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坛女王李娜:要江山,更爱姜山

2015-09-10 07:22封艳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5年2期
关键词:李娜网球

封艳

2014年9月19日,李娜在新浪微博和Facebook同时发表中英文退役声明,正式宣布结束职业生涯。退役后的李娜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和公益上,虽然走下网球赛场,但是她的名字依然是各大媒体消息的关键词。李娜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她的传说。

2011年,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打进个人第一场大满贯单打决赛,夺得女单亚军。并在之后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比赛中登顶封后,成为第一位获得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的亚洲网球选手。2013年,李娜成为《时代》杂志4月29日出版的封面人物,并入选2013年度全球百大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2014年1月25日,李娜又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夺冠,获得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奖杯,排名已稳居世界第二。此外,她还以2013年1.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再次登顶中国体坛财富榜,其赞助合同甚至超越鼎盛时期的姚明、刘翔。

她随随便便发条微博就能引起关注。不久前,有网友言语尖锐地评论她:“去年多少个发球胜盘局都没拿下,今年蠢得变本加厉。”李娜不满地转发了这条微博并反击说:“你这样请问你妈知道吗?”并配以不屑的表情。这条微博在深夜发布,仅仅几分钟后,就引来几百名网友转发评论,李娜担心会引发更大的风波,赶紧删掉了这条微博。

为这类事情,姜山没少说她。出道多年,李娜依旧个性鲜明,不做作、不虚伪,也因此惹来不少麻烦。

朋友们都说,李娜的个性是姜山惯的。集丈夫、教练、陪练、助理等多个角色于一身的姜山,甘愿成为李娜背后的男人,提供她各个年龄段最需要的爱。

正如美国知名临床心理学家史蒂文·克雷格所说:女人这一生,至少需要6个丈夫。

当然,这不是在提倡换老公,而是男人和女人在各个年龄段需要的爱不同,彼此要顺应对方的改变才能更好地相处。

就像姜山对李娜这样。难怪记者一赞美她“幸亏中国网坛有李娜”,她就急忙补上一句:“幸亏李娜有姜山。”

16岁李娜和“父亲”姜山

父亲早逝,姜山补足了李娜缺少的父爱,“在他面前,我可以安心地做个孩子。”缘分,冥冥中自有天意。李娜和姜山的第一次交集是父亲促成的。

那是1995年,13岁的李娜刚进湖北省省队,大她两岁的姜山已是中国网球青年队的主力,是众多女孩心目中的男神。有一次李娜在外地打预赛,没有零用钱了,父亲便到队里托人带给她。刚进队里的宿舍,就看到四个人正打扑克牌,父亲一眼相中了姜山:“能麻烦你帮李娜带几百块钱吗?”姜山应承下来,他的成熟稳重总让人莫名信赖,这点和李娜的父亲很像。

第二年,父亲因先天性血管狭窄去世,留下大笔债务。14岁的李娜不得不坚强起来,“妈妈是个出纳,工资不高,我得充当起顶梁柱。”她把工资卡交给母亲,每天都希望自己能多打几场比赛,把父亲生病欠下的债还清。母女俩常通信,每封信都问对方钱够不够用。两人穷得要死,但都拼命向对方保证:我很好,我有钱。

李娜打网球很卖命,把膝盖磕得鲜血淋漓也不管,等到休息时,才走到水龙头底下,把伤口上粘的沙子冲一下,胡乱涂抹点红药水,接着上场,又接着摔倒,新伤叠在旧伤上,旁人看了都心疼。

但她从来不哭,清寒艰苦的生活让她变得坚强,以至于很多朋友都觉得她是个彪悍到不需要任何呵护的女孩。但她自己知道,内心多么软弱无力,多希望有人像父亲那样鼓励她:“你是最优秀的。”

“你要自信,你很优秀。”队里配对混双,李娜和姜山分到了一组,姜山不经意的鼓励,戳中了她心底最柔软的位置,她的眼眶温润了,突然觉得有了依靠。

“多帅啊,像韩国明星。”女队友们夸姜山,李娜竟会觉得心里美美的,朝夕相对,仰慕渐渐成了爱意。

李娜不是能藏着掖着的人,1998年情人节,她主动送了姜山一盒巧克力,哪知姜山早对她有疼惜之情,16岁少女和18岁少年很快走到了一起。因为姜山总能像父亲一样给予她鼓励和关怀,旁人口里的早恋,成了历经磨难的李娜心底最深的依恋。

