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自钊 张钊
根据安徽统计月报公布的数据,2014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名的县域,依次为肥西、繁昌、肥东、天长、无为、长丰、当涂、凤台、宁国、桐城。其中,肥西、肥东和长丰是省会城市带动型县域经济,凤台是资源带动型县域经济,其他6个县域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内生产业集群和本土企业家集群。
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前十名中,有8个县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值的前十名重合,只有一个凤台县除外。而且9个县的投资额都在200亿元以上。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这8个县域中除省会城市带动型的肥西、肥东、长丰、庐江外,都能保持平稳增长,而且无一跌出前十,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优质的产业集群,而优质的产业集群背后,则是一群叱咤风云的本土企业家和勇敢的创业者。
本土企业家的社会土壤
一个县域的经济水平如何,不在于GDP的高低,也不在于财政收入,而是每万人中企业家的数量,它真正决定着一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落后地区,往往是每万人中企业家数量少的地区。
借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话说,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能“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者。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所引领的实体企业,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1月23日,我们再次来到无为县高沟镇,在著名的“星光大道”上,30个民营企业家的照片排在一起高高耸立在大路中间。这不是本刊记者第一次踏上“星光大道”,但在经济新常态下,这些巨幅照片拥有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这些风云人物为代表的企业家群体,是无为县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在“星光大道”背后,则是孕育企业家精神和诞生创业者的社会与政策土壤。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提出“企业家社会”的概念,在这个社会中每个公民、企业和政府会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视为一种平常的、稳定的和持续的活动,并养成永续的学习习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这样形成的氛围对于企业发展有好处,企业发展了,可以增加税收和就业机会,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发展,企业和社会形成了一种共赢共生的局面。
在安徽县域中,宁国明确提出构建“企业家社会”,“全社会都要以企业为中心,学习企业家的创新,理解企业家的甘苦,支持企业家的创造,宽容企业家的失误,肯定企业家的贡献,鼓励企业创大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新业”。记者之所以一字一句引用这段话,因为它是对“企业家社会”的完美概括。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和政策土壤,宁国催生出了一大批响当当的本土能人型企业家。从30年前以夏鼎湖、陈宗明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到新世纪的金国清、唐新国、周夏耘等企业界“十大金刚”,宁国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宝塔形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代代不绝,创业土壤肥沃依旧。
由此,宁国才能涌现7家上市公司,在安徽县域居第一。在2014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夏鼎湖领导的中鼎集团是唯一上榜的县域企业;周夏耘创办的亚夏集团,是安徽省唯一上榜中国服务业500强的县域企业。他们都为宁国做了最好的注脚。
相对来说,经济下滑严重或在县域排名中多年徘徊不前的县域,往往都是企业数量和企业资源不足的县。从根本上说是企业家少,不管是本土型企业家还是外来植入型企业家,两者都少。
本土企业家集群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一般县域来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积累。于是,招商引资便成为短时期内快速增加企业数量的一种选择,但在新常态下,冲击最大的却往往是严重依赖外来投资的县域。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分析认为,某些县域经济下滑首当其冲是全民招商惹的祸,因为招来的企业多数是低端企业,稍微遇到经济低潮,就支撑不住;其二,多数县域没有自我造血能力,都是外来企业,占一块地,办一个制造基地,利润最高的微笑曲线两端都不在安徽,市场稍微不好,就会压缩产量,进而拖累县域的整体经济。
对于发展滞后的县域来说,如何产生本土企业家群体呢?唯一的选择还是培育产业集群。
企业家集群的生成逻辑
每一个知名企业家的背后,都是一个龙头企业,而每一个龙头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产业集群。以宁国耐磨材料、橡胶密封件和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为例,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溪密封件厂、石口耐磨材料厂、梅林电容器厂是三大产业集群和企业家集群的“黄埔军校”。
比如耐磨材料厂在1998年改制后,老员工开办新企业,目前扩张到100余家。一批中鼎公司的老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离开原厂后陆续开办新的企业。电容器行业的领军者飞达公司,是杨志成离开梅林电容器厂后创办的。
