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与抗御炎热

2015-09-10 07:22霍雨佳
百科知识 2015年14期
关键词:小窗骑楼凉亭

霍雨佳

在一些炎热的地区,隔热、通风是房屋适应气候的最基本的要求,围绕着这两个基本要求,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很早就产生了既能适应炎热气候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房屋。

凉亭和骑楼

位于太平洋中部热带地区的西萨摩亚的农村民居,用长苇席从房顶下挂,围绕一根树干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房顶是椰叶和蒲草。这种房子没有墙,很像我国古代的凉亭。沿房顶下挂的长苇席卷起时,四面通风,凉爽宜人;放下时,可抵挡风雨的侵袭和阳光的灼晒。这种凉亭式茅屋虽然简单,却十分适合当地的气候,因而遍及西萨摩亚各地,甚至首都阿皮亚市内的房屋也建成凉亭式,连国家议会大厦的结构也是一个巨大的“凉亭”。太平洋中南部的其他岛国,由于气候与西萨摩亚相似,所以凉亭式房屋在瑙鲁、所罗门群岛等地也非常流行。

我国华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是全国雨量丰沛的区域,所以华南地区的房屋必须做到通风、避雨、防潮、隔热。在南方一些城市(如广州、厦门)的老街道上,商店楼房的第一层铺面都向后缩入一段距离,在临街两侧各形成一条宽宽的行人走廊,俗称骑楼。街道上有了这种骑楼,晴天行人可避骄阳,雨天又可免遭雨淋,商店的生意也因此少受影响。

厚墙加小窗式房屋

世界各大洲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发生在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由于晴朗少云,所以白天气温升得较高,夜间气温也降得较低,气温的日夜差距较大。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特点,在炎热的干旱地区(如西亚和中东地区),房屋的结构常常是厚墙加小窗,也称阿拉伯式或苏丹式房屋。小窗的目的是使白天的通风量减少,也就是减少室外热量的进入;厚墙的目的是起隔热作用,使得白天也能尽量保持较低的温度。

我国吐鲁番盆地的夏季也是较为典型的炎热干旱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出现过49.6℃的全国最高记录。这一地区流行的土拱式房屋也是厚墙加小窗,抗热功效也类似阿拉伯式建筑。稍有不同的是,土拱的屋顶呈拱状,目的是减少风的压力和沙尘的堆积——众所周知,我国西北地区是发生沙尘暴最频繁的地方。

水顶房和无顶房

非洲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夏季烈日炎炎,酷热难熬,人居房中宛如头顶热锅。在埃塞俄比亚就曾有一位智者想出一个好办法:在屋顶上灌上水,这样,屋内自然凉快许多。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云南的云阳县,很多村庄的房屋仍利用屋顶进行雨水蓄存。这样,在炎热的夏季,不仅省却了挑水的麻烦(只需用一根胶管即可将屋顶之水引入家中),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室内的温度。

撤哈拉沙漠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这里城镇中的一些老居民至今还住在传统的无顶房屋之中。这种房屋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房屋四周有很厚的围墙,没有窗户,所谓的房顶是用海枣树的枝叶覆盖而成(从建筑意义上说就是无顶)。这种房顶,白天能遮阳,夜间屋内热量可以通过枝叶间的缝隙散发出去,从而起到了调节温度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田勘

猜你喜欢
小窗骑楼凉亭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小窗幽记
军歌飘过小窗
凉亭
骑楼人家
骑楼的故事
外福来的葛藤凉亭
那边绿绿的小凉亭
话说骑楼
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