我们必须破除“文化自卑心理”。在重构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运用“本土性知识”观念看待传统文化,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摆脱西方知识体系的笼罩后才能获得解放和自身呈现的可能,同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发展为新类型的全球性知识和价值观。在国际思想和既有思想的交织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立自身基本的价值观念。
儒家的“中庸”对中国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但是,受五四运动以后的革命精神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极左思想的影响,儒家中庸长期被看作纯粹消极的理论而加以批判。当时学术界基本持同一看法,冯友兰曾经批评道“既是这样,又是那样,貌似全面,其实还是折衷主义”;“中庸是形而上学反辩证法的观点。”①另外,任继愈曾经指出:“中庸即是折衷调和。”②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这些消极的意见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数大陆哲学史论著和教科书的提法。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在较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在与外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尤其是对几十年来新儒家在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及西方学术界对儒学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展,坚定地给予中庸思想以全面地肯定、褒扬和赞美的态度。这些异样的声音,促使大陆学者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全面反思。例如:杨涯人指出,孔子中庸可以理解为科学辩证法的最初形态,也即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一种形式。③
《中庸》是中国经学传统中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代表,但是“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以及顾左右而言他的“骑墙派”的代言。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庸呢?《中庸》有云:“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至柔至刚的内在才是《中庸》所表达的真正意境。
《中庸》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的核心
一般认为,“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里。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④因此可以说是孔子首创了这一概念。《中庸》本为《礼记》之篇目,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述圣子思所做,宋代大儒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它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凝结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来讲,它专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意义、阐明其义理的学问。其范畴一般包括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孝经、尔雅、仪礼、论语、孟子、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汉代起初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汉武帝即位后,为了统一各种纷杂的思想流派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从此,在当时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学术研究的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自此经学从此正式确定了其官方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经越来越成为庙堂之上的学问,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在宋代,实学兴起,经学文化开始逐渐下移。南宋时期,道德沦丧、教化不行的社会现象十分严重。朱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使“圣经贤传之旨,灿然复明于世”,继承传统,推行其教育思想,遂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前后共花费40年,用毕生精力反复修改《四书章句集注》。南宋宁宗嘉定5年,官方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官学,作为法定的教科书。理宗于宝庆三年下诏盛赞《四书集注》,赞其“有补治道”。自此,《四书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四书集注》确定了其代表中国传统思想的地位,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学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和来源。《四书集注》不过4千余字,它却是宋、元、明、清各级各类学校的必读教材,同时也是科举考试中答题论证的主要立论根据,以及儒学教育的经典文本。总之,朱熹注释“四书”,目的不仅仅是整理和规范儒家思想,宣扬和贯彻儒家精神,用“四书”中的哲理作为构造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间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集注》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大成,而且是整个儒学体系的继承和重要基石。
随着《四书集注》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统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当时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四书集注》集中反映了朱熹对儒家经典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化观。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士人受其深深影响,他们的理想、信念、志趣和心态,都与这部书联系在一起。“四书”这套古代官方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凝结,它将人生发展的理论、方法、路径和案例结合在一起。在“四书”中,《大学》讲的是人生进修的方法和路径,是古代青年进入社会成人的必修课;《论语》和《孟子》则是从事例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中庸》则是四书的核心,揭示了中国“一以贯之”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庸是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它的灵魂,它既是符合常理的,又是众所公认的。用孔子自己的话讲,这个核心是“一”或“道”,如,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⑤孔子把中庸赞为“至德”,在道德范畴体系中,它是最高的德,居所有德目层次的顶端。对于《中庸》在四书和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性,徐复观曾谈到:“曾子以‘忠恕’为孔子‘一贯之道’,则中庸正是孔子的一贯之道。”⑥孔子思想中的‘一’就是‘执两用中’,或者叫‘中庸’”。用“一”或“中心”或“灵魂”来称呼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中庸并不为过,而且《论语》通篇的内容其实也反映出的孔子的一言一行也都体现了中庸的原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庸”思想在儒学中的重要和核心地位。