宁国的县域经济实践证明,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只要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产业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就会逐步本土化,最后产生本土企业家,这就是根植化的过程,也是催生本土企业家集群的一个力量。
第二方面,竞争能促进企业家成长。产业经济学认为,一个地方同类企业越多,竞争越残酷,内部的激烈竞争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形成很强的区域竞争力。因为竞争很强,每年都有企业倒闭,每年又有企业新生,企业会有生死,但产业却永存。倒闭的企业可能是本土的,也可能是外地的,但新生的企业却绝大部分是本土的。
在这个过程中,本土企业家在锻炼中成长。这是县域经济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有了这样的本土企业家集群,不仅GDP会产生,更重要的是产业不容易消亡。比如无为县高沟镇,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两次冲击,不仅没有出现大面积企业倒闭,反而出现了很多新产品。
产业集群中分工的力量,是第三个促进企业家群体出现的要素。“先跑市场,再办工厂”,这是高沟、太和和桐城企业家成长路径中的共同特征。其好处是,跑市场积累了创业的原始资本,同时拥有了市场的网络与资源,从而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与风险。在高沟镇,华海集团的沈志海、华菱集团的姜文、华星集团的曹中年,以及太平洋、新亚特等电缆知名企业的掌门人,都是这个路径。
高沟电缆、秦栏电子元器件、博望刃模具、太和筛网等产业集群还表明,随着企业家的扎堆,又使创业者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使每个企业将资金和注意力放在做好自己最有优势的那一点上,减少了交易成本。同时,也使得创业者能获取可见度更高的机会,进而源源不断产生本土企业家,县域经济的稳定性会大大加强。
综合来看,企业家群体形成需要若干要素,一是要有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链,二是具有支撑企业发展的管理团队和工人团队,三是能够承载企业家的环境,即能够让企业家遨游的大海。这些环境要素,必须通过当地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任接着一任干。
在采访中,太和县的产业集群,有力地印证了这三大要素的作用。目前,太和已形成四个优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再利用、发艺文化和工业滤布,不仅在皖北显得突出,放在安徽省乃至全国来看,亦毫不逊色。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四大支柱产业的形成,都是从太和本土产生,经过多次转型升级,由本土企业家和外来企业共同发力而成。而他们的背后,是一个特殊的“农商大军”。
“农商经济”的聚变效应
40万农商大军遍布全国,这在太和县时常被提及。
发端还要追溯到30年前,太和出现了一场规模壮观的农民经商潮,无论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随处能看到经销医药、绳网和收购人发马尾的太和人。在这些商人的太和老家,则形成了医药市场、毛发市场、尼龙绳市场和筛网市场。如今,太和已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市场,还是最大的人发集散地,人发经销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筛网滤布也是全国三大集散地之一。
像太和这样,在农商基础上形成如此多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以强大的阵容开展“集团作战”,形成多个在市场上攻城拔寨的“农商铁阵”,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全国市场的,极为罕见。究其原因,太和走的是“三二一”产业发展顺序,以商贸切入市场,并由三产带动二产、拉动一产,不仅使三产有了稳固的制造基地,也使二产较少受到市场的左右,进而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太和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的能量,从农商大军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居功至伟。分类型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本土成长型企业家,如华源医药的王军、贝克联合药业的王志邦、金瑞祥发制品的傅如岭、富泰发饰文化的刘献、屹翔滤材的丁好奇等,一步一个脚印耕耘在太和。二是“凤还巢”的太和籍企业家,如悦康药业的于伟仕、太平洋特种网业的刘林等。
他们都曾经是40万太和农商大军中的一员,经过市场洗礼后,他们与走南闯北的太和商人一起,共同构成了“太和人经济”,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覆盖全国城乡的市场网络,还在太和构建起四大产业集群。“正是依靠发达的商贸市场网络和太和人的人脉资源,现在不仅很多成功的太和人‘回巢’、‘回归’,还吸引了更多外地的优质企业,同时本土企业家也在不断涌现。”太和县长徐会东告诉《决策》。
与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工业经济相比,“农商经济”起点低、成本小,这种发展模式特别适合工业化不足的县域。“农商经济”固然需要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和资源积累,但只要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激活民间的创业冲动,便能催生出铺天盖地的企业家。让民间的活力和智慧得以充分释放,这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太和人经济”的生动实践还证明,当一群企业家聚集在一起时,就如同核聚变一样,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因为他们“散落满天星,聚做一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