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
每当提起古代粮仓,“含嘉仓”就会很自然地从头脑中闪现出来。这是因为它享有的“天下第一粮仓”之誉,早已令世人如雷贯耳;是因为它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以及在当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使其成为众多粮仓中的典范;是因为它的传奇经历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综观历代粮仓的设置和选址,大多出于政治、经济、地理地形或产粮区位置的考量择优建造,含嘉仓的优势在于它不仅集以上众多职能于一身,同时也肩负起了王朝的兴衰重担。
“天下第一粮仓”的由来
含嘉仓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用来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的皇家粮仓,其中的部分窖仓一直沿用到北宋时期。含嘉仓占地43万平方米,储粮来源范围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江苏等地。根据《通典·食货》的记载: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各大型官仓的储粮数量是12656620石,而含嘉仓就储存了5833400石,几乎占了总量的一半。如此大规模的占地面积、广泛的粮食来源以及占全国一半粮食的储量都足以证明,含嘉仓“天下第一粮仓”之誉名副其实。
此外,含嘉仓还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旧唐书·官职志三》记载:“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考古挖掘出土的铭砖上也有相关的文字记载,主要记录了粮窖位置、粮食来源、数量、品种、存放日期、管理官吏姓名等等,证明了史籍的记载是可信的。由此可知,隋唐时期严格的粮食管理制度,反映了统治者对粮食的需求以及对漕运情况和农业经济的重视。
1971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探出粮窖287座;在含嘉仓160号窖还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这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相当于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民以食为天”,粮食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国之大事,粮仓储量的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含嘉仓命运的转折
从秦汉至隋唐的近千余年里,大部分的中央政权都是以关中地区为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交通运输不便,中央政府曾多次在关中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加强粮食生产,从而确保政权稳定。但自古以来,关中地狭人多,即使农作物单产水平再高,精耕细作程度再深,粮食的产量还是无法满足庞大的中央政府、驻扎军队和平民百姓的需要。为此,隋唐统治者就决定把黄河下游、江淮等地区的粮食物资往长安调运,缓解关中的供需矛盾,而漕运交通便成为统治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隋文帝时期,基于经济、军事等原因,已经多次开凿渠道;大业元年,隋炀帝下令在此基础上,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也成为了一条生命线,是全国漕运网的主体,自此之后,黄河下游、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粮食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长安。
含嘉仓位于洛阳的隋唐城,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建造的一座仓城,洛阳又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担负着南粮北运的任务,因此含嘉仓的重要性便逐渐显现了出来。不过隋朝时期的含嘉仓并不是最大的粮仓,而是全仓储粮2400万石的洛口仓,位于隋唐城外,当时北上运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储藏在这里;同时,在洛阳的周边还有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等大小不等的粮仓,这些粮仓共同成为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
含嘉仓真正取代洛口仓的地位是在唐朝初期,事情的起因是,隋朝末年,瓦岗军李密曾下令夺取了“积天下之粟”的回洛仓,把隋朝统治者的粮食抢到了自己的手里。使当时的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而手握粮草的李密军队士气大增,借势扩建洛口城,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隋朝军队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战争。李密又把洛口仓的粮食作为瓦岗军收拢民心的资本,他赈给起义军及其家属,开仓救济灾民,从而吸收了大量饥民和其他义军来投奔瓦岗军,使瓦岗军的势力得到了扩展与壮大。后来王世充夺取了洛口城,瓦岗军起义失败,李密只好投奔了李渊。直到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鉴于李密抢占粮草的成功战略,他决定先夺取洛口仓,借此切断洛阳的粮源,从而彻底打败盘踞洛阳的王世充。
这些战争策略都说明,当时的洛口仓因储粮丰富、地处战略位置重要的河洛地区,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夺取胜利的李世民意识到洛口仓地处洛阳城外的弊端,为了避免重蹈当年隋朝统治者的覆辙,于是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这个粮仓就是含嘉仓。自此之后,含嘉仓迎来了命运的转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象征。
