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际刚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应急产业涵盖面广,产业链长。如包括备灾活动中的物流、仓储专业公司;传播安全生产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公司;与灾害防御与救援相关的信息处理与技术服务公司;安全风险审计顾问公司;救援技术研发公司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立的特种救援产品制造公司等。
政府没有能力包办一切
我国的防灾减灾基础薄弱,东中西地域差别大,城乡差别大,农村应急产业基本空白。城市灾害多呈现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特点。在灾害面前,城市显得脆弱无力。世界经济论坛研究表明,城市越大,风险越大。我国大城市数量越来越多,风险不断集聚。
在社会发展关系上,灾害的发生与工业化发展速度息息相关。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使得社会安全事故发生机率加大。
除了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疫情的不时出现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及严重性成为一个新的重大问题。农村公共卫生面临传染病、慢性病和意外伤害并存的局面。职业病危害呈上升趋势。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活动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多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势必在安全、环保、防疫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和紧迫的要求。
在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时,政府有着重要责任,但没有能力包办一切。无论是能力提供还是效率保证,政府方有其局限性。过去国内发生各种紧急事故,基本上是由政府、军队、警察、消防以及慈善机构提供救助和资金支持,出面组织临时机构处理;“应急”往往是相关单位抽调临时人员组织进行,在既无经验又无准备的情况下,既缺乏专业知识与技术,又缺乏设备与装备。往往产生施救单位社会效益越高、经济效益越低的倒挂和错位,影响着参与救援单位的积极性,致使在急需救援时得不到相应的援救,严重影响施救的效果和质量。大量的社会救援行动,给政府带来财政负担,面对遇难人或家属及国际社会的责难时,也使政府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由此看出应急产业健康发展在重大事故救援中的作用和地位。应急产业的发展,改变政府包办,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应急服务转变,使政府与社会力量相互补充,形成更加缜密的应急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应对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的能力,大大减少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
关键应急装备依赖进口
2015年1月2日13时14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南头日杂物品仓库发生火灾,造成11层建筑多次坍塌,5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惨痛经历让人们再次反思,这一切是无法避免的吗?
一位长三角地区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官员回看事件,提出应急平台建设是哈尔滨大火事件的漏洞所在。若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发布到应急平台。通过平台整合全市资源,定位火灾地点,分析楼房结构、水管、线路、燃气管道数据,这样消防员不会因不了解房屋结构而牺牲。同时依靠平台获取周边医院分布、危险区存放点等信息,监控交通路口状况,配合应急预备方案,提供专家随时连线,安排领导在平台上现场指导,将救援阵线快速有效铺开。
方案的成功施行,与应急产业的完善是分不开的。直白地说,最怕想到却做不到。
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这是中国首次对应急产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意见明确了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事实上,我国应急产业从2003年“非典”发生后才起步。在经历汶川地震、长江抗洪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应急产业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
工信部估算,2013年全国安全应急、应急装备等领域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已达到近万亿元规模。2014年,不少应急公司扩大势力范围,在原有政府、教育、道路交通、金融银行、等行业用户基础上,将触角伸向中小企业、家庭用户。其中在监控领域,小米的“小蚁”、百度小度i耳目、360和东方网力合作的360摄像头等互联网公司也应势加入大军。
但总体上,我国应急产业的规模和能力还是不理想的。无论是在社会需要面前,还是与国外相关产业比较,我国应急产业的知识产权及产业发展现状都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在许多关键应急装备上,多是依赖进口。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发挥“最后一公里”作用的特种直升飞机均是从国外购买和租借。
创新、人才、企业
在2014年8月3日鲁甸地震发生之际,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分别在地震波到达前的10秒、57秒为昭通市和昆明市区提供了预警。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分别为康定县城区和成都市主城区提供了6秒、53秒预警时间,大大减少了伤亡。
关于这项为生命争取更多赛跑时间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中国地震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我们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已经提交了5件发明专利申请,并进行了转化,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产品应用在全国20多个省、市,在一定范围内构筑了地震预警网络,为城市、高铁、电站等应急减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从专利申请,到转化成产品,发展成规模产业,以至最后构筑地震预警网络,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很好的诠释了应急产业链的发生。它的成功,胜在创新。
创新能力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包括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国家应支持优秀应急企业,建立着眼核心、共性、重大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改造或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与系统集成能力。
同时推动应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整合应急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有效实施机制。
创新离不开人才。一支国际一流的研究开发队伍,对应急产业事业尤为重要。其中要大力加强以原始性创新人才、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为主体的应急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各大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逐步建立—支以创新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高级实验操作人员为主体的研发团队,造就—支既具备科技知识又掌握现代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企业家队伍,特别应注重培育战略型企业家。
此外,需要培育壮大一批优势应急企业,担任龙头带领作用。国家应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创新产品的骨干应急企业,按照“政府导向、市场机制、龙头整合”的原则,支持其做大做强,鼓励其收购、兼并国内外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兼并、重组国内外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形成品牌优势。支持若干有技术特色、机制灵活的高科技中小应急企业的发展。
“应急产业潜力大,如今《意见》开始全面支持应急产业发展,这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我们在已经研发、生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同时,正在抓紧提升研发能力及生产能力,尽快转型到高档次救援装备。”北京联合华利西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邝金柱在媒体采访时表示。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