20岁李娜和同学姜山

少女时期压抑了情感,但李娜一直想度过最快乐的青春时光,拥有最美好的爱情记忆。

李娜和姜山的混双配合了4年,也悄悄地下恋了4年,压抑的情感、枯燥的训练,因彼此的陪伴而不那么孤单。

恋人间的眼神和举动全然不同,队里的领导早识破了他们的恋情,2001年的全运会和全国网球总决赛,李娜和姜山两次在临上场前被告知拆开,另换队友,没给任何理由。“或许是因为运动员间不准谈恋爱,体制之下,我们感受不到尊重。”

李娜叛逆地在胸口文上一朵玫瑰花和一颗心,高调示爱,而姜山选择了退役。半年后,伤病和压力压垮了李娜,她写下一张退役申请放在宿舍的桌子上,压在拿了多年的网球拍之下,毅然去了姜山所在的武汉,年轻的心想要追求自由的爱情。

2002年9月,20岁的李娜和22岁的姜山走进了华中科技大学,过上了一直盼望的校园生活。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专业,梦想成为站在运动员角度报道的体育记者。

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去上课,知道文化课比普通学生差,他们从不迟到早退。老师在课堂上放PPT,他们在台下奋笔疾书抄笔记,李娜抄奇数条,姜山抄偶数条,正好能凑出一份完整的笔记。

没有比赛的生活如此惬意。李娜终于接触到网球以外的新世界,姜山带她去打羽毛球,学跆拳道和舞蹈。李娜老逗他:“快像老师说的那样劈叉!”姜山面红耳赤:“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

更多的时间,他们像普通大学生那样,约会、恋爱,晚上到夜市逛小店,李娜买水果,姜山淘碟片,他们一直觉得那是爱情最美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么轻松过。”

24岁李娜和丈夫姜山

稳重的姜山缓和了李娜的急躁,让她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更无畏地前进。

2004年,队友们和领导频频到学校劝李娜归队。李娜一直很犹豫,她热爱网球,但停了两年,早没了自信,姜山安慰她:“我觉得你和世界高手没区别。”

在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新归队,到世界各地征战。留在武汉上课的姜山一直远程遥控,每打一场比赛,都仔细帮忙分析,鼓励李娜勇敢追求梦想。

然而,美网结束后,李娜却意外成了“全民公敌”。2005年10月,李娜在一场比赛中输给了彭帅。输球后的她很沮丧,有记者过来采访:“你觉得在国家队训练感觉如何?”李娜不假思索地说:“我觉得国家队各项措施很不完善,也没有针对球员个人的系统的训练。”

很快,“李娜炮轰国家队机制”的新闻就变成了大字标题,被不断转载和夸大,李娜成了“全民公敌”,网管中心主任公开训斥了她:“你绝不可能代表中国出战北京奥运会。”姜山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陪在她身边,教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应对媒体。

“把文身挡着点,说话别那么冲,看起来像个坏女孩。”姜山劝她。李娜反唇相讥:“坏不坏是一个文身决定的吗?”但风口浪尖上,什么都是错。有人在新闻图片上看到文身便指责:“李娜竟然文身!她凭什么文身!”李娜这才怕了,姜山建议她别看新闻,更别再发声:“越说越错。”有媒体提问,他帮忙挡枪子儿,空了还给她抄一些缓解心情的语录:“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事情平息下来后,姜山领着她去拍了婚纱照,反复表达甘苦与共的想法。2006年1月27日,他俩去民政局领了证。没有选黄道吉日,没有婚礼,领完证吃了顿好的便完事,八年爱情长跑终于修成了正果。

26岁李娜和教练姜山

只要在比赛场上看到姜山,李娜就有动力拼下去。

从2006年起,姜山便成为李娜的教练,“她那臭脾气,除了我,还有谁能适应。”姜山是她的教练,也是她的出气筒。

李娜脾气暴躁,一处于劣势就火大。“你刚刚不该那么打。”姜山建议。李娜狂吼:“你要是看不下去就滚出去!”这是赛场上常有的情景,是李娜自我放松、解压的方式。

李娜吼完后会反思和调节,往往能打出好成绩。有不少专家都批评她的做法,但姜山不介意,“我懂她,她对我发火和跟我分享快乐是一样的心情,因为我是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而若打出好球,李娜会立马在人群中搜寻姜山的影子,只想看到他的微笑和鼓励。

