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盛举:郑和下西洋

2015-09-10 07:22董强
百科知识 2015年14期
关键词:明成祖郑和西洋

董强

610年前,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由郑和率领从中国江苏太仓刘家湾的港口启航。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是文明礼仪之师,在中国航海史和对外开放交往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驱性的意义。

为何下西洋?

环顾世界,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环游世界之壮举世人皆知。其实早在哥伦布环游世界70年前,中国人郑和就已率先环游世界,开启了一代伟人的海上戎马生涯。郑和,本姓马,俗名三保(宝),云南昆阳籍回回后裔。据明史学家吴晗考证,郑和大约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卒于宣德十年(1435年);亦有学者考证,据南京碧峰寺石刻铭文《非幻庵香火圣像记》所载,郑和应逝世于1433年,“郑和于宣德庚辰,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卒于古里国(印度古里)”。

郑和先祖马氏缘自西域。马氏祖上名仕辈出,譬如金代尚书省译史马庆祥、元代河南省右丞马祖常等。马氏不仅是西域贵族,在中原亦居高官,皈依了花门教宗,又名聂斯脱里。入元后,郑和先祖随元军迁徙至云南,为元廷镇戍边关,世居滇池南岸昆阳。郑和父辈皆唤名“哈儿只”,循回教例,凡朝天方(圣城麦加)而归者称为哈儿只,犹言师尊,真名无稽可考。明太祖开国后,滇池尚为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盘踞,明军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兴兵鞑伐。元军败后,郑和被掳,阉养入营,俊秀聪慧的郑和被分至燕王朱棣藩邸效力。郑和父亲过世时,葬厝之事付诸其兄马文铭处置。郑和35岁时,请托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为父亲写墓志铭。此时正值郑和第一次奉命出使西洋前夕,因无法亲往,遂将铭文寄回家乡,托兄立碑树传,镌刻祭扫祖茔之语。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秉持太祖治国方略,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治愈“靖难之役”创伤,使得永乐时代“土地增辟,户口繁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承平时代,明成祖为何糜费巨帑,委令西洋?根据《明史》所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为遍访搜寻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原为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朱元璋称帝后,敕封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驾薨,大位空悬,为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思虑再三,将皇位传于皇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甚感难以制衡众皇叔,遂亲信齐泰、黄子澄等人意见议决削藩。长期戍守边关、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深为恐惧,遂密谋清君侧,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燕王军队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建文帝或蹈火自焚,或趁乱远逃,朱棣如坐针毡;况且攻占南京紫禁城后,一直未寻觅到“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民间传言,朱元璋驾崩前曾留给建文帝一个铁箱,箱内存有一张羊皮裹着的地图以及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时所穿的袈裟、草鞋、僧帽、度牒等;燕军攻入城内时,朱允炆借机逃窜出宫,沿南方直抵泉州。朱棣派人四处搜寻,怀疑波斯人携建文帝远走海外。为求真相,遂委派郑和秘密打探。

当然上述仅为传言,确无实据稽考。事实上,明成祖委派郑和下西洋还有外交与经济层面的考虑。当时,明朝最大的边患一方面是雄踞漠北的鞑靼、瓦剌等蒙古残部;一方面是在中亚迅速崛起的帖木儿帝国,欲发兵20万来攻中国,明朝边疆局势骤然紧张。针对漠北的蒙古旧部,明朝在修固长城的同时,在长城沿线设立九镇,拱卫京师;针对中亚崛起的帖木儿帝国,则委派郑和下西洋联络南亚诸国,以御外敌。明成祖始终秉持 “锐意通四夷”的策略,希冀用朝贡贸易换来 “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树立真命天子的地位。

郑和下西洋还有经济目的,因为郑和使团具有雄厚的物资储备,以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所至满剌加(今马六甲)、古里、忽鲁谟斯诸国皆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商业中心区,郑和使团在这些地方均设有贸易据点。宝船一到,倾国轰动,纷纷前往交易。明太祖与明成祖均执行朝贡贸易,但是明成祖执行的是开放的朝贡往来,郑和下西洋就是开放朝贡政策的产物和缩影。郑和下西洋为了实现明政府对外的总方针,自始至终对海外诸国都实行传统的怀柔政策。郑和使团每到一国,总是晓以大义,怀柔远人。

为何要派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为何要保举郑和督师西洋呢?