含嘉仓的修建年代
关于含嘉仓的修建年代,学界一直都有分歧。
第一种说法认为,含嘉仓是唐朝时增置的。因为唐朝建立以后,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置了几处粮仓,其中最大的就是含嘉仓。考古工作者史家珍也说:原来位于洛阳城北的回洛仓,曾是李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争夺的焦点,之后洛阳终因严重缺粮而被攻破。唐初鉴于隋末战争教训,决定将含嘉仓建于都城之内。此外,唐政府还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含嘉仓因此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粮仓。
第二种说法认为,含嘉仓与隋东都是同时兴建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含嘉仓正式作为大型粮仓可能始于隋末唐初。因为隋朝末年就曾将回洛仓的储粮运入城内,很有可能就储藏在含嘉仓。唐初正式沿用其作为东都的大型粮仓,随着储粮的增加,又修筑了许多粮窖,因此在考古挖掘中,才会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含嘉仓遗址。此外,含嘉仓在唐前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洛阳的粮仓,还担负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的作用。
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研究后,大都倾向于含嘉仓作为仓城使用并发展为“天下第一粮仓”是在唐朝这一说法。
含嘉仓的兴盛与衰落
隋唐两朝都是以长安为国都,以洛阳为陪都;但洛阳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要大于长安,主要原因就是洛阳漕运便利,物资运输集中。
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九月,关内大饥,杨坚随即迁到洛阳,直到次年四月才返回长安;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又大旱,杨坚又率文武官员就食于洛阳。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就开始营建洛阳城,杨广在位的13年里,在长安的时间前后不到4个月,而在洛阳的时间占1/3,剩下的时间都在北巡南游。
唐太宗贞观初年,李世民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为理由,打算营建洛阳,但并没有实现,主要原因是当时政府内外高级官员仅642人,每年需从水陆潜运至京师的租米不过20万石,能够满足京师的开销,所以面临的压力也不大。但是到了唐高宗显庆初年,京师内的一品至九品内外文武官激增至13465人;到了武则天、中宗时代,中央机构更为庞大,形成官员“内外盈隘,居无察署”。神龙时期,京师“诸司员外官数十倍,近古未有……奉察之费,岁巨亿万……河渭广潜,不给京师”。
唐高宗在位34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洛阳度过的,原因就是长安一带经常闹饥荒。有一件趣事是这样讲的:唐朝初期,每逢关中地区闹饥荒时,中央政府往往迁到水运便利、“舟车所会”的洛阳,主因就是洛阳有粮食,因此皇帝也得了一个“逐粮天子”的雅号。当时洛阳是“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而长安则“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武则天曾长期居住在洛阳,也是因为洛阳有粮。直到含嘉仓兴盛,即使关中缺粮,朝廷也能够从容调拨粮食了,皇帝才得以解除这个雅号。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居于长安仅有两年,其余的时间都在洛阳,这背后的原因有政治因素,但经济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在含嘉仓的考古挖掘工作中,曾出土一些带有调露、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的铭砖,这些年号都是高宗、武则天时代的,也证明了这一时期运入含嘉仓的租米数量很大。
当时洛阳粮食的主要来源是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租粟与租米,出土的铭砖上记录了苏州、楚州、冀州、邢州、德州、濮州、沧州、魏州等地,这些地方的大部分粮食是通过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运到东都洛阳,纳入含嘉仓内的。如此大规模的粮食北上洛阳,自然使得洛阳附近拥有很多分布集中和规模庞大的粮仓。
唐玄宗时期,由于大运河水量渐小,漕运效率下降,许多粮窖遭到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安史之乱”爆发后,对当时的漕运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含嘉仓也受到严重破坏,唐朝也开始由盛转衰。在唐朝后期的历史上已经很少提到含嘉仓了,但它毕竟还是洛阳的粮仓,所以并没有完全遭到废弃,不过含嘉仓储粮的规模是远远不如以前了。史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含嘉仓储粮7万石,而这个数字相对当时几个大粮仓的储粮来说是很小的;之后不久,含嘉仓就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160号窖一直沿用至北宋。
如今,含嘉仓的繁华早已随时光的流逝而消散,我们能见到的也只有铭砖、窖仓等遗迹。但是含嘉仓这个看起来冷冰冰的遗址,却有着无比炙热的灵魂,它身上的每一道痕迹都已经历尽铅华,它见证了隋末的战乱,又撑起了大唐的初兴,这期间的每一场战争、每一位英雄传奇似乎都充斥着它的影子。
这就是含嘉仓,一个农业文明的奇迹。2014,隋唐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遗址作为大运河申遗中的项目也随之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永载人类史册。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