他们努力做到公私分明,李娜打球状态不好,姜山就离场,给她空间调整;而她打得好,便呐喊助威,给予正面支持。在姜山的帮助下,李娜的世界排名上升了两百多位,到  2010年,跃进了世界前十。

2011年4月,伴随着李娜成绩的起伏,姜山的教练地位开始摇摇欲坠,“即便称呼他教练,心里也想着是丈夫,总忍不住吼他,停止了进步。”

李娜主动提出换教练,姜山表示理解,随后却不辞而别。

“他去哪儿了?回国了吗?怎么回事?”李娜慌了神,没法好好生活、好好比赛,一停下来就到处打电话找他。

她想起姜山常说“再这样我就走了”,而她每次都无所谓地回答“那你走吧”,等他真的走了,她才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强势、任性和暴脾气。

一星期后,当姜山重新出现在李娜面前时,李娜重重地推了他几下,后又紧紧地抱住他。重新回归的姜山解释是为了给彼此思考的空间,他已然找准了自己的新定位,甘心只当她的心理医生、陪练、助理和粉丝。

但这给李娜留下了阴影。有次做梦,梦到她和姜山在路上走着走着,姜山忽然不认识她了,惊醒后李娜就对着姜山一顿猛掐。但她也学会了珍惜,在夫妻出现矛盾时,找自己的原因。

“没有他,我没法比赛。”李娜坦言,“我一停下来就习惯在观众席搜寻他的身影。”

在姜山的陪伴下,2011年6月,李娜第一次拿下了大满贯,世界排名跃居第四。掌声、欢呼声响起,李娜的团队成员都哭了,她在人群中寻找姜山,她相信这个最忠实的粉丝一定会像往常那样说:“你很牛!”这是最高的褒奖,比拿到任何奖杯都值。

32岁李娜和终身伴侣姜山

夫妻双方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满足对方的需要,成为适合彼此的人。姜山做到了,李娜也一直在努力跟上他的脚步。

现在的李娜,一下场就收起自己的强势和霸道,做姜山最普通的妻子。她学着小女人样黏着姜山。姜山跟朋友聚会吃饭、打牌,她都乖乖跟着。有时姜山打牌到半夜,李娜在一旁看着,不想看了就倒在旁边的沙发上睡觉,完全没有网坛一姐的架子。

“总得给他舒缓的空间。”球场外,李娜什么都听姜山的,姜山喜欢开玩笑,她就配合地和他拌嘴。姜山常说:“当年,我十分兴奋地跟你求婚,让人沮丧的是你居然答应了。”李娜还嘴:“我也觉得,我做的最错的事就是选了你。”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哪怕调侃也充满乐趣。即便是在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收获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奖杯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李娜都不忘送上调侃:“现在,我的丈夫在中国更有名了。我要谢谢你放弃了一切,陪我参赛,给我当陪练。你做了那么多,谢谢你,你是个好人。你也太幸运了,能娶到我!”

继而又认真地说:“今年的冠军算是迟到的礼物,希望你会喜欢。”在此之前的2013年,李娜曾承诺会送澳网冠军奖杯作为他们的七周年结婚纪念日礼物,但因两次摔倒,与冠军失之交臂。2014年,李娜终于得偿所愿。听到这里,姜山的眼眶湿润了。

不少人都觉得李娜总欺负姜山,连某牛奶产品为他们设计的广告词也是“健康我就能欺负你一辈子”,但姜山知道:“她就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所以后来广告词变成了“你健康我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娜曾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正不断调整暴脾气,对姜山大吼大叫的次数愈发少了,还表示:“过两年等我退役了,让姜山去打打比赛,我也坐看台上体会一下他的心情。”

在李娜的退役计划里,最重要的便是生孩子,而且要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当然她的生命规划里永远都不能少了姜山,她愿意追随他到任何地方,成为他背后的女人。

猜你喜欢
李娜网球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短式网球在少儿网球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超级殚跳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新年音乐会上的欢呼
李娜身家超4.5亿 理财曾涉足股票市场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