郑和天赋聪颖,少有大志,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自从被明军掳去后,辗转千里,从征塞外,成为燕王亲侍;缘其智略,知病习战,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被赐姓郑,擢升为内官太监;且本人丰躯伟貌,博辩机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勚,缙绅称誉。

郑和的能力从明代相术家袁珙之子袁宗彻与明成祖的对奏中,也可窥测一二。当时,明成祖欲通东南夷,向袁宗彻征询派何人前往。袁宗彻应答,“三保(郑和)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事实上,郑和确实颇具才能。永乐十年(1412年),监工内官郑和与汪福等人协助工部侍郎张信、永康侯徐忠修葺南京大报恩寺及琉璃塔。郑和下西洋后,此项工程一度虚费粮赏,迁延年久。回国后,郑和将下西洋所剩款百余万,资助工部侍郎黄立恭继续修筑。

此外,郑和还有突出的军事管理才能,一度领衔官军守备南京数载。当然,明成祖保举郑和还基于一个重要因素的考虑,那就是因为郑和祖父辈皆为穆斯林,且均去圣城麦加朝觐过,是当地著名的哈儿只,郑和自幼受伊斯兰教熏陶,笃信安拉。隋唐以来,来自波斯及中亚的胡商、藩客等久居中土,后与汉、蒙等民族杂处,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郑和为回族,不仅信奉伊斯兰教,精通阿拉伯语,而且对佛教也多有研究,同时熟稔掌握航海知识,是远赴西洋的不二人选。

郑和使团究竟有多么庞大?

郑和下西洋组织起了庞大的外交使团,每次远航,随行者均以数万计。

譬如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士卒多达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第四次下西洋统领官兵亦达二万七千六百七十人。随行人员中有行政官员,譬如正使太监、副使太监、少监、内监、舍人、户部郎中、鸿胪寺序班、阴阳官等,军事人员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旗校、勇士、力士、军力、余丁等,此外还有航海技术人员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民稍人等,船舶修造工匠有带管、教谕、养马、厨役,办事杂务人员有买办、书算手、家人、小厮等,还有翻译通事之类,医务人员有医官、医士、御医、民医等。随行人员各司其职,分工细致、明确。

此外,使团成员奉使外洋,历经艰辛,劳绩卓著,屡建奇功,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朝政府的额外封赏。以第一次出洋回国为例,因出使西洋官军在旧港之役中,扫荡海盗陈祖义有功,官兵一体俱赏。又如第三次出洋归来,明成祖除了接见并赐钞给先至南京的使团人员外,对其他在太仓安泊待命的出洋官兵,以其远涉艰险且有劳效,遣内官赵惟善、礼部郎中李志刚前往慰问,并设宴款待,同时赏赐官军出使回国者每人钞十锭,共赏钞二十万锭。

郑和使团在完成远洋航海任务的同时,还负有与海外诸国发展友好关系、彼此贸易通商以及维护海上和平等使命。所以,郑和使团有庞大的组织体系,主要分为领导人员、辅佐人员、技术人员、庶务人员、武装部队5个部门。就主要领导成员而言,有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都指挥朱真、王衡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是当时最庞大的远洋船队。郑和使团每次远航,一般都以63艘大、中号宝船组成的船队为主体,再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共“乘巨舶百余艘”,尤以第一次下西洋乘船208艘为最。郑和的船队是一支庞大的混合舰队,有的名称叫“宝舡”“宝船”“宝舟”“龙船”;有的名称叫“巨舶”“巨舲”“巨艇”“大舶”等。按照用途可分为宝船、战座船(一千五百料、二千料船)、粮船、水船数种。除主体舰船在南京宝船厂打造外,江、浙、闽等沿海省份均役使万人,日夜建造。颇具玩味的是,除了政府官营的船厂外,民间还有自筹资金原料、自备工匠、自选造船地址制造大型海船;有的还冒充明朝政府的使节前往西洋各国,私自通外洋。

郑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地方?