中庸在现实中的具体涵义
中庸是道的体现(世界原理)。“道法自然”。春夏秋冬、此消彼长,“道”是世界运行的自然规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阐明世界本身存在自然之道,我们需要理解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这种道的方式,即“中庸”。在《中庸》开篇,首句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具体来讲就是,人的自然禀赋就是人性,顺着人性做事,并在人性的基础上设置相关的制度和仪式。在人性基础上的制度才是真正合理的,才可能显现长治久安的目的。
而人在生活中应用中庸之道就是即是“合道”。由此可见,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之道相合。而人在生活中应用中庸之道就是人和德性结合。因此,《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⑦。
中庸是一种默默无为的世界原理,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如果我们的内心可以出自本性,所作所行就可以达到“致中和”,这样天地自然就归其位,万物自然就开始孕育生长。因为人如果“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在明确了世界运行的“无为的自然”原理之后,再“合道”(中庸)而为,就可以“与天地参”,即天人合一。
中庸是人伦(社会关系)。万物都有其自然本性,以及最基本的情感,比如母爱、父爱等。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即人伦。人伦关系则是在通感和共情的基础上,依照自然法则而设置的社会秩序。无论社会怎么变化,这个人伦秩序不会变,即持经达变。所以,《中庸》提到: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⑧
《中庸》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指的是社会最基本的五种关系,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能够实现“五达道”必然会具备三种优良的品性,即“三达德”:智、仁、勇。
具体来讲就是,基于人本性基础上的共有的人伦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上下级、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正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如果我们在处理这些基本的社会关系的时候,逐渐具备了智、仁、勇的德行,那么我们也就具备了治理国家的能力了。在最后孔子又明确指出了实现“智、仁、勇”的路径:“爱好学习就会逐渐智慧,努力践行就会明了仁,明白了羞耻,勇气自然就会产生。在这三点之上,就知道怎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中庸是人性(诚)。如果说中庸是道的体现,那么中庸对人的体现就是诚。诚既是自然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是人的内在自我,正所谓“尊德性”。我们应该时时把握它,才不至于迷失本性,才能在社会中“合道”,实现天人合一。
所以《中庸》提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真诚不仅是自然内在的法则,也是人的本性。内在真诚、回归本性的人,不用勉强就可以做到中庸,不用思考就具备悟性,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会称之为圣人。
那么如何做到“诚”呢?“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由回归本性而醒悟明白道理,叫做天性;通过明白道理之后而做到真诚,这是由于后天人为的教育。回归本性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因此,无论是先天的自悟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都是为了找到人性的根本即真诚。
而且,从物的方面来说,诚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从人的方面来说,诚是自我的内心的觉醒和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因此,回归自己的自然本性,并且由此而遵循道的法则,这正是中庸要追求个体成长的路径。
中庸是行事准则。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并不一味强调理性判断,而是用理智来思考,用感情来互动,用利益来驱动,在情、法、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合理。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朱熹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中庸强调综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因素而做出决断,因此中庸在现实生活中被体现为“合理”。
另外,中庸并不是平和乏力的,而是至柔至刚的行事法则,《中庸》指出依此而行,“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并且,中庸指出了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内外兼得的强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⑨这个路径具体来讲就是:要博学而众览,要慎重地批判性地思考,要明白地去辨别,要去身体力行。在这个过程中的要具备恒定的毅力和客观的态度:不学则已,学则力求做到通达明了;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就要彻底理解;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就要思考透彻;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就要彻底明白;不去做则已,做则力求圆满。别人学一次、十次即可,为了达到目的,我即使学百次、千次也无妨;最后,《中庸》指出如果能够真正的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愚笨也可明理,即使柔弱也必定会坚强。
由此可见:“自强不息、愈挫愈强”同时又成为“厚德载物、谦谦君子”,这正是中庸所要体现的个人在生活中真实表现。正如以上所言,《中庸》可以说从世界原理(道)、社会关系(伦理)、人性培育(诚)以及行事准则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的精神和文化。西方文明被称为逻各斯文明—理性的文明,它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人文理念。西方的理性精神可以说是贯穿了西方的整个思想史。在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中,其希冀通过尽量排除各种情感和人文因素的干扰,进行纯逻辑的推理和判断,尽可能地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去客观地认识对象的本质。
但是,理性文明也具有局限性,如果将科学理性的思维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到人本身。它对物和利的过度追逐很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导致人类自身价值的遗失。因为科学理性的发展会漠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人成为非人。而中庸体现的文化正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基于对世界、社会和个人的认知,追求人和自然(天)的和谐。在这种文化中,人不是为了私利改造自然为己所用,而是回归自然,与自然成为一体,追求有情感、有目的的人生境界。这正是中国这种文化(文明)可以很好地弥补理性文明不足的特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注释】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1~142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0~181页。
③杨涯人:“中庸思想的历史定位及现代意义”,《理论探讨》,1998年第2期,第85~87页。
④出自《论语·雍也》。
⑤出自《论语·里仁》。
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00~101页。
⑦出自《孟子·尽心》。
⑧⑨出自《中庸·礼记》。
责编/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