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翰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通过微博微信推送到数以亿计的人群中。这当然是重要的社会事件。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起事故,也涉及管制系统和社会各界对于危机发生、描述、反思的多方向管制和认知。
我仅仅想从艺术角度,也就是从观念和技术角度进行图像操作,分析这一事件可能关涉的艺术话题。人们对于“艺术”的定义不同,因此也可能这仅仅是在新闻图像操作与艺术图像操作临界线附近的一些观察而已。
“灾难大片”:切近的俯视美学。《新京报》在此次事故发生后用小型无人机拍摄的一组照片给我深刻的印象,这绝对是超出日常想象的“灾难大片”——这是一个讽刺性的词语。一方面这时间的起点是一场物理、生命、财产等方面毫无疑问的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很快就通过传媒推送到人们眼前,具有一种形式上的“可观性”,足以引起震惊、恐慌乃至某种知晓后的轻松,他们持续观看事故救援、处理、意外的发生和进展。
越在远处的人越可以俯视这个灾难的全景,密集存在的照片、信息又是如此的细致、真切。这种美学感受或许可以说是1995年引进美国大片《真实的谎言》以后带入的新视觉经验的一个更新版本,之前人们在电影院体验到扑面而来的“虚拟危机”,而今天人们可以在ipad、手机上体验“真实的危机”的发生。
小型无人机让这种“切近的俯视美学”变得成本极其低昂,以前这只有大型商业机构、政府机关才能负担和运作,而现在小型无人机让中小型传媒机构、企业、个人都可以使用。他们将记录、制作更多的这种图像并传播,这意味着今后这将大规模地扩展,类似的图像会极度扩张,这将是图像生产的重要增长极。
祈福图像:流行话语、图像的心理满足机制。双手合十祈福状、蜡烛燃烧状,这是很多人在微信上对事件的“日常性反应”,表明和所有人一起纪念事故中故去的人。实际上这并不是基于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选择而做出的,而是一种随大流的“自然回应”而已,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最节省时间的可操作的回应。大多数人选择用上述祈福图像给予表述,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合乎场景,而是因为它们的通用性、简便性、可辨认都一目了然。
这并非批评如此行为的人,因为人们对语言和图像的操作能力不同、对时间的分配不同,采用这样的简便符号进行表态的人自有其理由。而用更复杂的语言、逻辑和图像对此呈现态度的人更多的是那些具有更强的书面文字操作能力、更多闲暇时间的传媒界人士、企事业高级管理人士等等。
图像的生产和控制:一种技术性的流程。天津港爆炸事故举行的七场新闻发布会引起很多话题,我注意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持续对这些发布会和事件后续的舆情进行分析,从技术操作层面解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诸如“把握舆情关注、准备资料、预期提问、摆明态度”的流程和策略。也就是说,今天诸如这样重大事件的新闻发布会,有一系列对过往事件总结、大众心理预期的基础流程和技术处理来进行应对。
挑战在于,传统的单纯发布、单向传播都是由管理机构控制推出一系列图像、文字信息,而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普及使得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场的人可以极速生产、传播图像、文字信息,这意味着大量“非官方认可图像”的生产成为常态,传统的信息控制策略已经不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