郑和出使外洋,代表的是大明朝,代表的是明成祖朱棣本人,因此以何礼节、着何衣召见外国使节,确实颇有讲究。郑和官至“四品内官监太监”,这个职位是宦官能达到的最高级别,明成祖还破例封郑和侯爵爵位,并命世袭;他还赐给郑和蟒服,当时天子穿龙衮,而蟒服上的大蟒为四爪,仅比龙少一爪,足以体现郑和的地位。所以在外交场合,郑和很有可能穿蟒服。明代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郑和形象为:“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三山帽是明代太监所戴的一种官帽。以漆纱制成,圆顶,帽后高出一片山墙;中凸,两边削肩,呈三山之势,故名),身上穿一领簇新蟒龙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

郑和下西洋,前后共7次,历时28年,遍访30余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于南洋群岛,势力远至非洲东部。

在这7次航海中,前3次时间为从永乐三年至永乐九年(1405~1411年),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意在荡除元朝余孽、方国珍、张士诚余党、海匪以及其他反抗明朝之游寇;安抚南洋诸国,遏制安南,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等问题。后4次下西洋,时间为从永乐十年至宣德八年(1412~1433年)。前3次均以古里为限,不出东南亚和南亚范围;从第4次开始,每次均往忽鲁谟斯以及更远的西方诸国。后期航海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抵达波斯湾以远,向未知世界前进。通过开辟新航路,让从来不通中国的海外远国,亦能宾服于中国。

航海史上的传奇

郑和下西洋声威所披、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壮举。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上海盗猖獗,商旅常遭劫掠,在此情况下,郑和在完成明成祖确立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任务的前提下还三擒藩王:一是生擒旧港头目陈祖义;二是生擒锡兰王亚烈苦奈儿;三是生擒苏门答腊伪王苏翰(干)剌。

郑和使团每次航海总里程,史载“涉沧溟十万余里”。据永乐至宣德年间随郑和下西洋“凡三往返”的陈常所言:“海中以六十里为二更,往返一千六百更,为九万余里”,大约在九万六千里。郑和航海要求“更数起止,记算无差”,且陈常“计所涉历,自占城至忽鲁谟斯,凡三十国”。明嘉靖年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吴朴著有《渡海方程》,记述了郑和船队所行“海中道里之数”。此外,明末军事家、文学家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收录有《郑和航海图》,所著年代不详,但却详细标绘了郑和所行航程。《郑和航海图》虽无东南西北四方位,但对航线附近各国地方与岛屿沙洲,俱安排于航线前后左右及视远近大小以定其位置,并利用普通山水画之透视法,将航线所经各国沿岸侧面图形,按航程展开的顺序加以描绘。对海舶沿途所经各国、各地,依其前后顺序及远近大小逐一收录,绘明其地理位置和船至其处的针路,对何处有岛屿、何处有礁石、何处有浅滩、何处有人家,都一一标明。由于航线上注明了每段航程的起止地点、里程、打水深浅和针位,据此“随时增减更数针位,或山屿远近,高低形势,探水浅深,牵星为准,的实无差,保得无虞矣”。《郑和航海图》的首页绘有南京静海寺图示,此寺为永乐十七年后建成,恰逢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

此外,明正德年间黄省著有《西洋朝贡典录》,其中所记郑和下西洋之有关的23个国家,大部分在航海图的针位上有所记载。据学界研究,可考的重要出航地点多达20余处,主要航线有42条之多,记载的国家或地区有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旧港、苏门答腊、阿鲁、锡兰、溜山、翠兰、南渤里、淡洋、龙涎、卜剌、古里、忽鲁谟斯、剌撒、阿丹、佐法儿、天方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哪些呢?一是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二是足迹遍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东岸,自郑和始,南洋诸国纷纷出使并向明王朝朝贡(诸国来华献礼);三是贡市贸易的发展,中外物资互市。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有各色丝织品、瓷器、珍珠、麝香、樟脑、金、银、铜、铁等,进口物资为各种香料、皮革、木材、绢纱、珠宝等;四是引发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由中国通往南洋诸国的海上交通完全被打通,进一步推动了华侨向南洋移动;五是郑和本人深受东南亚人民爱戴,在东南亚的神庙里供奉有“马公公”“三保太监”等神像。

因为郑和是太监,鉴于历朝宦官弄权危国的教训,明清两代学者对郑和的评价持消极态度。明史中对郑和史迹的记录十分简单,因而早在明清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广为搜集有关材料,对郑和下西洋史事进行搜索,但一鳞半爪,较为零星。对郑和史迹进行比较完整的研究是近代时的事了。梁启超在1904年于《新民丛报》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肯定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提出了郑和是“伟大航海家”的观点。

郑和魂归何处?

