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美娣
1993,在我28岁的那一年,我当选为金山县人大代表。
这届代表在金山人大工作历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既是金山县历史上最后一届(第十一届)县代表,又是金山区历史上首届区代表。
当时的我,是个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普通英语教师,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三尺讲台上”。或许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一线的那股执着和认真劲引起了组织的关注,也得到了选民的肯定,让我这个从来不问政治的人成为了一名人大代表,而且知道了一个诙谐的称呼,“无知少女”代表——无党派、知识分子、女性(可惜不是少数民族,否则全了)。
一晃20年过去了。现在作为区第五届人大代表的我,回想当时初任人大代表时的青涩,不禁思绪连篇。有几件事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首次履职让我急出一身汗,但从此我明白了要当好代表,就要多走走选区,多接触群众,多了解社会——代表是人民的代表。在当选后第一次代表团组团会议上,团长关于提交代表议案或书面意见的任务,让我急出了一身汗。后来通过讨教,我明白了作为人大代表,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反映好来自选区选民的意见和呼声。从此,在履职的五年间,开始了中学——小学——幼儿园——街道——卫生院等选区的走访,开始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旅程,年复一年。因为走访,山阳街道的那些大伯大婶们、山阳卫生院的那些白衣天使们认识了我,见证了我这个被宣传为“好老师”而当选的代表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合格称职的人大代表”。在年复一年的走访中,让我交到了许多朋友,让我听到了许多来自群众、来自基层的声音,让我认识了解了社会,也为我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首份书面意见改了又改,当我在代表团会议上怯怯地把它送到每个代表手里,请他们附议并得到同意时,我信心大增。特别是意见得到采纳时,更坚定了我反映民声,为人民行使代表权力的决心——人民代表为人民。对当时写惯了教案的我来说,要很好地写出一份有质量的意见稿,确是一个挑战。在走访过程中听到的意见很多,哪些需要提,哪些还需放一放,没有经验。经单位领导指点,再听听其他代表的意见,又学习了相关知识,心中有了点底。待意见内容定下来后,几易其稿,终于写成了平生第一份代表书面意见——现在还依稀记得是关于增加朱石线班次,方便山阳老百姓出行的意见。93年4月参加金山县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在代表团会上,我怯怯地拿出书面意见,依次送到一个个代表面前,请他们签名附议(当时还没弄明白只有议案才需10人以上签名)。从此,在代表任期的每一年,我都会提交1到2份代表书面意见,把选区老百姓的所呼所盼反映上去,有关于教育的,有关于教师待遇的,有关于卫生工作的,等等,而且每份意见都争取10位以上的代表签名附议。青涩,却也是一种执着。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也很自豪。选区选民选了我,我为选民尽了责。
在金山区首届人代会上,一不小心成了市人大代表候选人。我知道不可能选上,但至今仍把它看着是组织对我履职五年的肯定,把它看着对我人生的一种激励。再为人大代表,我多了一份自信,当然这还包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1997年,撤县建区。按照上级有关决定,十一届金山县人大代表自然转任金山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我参加了金山区首届人代会。在这次会上,我被代表团推荐为市人大代表候选人,而且最终成为了正式候选人——上会票决。开会当天,只见大头照被张榜公布在会场(石化工人影剧院)进口处,脸上透着青涩和书生气。在我通过入口处时,感觉到周围有人在议论我。虽然有充分的不当选的思想准备,但是还是很忐忑,这份忐忑既有对于被动成为“公众人物”的忐忑,更是对于自己还不够格的忐忑。所幸,这份忐忑让我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五年的代表履职生涯为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种视眼,让我从实践的角度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在,再次履职人大代表,我想我已经从青涩转为了成熟,这份成熟更多地表现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也因为这份自信,支持我更好地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