目前,史学界对郑和卒于何时何地、葬于何地,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南京,葬在牛首山。据《明史·郑和传》载:“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据此推测郑和去世的地点大概是在南京。至于葬地,据清代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载:“牛首山郑太监坟,即郑和埋骨处也。”可知郑和是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风景区。对于郑和的卒年,朱泚在《郑和》一书中提出是宣德九年(1434年),理由是这一年跟随郑和出洋的王景弘单独奉使苏门答腊国,因此郑和可能已经去世。对此看法,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伯希和在《郑和下西洋考》一书中也提及,并认为当时国外流行郑和逝于1431年的看法是一种误会。历史学家郑鹤声在《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一书中认为郑和卒于宣德十年(1435年)。根据是宣德九年十二月,命罢采买营造诸使只敕南京守备李降、太监王景弘而无郑和。宣德十年正月,南京守备乏人,以黄福参赞南京机务;九月司礼监出缺,以王振为司礼监太监。这时因郑和已卒,才由王景弘等人继任。对此卒年,郑鹤声是以情势推测,根据并不充足,近来学者已提出新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赐葬牛首山。据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发现了南京《郑和家谱首序》载:“(郑和)又□□三十余国,亡于王事,归葬牛首山,赐祭田万顷。”据此可知,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卒于古里,葬在牛首山。但卒于去途还是归途,没有明确记载。

也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葬在南洋三宝垅。1983年,学者郑一钧在《郑和死于一四三三年》一文中考证:明代天顺元年《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载,郑和于“宣德庚戌(五年),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八年),卒于古里国”。又据《前闻记》载:这次航行,船队是于宣德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到达古里,宣德八年二月十八日,由忽鲁谟斯回国,三月十一日又到达古里,三月二十日由古里大船回航,六月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回到南京。所以明确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死在古里的;应是葬在爪哇之三宝垅。今印尼爪哇三宝垅有三宝洞,供有郑和像,三宝洞旁有三宝墩,相传为郑和墓。三宝垅因纪念郑和而著名。但南洋学者认为郑和葬三宝垅之说是传说附会,不足为信。

还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海上,葬在海洋。据康熙《江宁县志》载:“三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对此,南京郑和后裔曾谈及,回族之风俗,人死后三日内要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即行水葬;并听祖辈人讲“三保下西洋,自身难保”。郑和死在海外,遗体是不可能运回安葬的,故极有可能是在海上水葬了。当时有其随从称“黑大人”者,带回郑和的发辫和靴子,赐葬牛首山,故牛首山墓是衣冠冢。

关于牛首山郑和墓的具体地点,由于史载也不明确,长期以来不为人们确知,20世纪30年代曾有学者专为寻访。学者罗香林在《牛首山之行》中说“郑和墓在牛首山西南三里狮子山乌石村”;朱泚著《金陵古迹图考》,谈他曾在南京南郊遍访郑和墓而不得。

1956年7月,南京几个青年人游览金陵胜迹牛首山,在弘觉寺舍利塔基发现一处地宫。南京博物院得知后,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工作人员在塔底中央发现有一圆洞,洞盖已被掀开。盖的反面镌刻有圆形花纹,上圆下方,有砖砌拱券,地宫内出土有铜器、瓷器、玉器若干,以及人齿一颗和牛牙一颗。一个青釉罐内发现少许骨灰,以及陪葬品数十件。最为精美绝伦的是一座通体鎏金喇嘛塔,塔上一尊铜鎏金释迦涅槃像,呈侧卧式,栩栩如生,像外有金棺银椁。如此罕世文物,出于何处?一段尘封记忆就此公诸于世。

相关链接:

在牛首山南麓有一处墓地,位于谷里乡周昉村,西邻郑家村,原住守坟户,至解放前仍有守坟田三四十亩,当地群众称此为“马回回坟”。墓坐北朝南,北对牛首山顶古塔,南望开阔坡地和长江,并有马鞍形山冈为屏障,是一处背有靠、前有照、周有抱的“风水宝地”。这种依山建坟的葬地,只有封建王族贵戚才能享有。据传当年墓区原有神道石刻、巨石碑座、单拱小桥,可惜现在已见不到任何可证的标志。因此,这是否是郑和墓?如果是,那是真墓还是衣冠冢?仍是个耐人寻味的谜团。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明成祖郑和西洋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明成祖朱棣出征漠北细节初探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明成祖朱棣民族关系思想探析构建
论郑和下西洋与明成祖的威慑外交战略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